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春播进度已超五分之一,从湖北襄阳播种施肥一体机大显身手,到国内首个类脑智慧农业黑科技仅用一台田间“小货车”就实现了对临安雷笋种植的10分钟内“测土+种植方案智能生成”等,智慧农业落地生根的新气象随处可见。
我国智慧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规模屡创新高,应用不断普及。据统计,2023年我国智慧农业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13亿元,同比增长9.18%。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农业机器人需求量保持38.6%的增长率。截至2022年底,全国无人农场项目数量超百个,涉及22个省份,建设面积超过30万亩,其中超万亩的大型无人农场10余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中央和地方持续推出加快和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举措。2018年印发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全面系统地提出智慧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推广应用数字农业智能管理技术、智慧农业生产技术及模式、智慧设施农业技术等。此后,2020年我国智慧农业相关企业注册数量迅速增加至3396家。近期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统筹建设区域性大数据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为强化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数据基础指明方向。
不过,与农业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当前的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最直接的表现是智能技术普及率仍然较低,比如,目前我国智能化高端农机仍不到农机总体规模的10%。一些关键设备和技术主要依靠进口,许多前沿技术还只限于局部点状应用,设备、技术可靠性、适用性有待提升。智能技术应用成本仍较高,智能水平提升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薄弱,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考虑不足。因此,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推进力度,完善基础条件和机制,科学统筹引导实践,助推我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保障智慧农业长期效益。为实现智慧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需同时考虑技术创新、教育培训、信息共享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应持续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确保其能够掌握和应用新技术。加强农业物联网及各类终端的建设,健全数据共享机制,筑牢智慧农业创新和应用基础;兼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智慧农业的长期效益与环境和谐共存。
提高农业智能技术应用效率。推动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要利用好农业的季节性特点,统筹引导相关应用实践。春季重点是做好智能土壤分析和种植规划、精准灌溉和施肥、病虫害智能监控与风险管理,以及规模化智能机械作业。夏季重点是强化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应用,监测作物健康状态,结合人工智能分析,对生长情况和潜在病虫害进行预警和干预。还可利用智能技术,根据作物实际需求和气象数据推广智能灌溉技术。秋季重点是通过智能收割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作物的精准和高效收获。同时,发展智能预测产量和分析质量技术,推演市场供需。冬季重点是对一年的农业数据汇总和分析,评估智能技术应用效果,为下一年的种植安排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冬季也是开展智慧农业技术更新和农民培训的最佳时期。
提升智慧农产品认可度。应系统布局、科学施力。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智慧农业的认知,普及其对食品质量和环境可持续性的贡献。开发专门的产品认证和标签,如“智慧农业认证”,帮助消费者识别相关产品。增加透明度,比如运用区块链技术追踪食品来源,让消费者可以方便了解食品生产全过程,提升其市场认可度。针对特定群体精准营销,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通过体验店和农场参观增加消费者体验,有效促进智慧农业产品市场化。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智库建设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郭剑锋)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