北方瓷都--唐山陶瓷大事记(一)(原创)黄志强
1522年~1566年(明嘉靖年间)
山东移民秦氏人家在东缸窑创办了唐山第一家陶瓷作坊“陶成局”,生产大缸等粗瓷产品。
1878年~1900年(清光绪年间)
陶成局后人秦履安借鉴烧制大缸的材料和技术,烧制出中国第一块陶瓷砖(缸砖),其产品大量供应开平矿务局唐山矿建井使用,后又为江南机器局、天津北洋机器局大沽造船所烧制耐火砖,陶成局成为中国第一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
清朝末年,随着秦氏家族的壮大,陶成局分成老陶成局(老陶成)、东陶成局(东陶成)两部分;后来又建立了德盛窑业厂和新明瓷厂,在天津成立了德盛缸店和德盛窑业厂总事务处。
2008年,唐山民间收藏家黄志强收藏的始于明代的唐山第一家陶瓷作坊陶成局清末民初生产的青花瓷盘上的“老陶成局”款识,作为唐山陶瓷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镌刻在唐山市人大政协办公楼大厅的陶瓷壁画上。
清末民初
相传山西移民田氏人家创办了“田家窑”陶瓷作坊,其后人田鹤群、田子丰父子仿制古陶瓷获得成功。田子丰之子早逝,手艺失传。由于清代《滦州志》、民国《滦县志》《唐山市概览》《唐山事》等历史文献没有对“田家窑”的记载,只有在《田氏家谱》序文中有零星记述,并且至今没有发现一件公认的“田家窑”仿古瓷作品传世,所以“田家窑”只是唐山陶瓷的一段传说。
1914年
启新洋灰公司利用唐山细棉土厂旧址生产缸砖、铺地砖、电瓷、日用瓷等陶瓷产品,始称西分厂陶器部。
1917年
启新洋灰公司西分厂陶器部从德国购进磨泥机、压泥机、制瓷转盘等陶瓷机械,这是中国陶瓷企业首次引进国外陶瓷机械,实现了我国手工作坊式陶瓷生产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
1921年
启新洋灰公司西分厂陶器部生产出了瓢式洗脸盆等卫生瓷,这是中国第一件卫生瓷。
1923年
启新磁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块内墙瓷砖(釉面砖),其彩色釉面砖产品在启新洋灰公司电厂车间墙壁大面积使用,并保留至今。
是年,启新洋灰公司聘请德国陶瓷专家克鲁·魏克,到启新磁厂负责技术管理和艺术创作工作。
1924年
启新洋灰公司总技师、德国人汉斯·昆德正式租赁承包了启新洋灰公司西分厂陶器部,并正式定名为唐山启新磁厂。
是年,汉斯·昆德聘请在上海的唐山籍著名画家庄子明回唐,到启新磁厂从事陶瓷艺术创作。
是年,启新机器厂为启新磁厂仿造德国陶瓷机械——球磨机、滤泥机、混泥机,这是中国最早的国产陶瓷机械。
1925年
启新磁厂从英国和德国购进的优质陶土,对唐山本地陶土进行改良,生产出唐山第一件真正意义的瓷器,改变了唐山“洋灰瓷”的面貌,唐山开始进入了瓷器生产的时代。
是年,启新磁厂使用德国陶瓷花纸生产出中国第一件贴花瓷器。
是年,开滦矿务局注册了“双环”“KMA”砖品商标,开滦马家沟砖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工业建筑砖、耐火砖厂。
1926年
启新磁厂铺地砖产品注册了“龙马负图”商标。
1927年
启新磁厂生产的铺地砖,卫生陶瓷制品开始出口国外,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
1928年
启新磁厂卫生瓷产品注册了“龙马负图”商标,与铺地砖产品商标一致。
是年6月,启新机器厂为新明瓷厂、东陶成瓷厂、宝善兴等陶瓷企业设计制造了轮辗机、碾土机、球磨机等陶瓷机械,唐山陶瓷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
1930年
启新磁厂研制使用古杂色釉和窑变釉生产艺术瓷获得成功,成为唐山最早的艺术瓷生产厂家。
1931年
东缸窑、西缸窑的陶瓷业厂商共同组织成立了行业自治管理机构——东西缸窑陶商会。
1936年
2月27日,启新磁厂经理汉斯·昆德自杀身亡。
4月1日,汉斯·昆德次子欧特·昆德子继父业,继续租赁承包启新磁厂,与启新洋灰公司重新签定了5年合同。
1939年
启新磁厂出口产品全部由德国“美最时”洋行包销,销往南洋群、菲律宾、印度、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42年
是年秋季,中共地下党员孙达等人,领导新明四厂50余名工人开展罢工斗争。罢工失败后,有8名工人投奔解放区参加抗日斗争。
1943年
是年,德顺隆新记窑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我党地下工作站
