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智驾,芯片变局

今年2月,比亚迪发起的智驾平权,让老车主结实感受了一把背刺,但也让更多购车者高呼:感谢比亚迪把智驾价格打下来。

面对高阶智驾立竿见影的促单效果,车企前赴后继,智驾供应商则久旱逢甘霖——智驾元年喊了四五年,终于看到了有希望的一年(无疑也是充满风险的一年)。

而智驾产业虽然历史不长,但从特斯拉取代谷歌成为智驾话事人,英伟达代替Mobileye到成为智驾芯片王者,都共同说明了一件事:

每一次潮水方向的改变,都会带来一次产业权力的变化与更迭。

01

主战场在转移

一款面向大众的产品或服务,销量总会呈现出入门>中端>高端的分布。比如显卡,2500价位的4060是绝对主流,4000起的4070销量要少一个数量级,而上万的4090就是极少数富哥的专属。

但汽车智驾芯片却打破了这个经典的统计学分布。

去年,低算力(AI算力10T以下)智驾芯片的出货量超过1000万片,高端智驾芯片OrinX与昇腾610合计销量260万片。而中算力(AI算力50-200T)芯片(J5、EyeQ5H、Orin-N、TDA4VH)的出货量不过50万左右,市场占比不足4%。

按理说,中端产品往往市场规模较大、毛利适中,是企业趋之若鹜的甜点区。为何到了智驾芯片这里,反而呈现出一片中部塌陷的情景?答案是智驾芯片厂商落花有意,但车企们流水无情,这几年的注意力不在此处。

过去两年,车企对智驾芯片的主要诉求落在了市场的两极:

一头是传统油车和自主品牌的中低端新能源车,用低价(小几十美金)的入门级芯片支持车辆的主动安全功能(如碰撞预警、AEB紧急制动),防止安全评级过低;同时入门级智驾芯片附带一些基础性辅助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避免产品落入智能化不行的政治不正确,影响销量。

另一头则以新势力为首,为了产品的高端化与差异化,纷纷在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即城市NoA)打擂台,将其视为不能输的一仗。而城市场景多变,计算复杂度高,大算力高端芯片是不二之选。因此,即便去年价格近四百美金一枚,Orin X仍拿下了超过200万片的销量,昇腾610也跟随华为智驾的“遥遥领先”批量出货。

在行业对智驾普遍选择杠铃式策略的背景下,中端智驾芯片的定位就略显尴尬了。

相比高端芯片,其价格虽降至100-200美金,但性能也往往砍半,在有限算力与带宽下,运行城市NoA算法略显吃力,通常用来实现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对车企来说,这意味着中端芯片花费数倍于入门芯片的成本,明面上只多了一个溢价能力与广告效应都不明显的高速NoA功能。

因此,无论是车企智驾研发部门、产品部门还是采购部门,都对“总和性价比”不高的中算力智驾芯片兴趣寥寥。甚至在产品策略中,搭载中端芯片的车型常常成为凸显“智驾满血版”车型价值的陪衬。

不过,席卷而至的全民智驾浪潮,正在改变战场的中心。

今年2月,比亚迪召开全民智驾发布会,宣布全系车型将标配高阶智驾。由于比亚迪80%以上的销量集中在20万以下市场,主打高速NoA功能、配置中算力芯片的天神之眼C是绝对大头。有消息称,为了满足智驾标配的需求,比亚迪向英伟达和地平线分别发出了百万片中算力智驾芯片的订单。

6.98 万元起!比亚迪21 款新车齐发布,智能驾驶进入万元时代| 爱范儿

全民智驾既是比亚迪补智能化短板的行动,也是一场配置竞赛。通过将智驾的标配基准线从基础辅助驾驶抬高到高速NoA,比亚迪试图将智驾供应储备不足、成本控制力差的竞争对手挤下牌桌。

这毫不意外地激起了连锁反应。比亚迪之后,长安、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相继跟进,公开各自的智驾平权规划,具体内容基本是比亚迪全民智驾的换皮。这几年输麻了的合资品牌也回过神,决定在新的主力产品上配置高阶智驾功能。

20万以下车型占据国内汽车销量近70%,因为全民智驾的军备竞赛,中端智驾芯片的预期市场,从上一年的数十万飙涨至今年的数百万。而车企们围绕智驾平权厮杀的战斗意志越激烈,背后的芯片军火商就越兴奋。

因为Chaos is a ladder。

02

战国群雄

一众智驾芯片厂商之所以摩拳擦掌,除了中端市场爆单在即,还有另一点变化:智驾中端芯片与高端芯片的竞争逻辑并不相同。

英伟达与华为在高端智驾芯片上有所斩获,很多因素并不在芯片本身。于OrinX,是英伟达CUDA以及云端训练卡清一色A100/H100的生态加成;于昇腾610,车BU在智驾算法上的饱和投入和华为的品牌力,显然为其保驾护航。

而中端芯片主供20万以下车型市场,车企更看重芯片本身的性价比,性价比一直以来不是英伟达与华为的兴趣和长处。这意味着在中端智驾芯片赛道上,一众芯片厂商被拉到了相近的起跑线上。

但智驾芯片也从来不是低门槛的竞赛,根据企业的背景以及与车企的合作情况,中端智驾芯片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多强态势:

老牌劲旅英伟达提供Orin-N/Y,跨界巨头高通奉上8620/8650,国产代表地平线有J6E/M的组合,德仪则想以一枚TDA4VH闷声发财。

图片

它们各自赢取车企订单的方式相当具有代表性。

比如英伟达面对下游当然会避开Orin-N/Y价格偏高、计算架构略老旧的问题,转而基于过去大多量产高阶智驾算法都使用OrinX这一事实,诉诸CUDA生态的成熟、算子库的丰富、算法同平台移植的便利,将开发生态的粘性发挥到极致。

