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说让孩子分享,不要太自私了。所以常常会有家长逼迫着孩子分享,即使他真的不愿意。
下午带着孩子去广场,看到一位妈妈跟孩子说:“你别那么小气,分给人家一半!”孩子拿着手里的饼干,哇哇大哭。妈妈接着说:“你不分给别的小朋友,下次妈妈不给你买了!小气鬼!”小男孩听完哭的更厉害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好像分走了,自己就一点都没有了。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会这样教育孩子,甚至逼迫他们分享,但这样做真的好吗?你“强迫”孩子分享,就等于孩子分享了吗?
孩子不愿分享就是“小气鬼”?
分享是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或者一部分,给其他人。在我们成人看来,这是礼尚往来,你给别人,别人以后也会给你的。
但在孩子看来,是把自己的“拿走”给了其他人。他们不会考虑,后面会不会从别人那里获得,也不会希冀。只是觉得,自己手里的被分走了。
我家有两个孩子,大宝和二宝相差三岁,大宝今年五岁了。常常是大宝分享给弟弟食物,但弟弟显然不会分享给哥哥。在二宝看来,自己的分给别人,就少了,不舍得。
而哥哥知道,分享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美德。即使弟弟不会分享给他,他也会每次都分给弟弟。
这点能说明什么呢?说明孩子的认知是一点点在发展的。我们不能要求两三岁的孩子,也学会分享,并且理所当然理解关于“美德”,关于“礼貌”这样的含义。在他们看来,我的就是我的,这个家里都是我的,我不想别人占有。这种认知随着孩子的成长,才会逐渐有变化,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我们无法说,二宝一定是自私的孩子,也不能断定,他以后也很自私,不会分享。
不爱分享也不是“小气鬼”!一位二胎妈妈心里话
分享本身是自发的行为,而不是我们家长干预,达到了目的就是真的分享了。我们应该做的是引导,而不是跟孩子理论、强迫他们。
有次带着二宝去海边玩,他看到海水欢快的跑了过去。后来发现一个沙坑,就在那里玩了起来。我把带着的沙滩玩具给他,就在一旁看着。这时候过来一个小女孩,跟二宝年龄相当,也加入了玩耍的行列。
两个孩子正在玩着,忽然听见二宝哭了起来。我走过去一看,原来只有一个铲子,被小女孩拿走了。小女孩的妈妈也赶了过来,打算让小女孩把铲子还给二宝。我拉住了她抢孩子铲子的手,跟二宝说:“这是跟小姐姐分享,你们一起玩,你可以玩其他的啊!”二宝不依不饶的哭着。我赶紧说:“你俩轮流玩啊!你看小姐姐这里还有一个小桶呢!”小女孩的妈妈一看,赶紧把手里的桶递给了二宝。他们又欢快的玩了起来。
我们两位妈妈也清闲了下来,小女孩的妈妈跟我说,自己也常常头疼,遇到孩子不爱分享的事情,我今天的处理,让她找到了一点点眉目。
其实,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大宝和二宝抢同一个玩具,要同一件衣服等等。这时候谁让给谁,都是不现实的,毕竟都是孩子。但我会让他们轮流,这次哥哥玩,下次弟弟玩。时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天,主要看孩子的意愿。
让孩子分享,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不赞成孩子不愿意的情况下,家长强行干预。我们或许也可以寻求,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而不是纠结于“分享”这回事。
孩子在2岁左右,自我意识强烈,周围的一切,都会被认为是“我的”,就像我家二宝一样。
如果家长能明白,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正面的引导,而不是强行要求,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的发展。
比如跟孩子说:“我知道这是你的,我可以用一下吗?”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如果你能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他才能跟你更平等的沟通,而不是大哭大闹。
等孩子上幼儿园后,开始有了集体意识,也会明白,分享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分享可以让他有更多好朋友等等,他自己就会愿意去分享的。
高情商不是爱分享
爱分享就是高情商吗?并非如此!一位妈妈说,自己从小爱分享,但她并不快乐。因为分享的时候,别人会夸她情商高,但她却有种心疼,自己有些舍不得。这种不舍得,会加剧她对别人的奉承,总觉得别人开心,自己就该开心。
但后来她自己做了妈妈,会发现强迫自己的孩子分享时,小时候的场景就会浮现出来。我的孩子真的快乐吗?
所谓高情商并非去博得别人的欢心,而是能接纳、理解自己的情绪。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换位思考别人的立场,尽量做到共赢,这才是高情商。
从那以后,她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分享,而是寻求更好的方式,让孩子和他的小伙伴都开心、快乐。长此以往,孩子也得到了更多的赞扬,很多人夸赞他情商高。
枕边育儿寄语:
别拿着不爱分享就是小气鬼的刻板印象,对待你的孩子,这样不公平。我们应该知道,分享对孩子来说,也是认知的发展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合理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