是年,中共地下党在东陶成瓷厂正式建立了秘密联络站,刘云峰、蒋志岐为联络站负责人,成员有秦洪绪、秦尽才、党志成、田晓楼等人。
1945年
是年,抗战胜利后,中共唐山市委工运部派赵谦、赵明、冯斌等到缸窑组织工会,中共地下党员任立根当选工会主任。
1947年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26周年纪念日当天,德顺隆新记窑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唐山有史以来的第一张陶瓷股票——德顺隆新记窑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1949年
是年初,驻守唐山的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机关,为救济部分陶瓷失业工人和军区家属自救,租用新明四厂厂址建立了唐山第一家地方国营瓷厂——裕丰瓷厂。
是年春季,东、西缸窑建立了两个中共党小组,有地下党员12名。
是年5月,德顺隆瓷厂率先建立了党支部,梁百泉为支部书记。
8月10日,唐山市陶瓷产业工会成立,选出委员23人,任立根任主席。
8月25日,唐山发生特大水灾,东、西缸窑有60多家陶瓷企业受灾,损失折合玉米11万余斤。
11月14日,德盛窑业厂总经理、资方股东秦幼林携款逃往台湾,拖欠工人工资,生产停顿,不堪收拾。经唐山市政府贷款救济,生产开始得以恢复。市政府为彻底解决劳资纠纷,委派宋敏之代管德盛窑业厂逃亡股东股份。
1950年
9月16日,私营东陶成义记窑业厂与北京中国建筑企业总公司联合实现了公私合营,成立了唐山陶瓷行业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
1951年
是年7月,新明窑业厂一、二、四厂与北京公逆产清管局联合,成立了公私合营新明窑业有限公司。由宋平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秦志新(资方股东代表)任副经理,白光通任厂长。
是年,国营裕丰瓷厂、公私合营三合义窑业厂开始执行《劳动保险法》。
是年,启新磁厂工程师刘可栋与该厂日本工程师梶谷杰合作,试出中国第一件高温化学瓷“坩埚”。
1952年
是年,唐山陶瓷子弟中学成立,翌年9月改为唐山市第六中学。
1953年
1月1日,德盛成窑业厂、宝善兴窑业厂、本茂局窑业厂等三家私营企业,合并为大和瓷厂。
是年4月,公私合营东陶成义记窑业厂、公私合营新明窑业有限公司随北京公股单位合并而合并,改组成立了公私合营明华窑业有限公司。
是年,明华窑业公司试制成功釉面砖并批量生产。同年注册了“三环牌”商标。
是年7月,德顺隆新记窑业公司实行公私合营,更名为公私合营德顺隆窑业厂。
11月13日,中共唐山市委为促进陶瓷工人提高技术,加速经济建设,组织召开了全市陶瓷业先进经验交流大会。市委副书记贺秉章、工业部部长邵清华分别作了报告,会上总结交流了多项陶瓷生产经验,并讨论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
1956年
6月15日,裕丰瓷厂、三合义窑业厂、德顺隆窑业厂和明华窑业公司生产的日用细瓷,首次由广州进出口公司经销出口到东南亚和香港等地,当年出口85万件,拉开新中国成立后唐山陶瓷出口的序幕。
1957年
11月15日,唐山市陶瓷研究所落成。主要建筑包括科学研究室、物理实验室、实验工厂三部分。
1958年
8月12日,以李周渊副首相为团长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外贸部副部长林海云、河北省副省长马力的陪同下,参观了裕丰瓷厂。
9月22日,唐山市陶瓷工业局成立。原东、西缸窑陶瓷联合厂改称东、西缸窑陶瓷厂。
10月18日,唐山陶瓷厂、德盛窑业厂、马家沟耐火材料厂同时划归唐山市陶瓷工业局领导。
是年,河北省轻工业学校在唐山成立,学校设有陶瓷美术、陶瓷工艺、陶瓷机械等专业。
是年,唐山市陶瓷工业局成立了陶瓷研究所,专门从事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开发研究。
是年秋季,陶瓷行业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炼钢300吨、炼铁1546吨的生产任务,各瓷厂用陶瓷窑炼钢铁,窑炉受到严重损坏。
是年,唐山陶瓷研究所老艺人孙海峰、杨荫斋等借鉴制镜技术,试用氢氟酸腐蚀瓷器釉面获得成功,创造出我国瓷器雕金装饰新工艺。
