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1911-2016)
作家、翻译家
我的解读:
1、 理解
2、 欣赏
3、鼓励做自己
理解
他们是读书界的CP,两个人都是书痴,钱钟书在学术领域才华四溢,在生活方面却是弱项。杨绛发现他穿鞋子分不清左右脚,系鞋带绑不了蝴蝶结,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子那样一把抓,60岁才学会擦火柴,浑然没有他做学问时那个潇洒劲。
钱钟书对生活事务一窍不通,她就将家里的活计全部包揽了。钱钟书偶尔闯点小祸,她就赶紧替他解决了。
钱钟书最著名的小说《围城》就是在杨绛的督促下完成的。有一次,他们看完话剧后,钱钟书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大为高兴,催他快写。当时他们生活得很节俭,恰好,女佣因家乡生活好转要回去,杨绛就自己做了女佣的活。闹出不少洋相,经常给烟煤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为了让钟书写的《围城》他甘愿做“灶下婢”,这令钱钟书也无比感动。正如其在《围城》序言中所写的: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在杨绛看来,钱钟书身上那些缺点,都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他身上的优点却是独一无二,旁人无法取代的
欣赏
钱钟书早就对杨绛说了,“我不要儿子,我只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杨绛夸女儿: “阿瑗温厚,不与人争,像钟书。”“阿瑗好静,像钟书。”“阿瑗胆子大,像钟书。”“阿瑗喜欢格物致知,像钟书”。
钱钟书呢,更是将妻子视若珍宝。杨绛在他眼中简直无一处不好,他经常对着朋友大肆赞美妻子,以至于朋友们都说他有“誉妻癖”。他素来眼高于顶,很少有人的文章能入他的眼,但对于妻子的作品,他却每篇必读,甚至感到自愧不如。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压倒妻子,每次杨绛获得了荣誉,他比自己取得成绩还要高兴。她事业得意时,他不嫉妒;她甘做主妇时,他也不轻视。他的深情配得上她做出的牺牲。
杨绛曾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他们是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欣赏对方。
多少夫妻,耗尽一生做彼此的差评师,像他们这样能够真正理解对方的价值,懂得相互尊重和体谅,并从来不吝惜赞美彼此,着实是难能可贵。
他们认定彼此之后,看对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她(他)是世界上最好的。
懂得珍惜的人,才是真正有福的人。
鼓励做自己
钱钟书在人情世故上有极其天真的一面,杨绛就成了他和外界的一道润滑剂。她就像一只大鸟,竭尽全力张开羽翼,把夫君和女儿都牢牢保护在里面,不让他们受到世俗事务的纷扰。她是他的守护神,守护了他一辈子,和她在一起,钱钟书的天性,没受压迫,没受损伤。
杨绛说自己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钟书最可贵之处。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众人心目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钟书。
百岁时,杨绛感叹: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每个人都想做自己,但总有很多事难以成全,更不用说让另一半做好自己,这是需要多大的智慧和爱呀。
总结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是钱钟书对杨绛的评价,他还说:杨绛身上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同的三种身份:妻子、情人、朋友,这可能是丈夫对妻子最高的评价了吧。斯人已逝,但他们历久弥坚的爱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每当对爱情失去信心时,回忆起他们的故事,就提醒着我们不忘美好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