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教授,久享盛誉的经济学学者,孙冶方经济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多项殊荣获得者。
1980年,因首倡股份制改革而被尊称为“厉股份”,
“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评价其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发轫。
2005年,因首倡“非公经济36条”,又被尊称为“厉民营”,
那一年的春天,学界称之为“中国民营经济之春”。
其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
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指南。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
厉以宁以“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身份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厉以宁先生的8种著作,其中包括先生的最新代表作《文化经济学》。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党中央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之一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名誉院长。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于1988年至2002年任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2012年任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起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书多部,并发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双重转型”进行理论探讨,另外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文化经济学》
2018年11月“中国好书”
文化产品的社会评价标准何在
标准是永恒的,还是可变的
继《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后
厉以宁教授最新一本代表作
在文化史的的大环境下,考察经济的演变
文化产品有自己的特点,即它们有特殊的社会效益,于是评价文化产品时,对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要另行探讨,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
文化经济学研究如果不讨论制度变迁的由来以及评价标准的更替、旧秩序和旧伦理观念的改变以及新秩序和新伦理观念的建立,那就无法说清楚文化和经济之间关系的演进
——厉以宁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国民经济管理学》
为什么会有短缺而不盈利的产品呢
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原因是什么
本书作为作者潜心经济领域的圭臬之作
深入分析了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问题
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科学技术越是进步,国民经济管理就越要采取现实的而非理想的方式
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革命对于国民经济管理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并根据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来调整国民经济管理的对策,使之适合今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的创造能力,不能认为有了信息技术就可以放弃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合理原则
——厉以宁
3.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第一卷
《希腊古代经济史》(全两册)
本书探讨了古代希腊文明的经济
上起希腊文明原始阶段—爱琴文明
下迄后希腊文明马其顿托勒密王朝
跨越希腊文明所及地域,从地中海到印度河
回眸人类历史上的文明之花
熔经济、政治、社会于一炉
全面纵论古代希腊史
雅典城邦的建立是一个纯粹产生于部落内部的融合过程,是部落和氏族成员自愿结合的结果。斗争和冲突产生于内部,即氏族贵族与平民之间,围绕两个主题进行:一是土地兼并问题,二是政治权利分配问题。
泛希腊主义的宗旨是为陷入危机中的希腊城邦找到一条出路,也就是要寻找一种强大得足以统治全希腊,并领导希腊人共同对付东方强敌政治力量。通过这一过程,才能把希腊带离苦海。
——厉以宁
4.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第二卷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全两册)
引领读者进入罗马的经济世界
作者审视了罗马从共和时期
到帝制时期的社会经济
探寻经济因素如何影响文明的崛起与衰亡
乡村自耕农和城市工商业者
在这一过程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5.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第三卷
《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以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模式
来探讨资本主义的起源
详细论述西欧封建社会中的
集市贸易和城市兴起
以总揽历史的眼光
构筑了宏大的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体系
6.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第四卷
《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
本书立足于西欧经济史宏观格局
探究西方近代以来工业化和制度调整的历程
并探讨西欧国家三百年的工业化
之于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影响
7.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第五卷
《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
聚焦于二十世纪以来英国经济
呈现的“病态”及其影响
将病因锁定为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以及后殖民扩张时期所发生的严重后遗症
解读历届英国政府经济举措
包含的“国有化”、“计划化”背景
8.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第六卷
《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
以深厚学养、博通明见
帮助读者把脉中外经济趋势
收录了厉以宁教授执教五十余载的
经济史论文和讲义
深入探讨美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史学
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史关系
与“经济发展和制度调整”等问题
延伸阅读:
《中国道路丛书》
我不用“中国模式”,因为“模式”往往是固定化的;我用“中国道路”,因为它更容易博采众长。
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道路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必然伴随着各种问题,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相信任何教条,用自己的眼光来进行判断和取舍,不回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来自内外的多重挑战。
——《中国道路丛书》主编厉以宁
本丛书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国现实的经济问题展开,突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之道。丛书主编为厉以宁教授,丛书副主编为程志强教授,丛书主编助理为赵秋运博士。
书目:
(1)《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
(2)《中国道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3)《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4)《中国道路与蓝领中产阶级成长》
(5)《中国道路与简政放权》
(6)《中国道路与农民工创业》
(7)《中国道路与人口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