1959年
1月27日,唐山市陶瓷工业局在西缸窑投资建设的唐山陶瓷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投入使用。
是年,东缸窑陶瓷厂为建国十周年北京国庆十大工程生产外墙砖、铺地砖、色釉釉面砖等12种产品共268万块,如期完成了任务。
是年,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国庆,唐山市陶磁工业局组织裕丰瓷厂和三合义瓷厂的职工,为李运昌、曾克林等在冀东工作过的中央领导同志和人民大会堂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茶具、餐具等日用瓷器。
1960年
是年8月,唐山市陶瓷工业局先后三次接受国家下达的援蒙任务,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生产卫生陶瓷876件,外墙砖129.62万块,方格铺地砖27.5万块。
9月25日,东、西缸窑陶瓷厂接受轻工业部下达的援助缅甸32万块盘子的任务,同年10月圆满完成。
1961年
是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在市委书记张伯英的陪同下,视察了唐山裕丰瓷厂和陶瓷研究所。
10月2日,唐山市政府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为期29天的唐山陶瓷展览会,会上展出了日用瓷、艺术瓷、建筑卫生瓷及工业的瓷一万多件,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唐山陶瓷的发展成就。
朱德、康克清、谢觉哉、徐特立、解学恭等众多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了展览并题词。朱德委员长为展览题词:“充分发挥你们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有利条件,生产更好更多的生活和工业用瓷,满足内销和出口的需要,成为第二个景德镇”。
1962年
是年6月~11月,根据中国政府与阿尓巴尼亚合作委员会的决议,东缸窑陶瓷厂技师常悦,赴阿尓巴尼亚帮助试制成功容积为60、90、100、120、150公斤的六种大型瓦缸。为其培训技术工人4名,并编写了瓦缸生产的操作规程。
是年7月,唐山出口日用陶瓷由广州进出口公司转为天津进出口公司经销。
12月26日,经市委书记处研究决定,为使陶瓷工业向专业化发展,解决东缸窑陶瓷厂厂址塌陷问题,将明华陶瓷厂的釉面砖生产部分,包括103名工人、22名干部和全部机械设备划拨给了德盛窑业厂。
1963年
8月24日~9月3日,全国陶瓷专业会议在唐山召开。会议由轻工业部副部长王毅之主持,并作《进一步开展以增加对路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报告。唐山裕丰瓷厂、三合义瓷厂的经验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三合义瓷厂的“三单四分”质量管理经验受到高度评价,并推广到全国各地。
是年,唐山第一瓷厂技术人员王庆祥和檀振岭,开始研制骨灰瓷(骨质瓷)。
1964年
是年,唐山陶瓷研究所与唐山裕丰瓷厂共同研制成功“白玉牌”和“孔雀牌”高档日用瓷产品。
是年,唐山第十瓷厂根据国家需要,研制成功具有超急冷热性能的“加热器宝塔”,为我国地对空指挥系统提供了关键部件。同年荣获国家科委发明创造三等奖。
1965年
是年5月,根据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省轻化工业厅指示,将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改为河北省陶瓷工业公司,直接领导唐山各日用瓷厂、邯郸陶瓷分公司和宣化、秦皇岛、井陉、高邑等陶瓷企业,对全省非直属陶瓷企业实施行业管理职能。
同时,中共唐山市委决定成立唐山市陶瓷总厂,将原唐山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的开平粗瓷厂、西窑粗瓷厂、西窑电瓷厂和其它工业部门及非工业系统的陶瓷企业划归市陶瓷总厂归口管理。
1966年
是年,唐山第八瓷厂首次安装使用大缸成型机。