Orin-N目前的主要客户,便是对自研高阶智驾颇为热切,在高配车型上双双采用Orin X的比亚迪、小米。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召回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国内汽车召回新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小米SU7标准版使用一枚Orin N

擅长软硬结合的地平线,今年则避免与下游合作伙伴抢算法订单,将算法团队的重心押向城市NoA算法Super Drive,为旗舰芯片J6P保驾护航。对J6E/M的推广,地平线通过投资、合资、合作广结善缘,把半个智驾圈变成兄弟。

因为合作伙伴对车企形成了包围圈,加上性价比不错,以及独特的供应链安全价值,地平线的J6E/M是自主车企普遍的选择。

而高通知道以DSP为主来承担AI计算的8620/8650稍显非主流,计算调度难度较高,因此重点支持对算力利用更高效、有单芯片高阶智驾量产经验的智驾供应商——Momenta、卓驭、元戎启行,和他们一起组团服务奇瑞、红旗、吉利、五菱、丰田、日产等车企。

同时,由于本代智驾芯片与移动SoC 骁龙 8Gen3共平台,高通实际上已经通过去年安卓旗舰机的销售将开发费总体回收,这给了高通降价争夺智驾芯片市场的底气。高通汽车芯片相关负责人曾私下表态,不怕价格战。

同样,德仪TDA4VH开发起来不友好,但胜在功能齐全、价格不贵,且有一个在其芯片平台上开发多年、战绩可查的合作伙伴卓驭(脱胎于大疆),借由后者的高阶智驾方案进入了五菱、大众、长城等车企的供应名单。

因此,尽管全民智驾看起来创造了后来者上位的机遇,但真实的情况皆是证明过自身统战价值的熟面孔,会同上下游,将势力范围圈定了七七八八。

除了黑芝麻智能获得了部分自主车企的定点,几乎没有小体量的芯片厂商再获得车企的高阶智驾订单。

本质上,在智驾产业发展十年,高阶智驾要走向普及的节点,车企与算法供应商已经不再有耐心和资源,陪伴智驾芯片厂商打资格赛,而是用脚投票,开启已入围选手的淘汰赛。

03

王座的“诅咒”

在全民智驾的产业狂欢中,一个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近乎被遗忘,Mobileye。

作为曾经的智驾芯片王者,Mobileye在国内其实经历了两场失利:在入门级智驾芯片市场,爱芯元智、地平线等本土卷王的进场,证伪了Mobileye的性价比;而在高价值市场,极氪基于EyeQ5H开发城市NoA历程的磕磕绊绊,则证伪了Mobileye对自研的支持。

当全民智驾要打开中端市场时,自证价值屡战屡败的Mobileye,在车企们的芯片厂商合作名单上查无此人。此时国内智驾相关方早已将智驾芯片王者的桂冠,安到了英伟达的头上。

但在真·智驾元年很可能兑现的2025年,英伟达的王冠却戴得并不安稳,甚至其戴王冠的意愿也值得怀疑。

今年1月,全系标配城市NoA的红旗天工08上市,其智驾方案由卓驭基于高通8650开发,总体硬件成本低于7000元。在其之后,Momenta、元戎启行基于8650的城市NoA方案也将量产上车,它们此前均是以Orin X为主力开发平台的智驾算法供应商。此外,轻舟智航基于地平线J6M打造的城市NoA方案也收获了定点。

图片

红旗天工08,智驾方案由卓驭基于高通8650打造

这是全民智驾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干流:车企不止想标配高速NoA,也渴求便宜的城市NoA来赢得用户订单,于是向供应链提出了苛刻的诉求——以中端的价格向市场提供高端的智驾体验。

计算架构较新,在硬件上对Transfomer类新算法原生支持较好,且价格较便宜的8650和J6M便被选中,用以对标Oirn X。

面对8650和J6M的越级对标,英伟达火速施展刀法,砍出了一枚价格骨折,明面算力微减的OrinY,但这并没有改变一个关键事实:Orin系列的计算架构安培,已经是英伟达五年之前的产物。

而英伟达今年二季度将量产上市的智驾芯片Thor,虽然基于最新的Blackwell架构打造,但起步即旗舰,算力最低的Thor Z也有300T,不仅价格不便宜,其在英伟达体系内的发货优先级也不高。面对新对手的竞争,稍显老迈的Orin 已有疲态。

然而,即便英伟达新产品选择聚焦智驾芯片高端市场,今年其汽车芯片业务已注定要遭遇不止一场“背叛”。

2025年,去年购置80万片OrinX,为英伟达智驾芯片贡献了3亿美元营收的第一大客户蔚来,今年的改款换代新车型(不含乐道)将换装自研的神玑9031。同样,英伟达的长期合作伙伴小鹏,其自研的图灵智驾芯片也将在后续新车型量产装车。理想新车虽然将使用Thor,但其智驾芯片自研计划也在推进。

图片

蔚来用以取代Orin X的神玑9031

主要为英伟达贡献销量的新势力中,只有小米和极氪暂无智驾芯片自研计划。

在全民智驾的趋势中,英伟达对Orin与Thor的规划稍显“傲慢”,正让其汽车芯片业务走向产业性价比诉求和车企自研的夹击。

但英伟达2024年的财报或许可以解释这种傲慢:去年,英伟达全年营收609亿美元,毛利率76.3%,净利润297.6亿美元。毛利奇高的云端计算卡赚得盆满钵满,狂揽475亿营收,而汽车业务占比最低,总计贡献11亿美元收入。

当英伟达基本是以印钞的速度挣钱,在智驾芯片中的细分市场同时回应又便宜又好的诉求,就显得不太经济了。

这正是其他智驾芯片厂商的机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