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华语乐坛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近年来蔡依林通过发行一系列于市场与口碑上皆为成功的音乐专辑,成为了华语乐坛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

近年来蔡依林通过发行一系列于市场与口碑上皆为成功的音乐专辑,成为了华语乐坛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

如今的她每次出新单曲、MV,从概念到造型都很惊艳👇

但蔡依林的强大不在于她拿了多少资源,或者有多少宣传,而在于她依然关注音乐本身,蔡依林消耗了她的人气,来呈现艺术与流行的价值,在2012年做出了一张概念专辑《Muse》,配备了许多小众另类的元素,并用艺术撑起了整个概念,这是这个十年华语音乐人最为欠缺的东西。

概念专辑《Muse》的主打曲《大艺术家》用了最酷的方式去演绎欧陆舞曲,没有半点讨好华语音乐受众和卖弄自己的性感形象,这足以和欧美女歌手们一较高下。

他心里的野兽比毕卡索更狂野

桃花比村上隆画的更泛滥鲜艳”

Beloved, 毕加索

你见过一首歌90%的歌词都不押韵吗?没有参与任何创作的蔡依林还能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实厉害。

严云农是蔡依林后期最好的写手,《特务J》和《花蝴蝶》等作品都出自他手,但是《大艺术家》是他写过最大胆、最难以控制的歌词,不仅韵脚稀疏,词组琐碎,为了艺术性抛弃文学美感,如果不使用快速推进的“Rap唱法”这样的歌词会整篇垮掉。

《大艺术家》的曲是从日韩买来的,它和少女时代的《Genie》,安室奈美惠的《Fast Car》是同一批资源。

但是《大艺术家》显然比她们更狂野、更鲜艳。

因为《大艺术家》没有拘泥于Dance Pop的枷锁,开头的推进式鼓点充满了侵略性和复仇感,可以从Robyn的《Dancing On My Own》开头形成配对,完成80年代的New Wave复兴,而这种程度的爆发需要极其强大的表现力和领悟力,不仅其他华语女歌手做不到,上个十年的蔡依林也做不到,所以《大艺术家》才是宇宙天后真正登基的坚石。

“你给他色盘去拼贴背叛

他不是梵谷也不是莫内”

The Starry Night, 梵高

无论是梵高还是莫奈都是印象派的艺术家,他们画作的圆润色彩以及渐变层次都在这里被形容为背叛的美化与谎言,此时的蔡依林不仅表达出对于爱情的失望,更象征着对于伪善艺术的唾弃与讽刺。

The Gare Saint-Lazare, 莫奈

在歌曲中提到别人的名字而且自然的在华语流行音乐中其实很少见,而蔡依林在《大艺术家》中做到了极致。

“他不是梵谷也不是莫内”这一句和Madonna在1990年所唱的“Marlon Brando, Jimmy Dean”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梵高和莫奈都是世界公认的大师,Marlon Brando和Jimmy Dean也一样是代表了整个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人物,无论再过多少年他们都将在世界历史中被人铭记,这也保证了《大艺术家》的歌词能够在数年后依然能让人们感到共鸣,正如如今你听到Madonna的《VOGUE》的心情一样。

“那种美能让维纳斯诞生”

The birth of Venus, 波提切利

蔡依林之所以能占据艺术高点,归功于蔡依林对国际音乐文化的潮流嗅觉是一流的,她很早就嗅到了这一股文艺复兴对旧时代文化追捧的复古潮流

2012年蔡依林就告诉我们:“那种美能让维纳斯诞生”,而在2013年Lady Gaga唱着:“Aphrodite Lady Seashell Bikini”

2013年Jay-Z靠着Magna Carta开启所谓的嘻哈文艺复兴,2018年卡特夫妇租下整个卢浮宫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概念。

不过最讽刺的就是,夫妻俩努力了十几年就为了站在白人艺术的殿堂沾沾自喜,却不知道早在6年前整个文艺复兴都被蔡依林一个耳光抽走,宇宙天后终究是宇宙天后。

所以蔡依林能在后来的《Play呸》里大胆吐槽“文艺装逼乱世盛装派对”“管你小众大众我呸”,如果说2019年Lana Del Rey站在了文化的高点,那么2012年Jolin已经站在了艺术的高点。

“美不美丽不是安迪沃荷能决定

大艺术家要有属于自己的感性”

Andy Warhol自然是现代美学的绝对标杆,他对于艺术,音乐,视觉的影响力是非常惊人的。而蔡依林以聪明且讨巧的角度得出“大艺术家要有属于自己的感性”这个结论。

蔡依林用背叛与虚伪故事,完成了自我艺术的重塑,并最终进化出一个无视一切的破灭人格,才有了后来的《我呸Play》和《Ugly Beauty》两个反叛的人格。

她当然没有能力撼动波普艺术,但是至少Beyoncé在一年后得出了“Perfection Is A Disease Of A Nation”的结论,这便是艺术上的共鸣与蝴蝶效应。

我很喜欢有人评论蔡依林和萧亚轩的一句话:萧亚轩有一张每首歌都能听的专辑,蔡依林每张专辑只有一首歌能听。

这确实是事实,所以蔡依林一直在发专辑,因为她是一个单曲型艺人,很多时候蔡依林的专辑都是“商业作品+概念大作”的形式,蔡依林喜欢在单曲中做出前卫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不能与商业作品兼容的,所以她每张专辑似乎都是大杂烩。

但蔡依林最天才的事情就是她用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去挑战华语音乐中歌词的主导地位。

在从前,邓丽君王菲等华语音乐大人物的音乐里都搭配了诗情画意的歌词。

但从蔡依林这里开始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莫名其妙那些话语”

“梦里面空气开始冒烟”

“美丽极限,爱漂亮没有终点”

“爱情三十六计,要随时保持美丽”

“旋转 跳跃 我闭着眼”

“爱的巴士总是走了又停”

“管你是哪一种马铃薯我呸”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到底要表达什么,但是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的歌词是摇滚大师的Performance,这些歌词都被蔡依林制造成了Iconic的“淋语”,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

但仔细想想,在欧美乐坛里前有Madonna唱:“宛如处子,嘿!仿佛第一次被摸”,到后来Katy Perry唱:“你是否觉得自己像个塑料袋?,如今Cardi B又来了一首:“按按按按按,卡迪不需要被按”

《大艺术家》最出色地方就是它完全和以往的大部分华语音乐区别开来,虽然靠蔡依林一己之力确实无法拯救如今的华语乐坛,但至少是一种很伟大的尝试。

简而言之,在《大艺术家》之前蔡依林是一位当红的偶像歌手,沉迷于爱情的幼稚女孩儿,在经历了《花蝴蝶》的蜕变和《Myself》的自我认知后,终于在《Muse》建立起成熟且丰满的艺术人格,她需要一首大气的作品告诉世人,她不再相信男人,不再沉迷于爱情,所以在《大艺术家》后蔡依林鲜少再传出绯闻,这就是一种音乐与人格的完美映射。

本文转载自中国最权威的民间乐评机构AKA

欢迎关注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