是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通知(五·一六通知)和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唐山市陶瓷公司系统从上到下成立了“文革小组”,市委派观察员进驻公司和各基层单位。各种造反组织纷纷建立,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唐山陶瓷系统。
1967年
1月23日,在上海“革命风暴”的影响下,唐山市陶瓷公司系统的群众造反组织统一行动,夺了公司及所属单位的“党、政、财、文”大权。
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唐部队介入唐山市陶瓷公司系统“文化大革命”。
1968年
1月19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唐秦警备区批准,在唐山成立了河北省陶瓷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
1969年
是年4月,唐山第一瓷厂女工赵乃琴当选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9月3日,阿尔巴尼亚驻中国大使罗博和大使参赞安东尼参观唐山第五瓷厂。
9月5日,阿尔巴尼亚建筑工业材料考察组考察唐山第六瓷厂。
9月21日,阿尔巴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特派记者和新闻专员一行8人,在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陈楚陪同下,参观了唐山第五瓷厂和陶瓷研究所。
1970年
是年,唐山第七瓷厂为化纤工业试制大型屉式耐酸塔(直径1.2米,全高21米)和大型蒸馏罐(直径1.2米,高2.1米)获得成功,在国内开创了生产大型化工陶瓷设备的先河。
8月13日,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到唐山第五瓷厂参观访问。
1971年
是年8月,唐山市花纸厂试制塑料薄膜花纸获得成功,取代了纸印花纸工艺。
1972年
是年7月,根据唐山地区革命委员会通知,将河北省陶瓷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改称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
是年,唐山市第二瓷厂研制成功了300型壶类单功位离心式自动注浆机,比手工操作提高效率一倍。
1973年
8月24日,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职工许佩霞,当选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是年7月,唐山第二瓷厂工艺美术设计师章文胜赴阿尔及利亚,参加湖南省醴陵市陶瓷公司的援外任务,负责阿尔及利亚盖尓玛陶瓷厂日用瓷的彩绘装饰设计工作,并为该厂培训彩绘工人。1975年7月完成任务回国。
1974年
是年8月,唐山陶瓷研究所开始研制镁质高档细瓷——玉兰瓷。
是年10月,唐山第九瓷厂研制成功象牙黄瓷。
是年,唐山第五瓷厂建成辊道式油烧烤花窑,代替了使用窑车装烤的旧工艺,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瓷器铅镉溶出量提供了经验。
是年,唐山开平粗瓷厂和第八瓷厂分别建成108米大型缸类产品煤烧隧道窑。创造出了大缸连续烧成的新工艺。
是年,唐山第一瓷厂三功位壶类自动注浆生产线试验成功,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为陶瓷生产向自动化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12月6日,经唐山市生产指挥部批准,陶瓷公司在原第九瓷厂旧址,组建了集体性质的彩瓷加工厂,定名为唐山市陶瓷公司第四瓷厂。
1975年
是年,唐山第一瓷厂试制成功浅绿色的骨灰瓷(骨质瓷),定名为“绿宝石牌”骨灰瓷,并实验小批量生产。唐山陶瓷研究所《河北陶瓷》主编赵鸿声为其设计了“绿宝石”商标图案。
1976年
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唐山陶瓷工业遭受巨大损失。陶瓷公司所属24家企事业单位,共震亡职工1237人,重伤846人;生产厂房震毁421485平方米,职工工房震毁33750平方米;有111条(座)窑炉断裂变形不能使用,机器设备损坏1228台(套)。
