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在中印边境转入守势?挨揍之后还能要军费,这波操作真不亏

在中印之间的谈判进程还处于缓慢前行的背景之下,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万在8月7日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对中印边境地区的视察,在临别之际,纳拉万要求前沿的印军部队“保持最高级别的战备,为任何不测做好准备”。

军队高官前往边境地区给前沿部队打气无可厚非,但是在纳拉万的这一次行程中,可以发现印军的边境策略出现了重大变化——此前印方往往是主动搞事、步步蚕食,但是在这次视察中,印军开始转入了守势。

纳拉万视察前沿印军

在两国积极推进边境地区局势降温过程中,解放军是不可能主动的发起边境的激进行动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印军还一副担心遭遇来自对手的先发制人式行动的样子?

因为莫迪需要前沿的印军部队在即将到来的雪季里还继续坚持在一线。而就目前的印军后勤保障技术而言,这批部队在未来的驻守中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困难,客观条件限制了印军可能的主动挑衅行动,纳拉万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前沿印军维持士气。

边境附近的印度炮兵

从军事层面来说,印军在边境地区战略战术的变化也表现出其对于解放军在高原山地作战能力的新认识。

2017年中印中段边境的洞朗对峙中,对突出部握有三面包围地形优势的印军没有取得优势,反而在对峙的最后阶段为了避免遭遇来自于喜马拉雅山脉另一侧的远程精确打击而紧急疏散了前沿机场部署的战斗机。

可以说,洞朗事件刷新了印军对于中国的认识,即中国依托战役战略层面的技术优势,前沿的印军可能被随时切断与外界的物资联系,成为实际上的孤军。

印军的装备水平落后明显

而在今年中印西段边境的对峙中,印军惊讶的发现,解放军的技术优势开始从战役战略层面向着战术层面发展——前沿的解放军能够普遍装备防寒防潮服装,同时满足高原山地作战需求的医疗方舱也出现在前沿。

这表明,中国不但在宏观层面具有博弈优势,并且在微观战术层面,士兵的“命”更“硬”、装备更好同时战斗意志也更强。对于处于力量对比相对弱势一方的印度而言,担心遭遇对手的先发制人式的打击也属正常。

此前印军担心中国的远程精确打击

就目前中印边境局势发展而言,对峙在雪季持续似乎已成定局。这并不是因为中方没有就边境局势缓和释放出足够的诚意,而是印度的有意为之。

印军处于一种不甘心的心理状态,在6月中旬的双方肢体冲突中,印军遭遇了重大挫折,印军需要时间来消化此次悲剧。而对于莫迪而言,中印边境热度不减同时局势可控也对其政治利益十分有利,当前的印度正处于内部矛盾濒临激化的困境,莫迪需要中印边境方向保持话题上的热度以转移国内民众对于新冠疫情和蝗灾的注意力。

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虽然对峙仍然在持续,但可以发现印度反而在边境方向上更加谨慎。在对于中国战略战术能力的新认识中,印军正在调整其在边境的活动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印度军队也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利益。日前,采购自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的首批交付批次已经顺利抵达印度。同时,今年对峙中的经验教训,也让印度陆军可以以提高单兵保障能力为由,获得多的军费。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中印同属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但是印度的国家能力相对于中国还有着巨大的差距,军队力量的强化决不能成为印军敢于冒险的底气,希望中印之间相向而行,维护双边关系大局稳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