8月5日,唐山第三瓷厂、唐山第六瓷厂分别生产出震后第一批抗震瓷。
1977年
唐山市陶瓷公司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从1月27日开始,在唐山市建筑公司的协助下,发动职工开展重建复产大会战。当年重建厂房17万平方米,加固整修厂房13万平方米,修复机器设备1014台,重建与加固各种窑炉110多座,使全公司的综合生产能力恢复到90%。
是年,唐山第一瓷厂试验将隧道窑余热用于成型干燥获得成功,为陶瓷生产节约能源提供了经验。
是年8月,唐山第一瓷厂贴花女工苏玉珍当选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
是年,唐山第十瓷厂研制出高级保温隔热材料——硅酸铝陶瓷短纤维及高铝空心球,为石油及其他工业发展提供了新材料。
是年,唐山第一瓷厂贴花女工苏玉珍荣获河北省及全国轻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1979年
3月20日~4月5日,唐山市陶瓷公司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震后陶瓷产品汇报展览。展出了震后生产的骨灰瓷、玉兰瓷、白玉瓷、孔雀瓷及大型镂雕作品3500多件,展现了唐山陶瓷行业抗震救灾,重建复产取得的成绩。
展览共接待中外观众12万多人。陈慕华、康克清、邓力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领导参观展览并听取了汇报。
是年10月,唐山市陶瓷公司所属出口瓷厂与美国NPC 客商签订了27万套45头餐具的合同,并如期完成交货任务。唐山成为国内成套日用瓷产品首先打入美国市场的陶瓷产区。
1980年
4月3日,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长李尔重到唐山市陶瓷公司及所属第一瓷厂、第二瓷厂、陶瓷研究所视察工作,就产品出口、陶瓷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作出了指示。
是年8月,唐山市陶瓷公司美术瓷厂成立。
是年,唐山陶瓷厂系列卫生洁具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是年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在唐山市政府的安排下,唐山市陶瓷公司与缸窑公社下村生产大队联营,合资兴建了唐山市陶瓷公司石膏、匣钵加工厂。
是年12月,唐山第二瓷厂与陶瓷机修厂合作,研制塑性挤压鱼盘成型机获得成功。这是对鱼盘注浆成型传统工艺的一大突破,在国内得到推广。
1981年
3月21日,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金明到唐山第二瓷厂视察。
4月9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艾克特先生,参观了唐山第二瓷厂和陶瓷研究所。
是年6月,全国劳动保护会议召开。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命名唐山市陶瓷公司为“全国文明生产先进集体”,并颁发荣誉奖状。
9月25日,在全国第四次“质量月”授奖大会上,唐山第十瓷厂“铁锚牌”化学瓷蒸发器皿荣获国家银质奖。
是年,唐山第十瓷厂根据国防工业需要,研制成功能承受频率4~100次/分钟,可耐万次冲击的“电加热瓷架”和专用的“四孔陶瓷管”,产品达到英国同类产品水平。
1982年
3月7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到唐山市陶瓷公司视察。参观了唐山第二瓷厂和公司产品陈列厅,询问了唐山陶瓷的发展历史,生产规模及利税等情况。
是年,唐山第一瓷厂与唐山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了白色骨灰瓷(骨质瓷),并获轻工部颁发的优秀新产品奖。
3月15日,唐山第一瓷厂为白色骨灰瓷注册了“红玫瑰”商标。
是年5月,唐山陶瓷研究所研制的“铁红金圈结晶釉艺术瓷”获得成功。经轻工部鉴定,该技术成果属国内首创,先后荣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国家经委金龙奖。
是年9月,唐山建筑陶瓷厂“三环牌”釉面砖和“前进牌”22寸洗面器双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是年,唐山惠达集团前身,乡镇企业“丰南市黄各庄陶瓷厂”建成投产。
1983年
是年2月,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职工大学正式成立。
10月15日,62个国家驻华使节及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共97人,在外交部顾问韩念龙的陪同下,到唐山市陶瓷公司产品陈列厅及唐山第二瓷厂参观。
是年,唐山第三瓷厂采用搅拌式水力悬浮器淘冼粘土新工艺,改善了泥料的性能,提高了瓷质白度,为“白玉瓷”打入高级宾馆、饭店创造了条件。
1984年
4月1日,唐山市陶瓷公司决定将唐山第七瓷厂并入第十瓷厂,成为第十瓷厂分厂,第七瓷厂名称撤销。
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李先念来唐期间,视察了唐山市陶瓷公司,听取了公司的工作汇报,参观了唐山第二瓷厂和陶瓷产品陈列厅。
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到唐山市陶瓷公司视察,对唐山陶瓷的生产发展和陶瓷研究所的工作方向作出了重要指示。
是年,唐山第十瓷厂分厂研制成功了“沙滤棒”及配套产品民间过滤器,为河北省填补了此项产品的空白。
9月11日,唐山第一瓷厂向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递交了《唐山市第一瓷厂关于招标引进国外先进制瓷技术及关键设备,对我厂进行技术改造发展骨灰瓷生产的建议书》,开启了唐山骨质瓷生产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与设备的进程。
1985年
是年5月,从开滦走出来的中国著名陶瓷学家严东生,被美国陶瓷学会授予“杰出终身会员”荣誉称号。
是年,唐山建筑陶瓷厂荣获国家经委授予的“行业节约能源先进单位”称号,并获银质奖章。
1986年
7月28日,在唐山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之际,唐山陶瓷公司在新建成的陶瓷陈列厅,举办了《纪念抗震十周年新产品展览》,展出了高档日用瓷、艺术陈列瓷、陶瓷壁画和瓷用塑料贴花纸等展品。
1987年
是年,唐山陶瓷厂系列卫生洁具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
是年,唐山第一瓷厂骨灰瓷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顺利获得国家通过,同时与英国艾克米.玛尔斯公司达成了关于骨灰瓷整套设备与技术引进的协议。
1988年
10月20日~29日,唐山市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唐山陶瓷产品展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唐山陶瓷在北京的第三次展览,也是对改革开放十年后唐山陶瓷工业发展的一次检阅。
是年,唐山市陶瓷公司被授予自营进出口权,成为唐山市第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国有企业。
1989年
1月1日,唐山第二瓷厂与河北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中国(香港)陶艺进出口公司共同投资,在唐山第二瓷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合资企业——河北长城陶瓷有限公司。
是年10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办公厅、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第一瓷厂向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音乐会”赠送了带有“国徽”标志的红玫瑰骨质瓷演出纪念瓷盘。这是红玫瑰骨质瓷首次走近中南海,成为中央国家机关用瓷。
1990年
是年12月,唐山市陶瓷公司以唐山陶瓷厂、唐山建筑陶瓷厂为核心,组建了唐山胜利陶瓷集团公司和唐山胜利陶瓷企业集团。
是年,唐山陶瓷厂“TT牌”墙地砖被国家建材局评为部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