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副总裁徐海玉)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金晓岩 北京报道
茶贵为国饮,却一直难以形成行业规模和效应。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几大品牌企业各自所占市场份额均不超过 5%,相比于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近年来,上述行业弱点也催生了一批新式茶企的诞生,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占据一定席位,小罐茶就是其中之一。小罐茶自问世以来,一直处于“网红”位置,关于其的话题与讨论不绝于耳。直到近日,小罐茶开始不再局限于一家现代派中国茶,而是开始向多元化转型。
只是在整体国内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现状下,其能突围行业桎梏吗?
据小罐茶在近日公布的多泡装新品会上介绍,目前,小罐茶多泡装系列产品包括龙井茶、滇红茶、大红袍、普洱茶(熟茶)、铁观音、茉莉花茶6个品类,市场定位偏向于满足茶叶自饮人群的多元化场景使用需求。
在业内看来,如果说金罐系列产品是小罐茶开拓的增量市场,那么,多泡装的目标消费者更多的是自饮人群,他们是茶叶消费的主流人群,这也意味着小罐茶进入了一个“饮品驱动”的新阶段,欲深耕主流消费市场。
据了解,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和需求,小罐茶已形成了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布局。多泡装的推出是小罐茶产品多元化的第一步,小罐茶纵向打通产业链后,借助产业链的优势进行发展,比如一片茶园里有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品种应用于不同的产品,做出更多符合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小罐茶“多泡装”通过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工业化模式,使大罐装茶的乱象得以解决,同时满足细分市场的核心需求和诉求,所以从消费端到产业端的结合来看,是一套好的解决方案。
虽然茶为国饮,但长期存在“有品类,无品牌”的尴尬局面。买茶时“无标准”,喝茶时“太繁琐”,导致越来越多国人亲咖啡而弃茶。从农产品升级为消费品,从品类升级为品牌,考验中国茶发展的是标准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茶叶消费量为182万吨,同比增长5.2%。截止至2017年,茶叶消费量达到19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4.4%。初步预测2019年我国茶叶消费量将达到206万吨,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06%,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茶叶消费量将达到251万吨。
针对上述行业问题和发展趋势,小罐茶副总裁徐海玉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泡装一是采用充氮保鲜技术(大红袍和普洱熟茶除外);二是罐口外铝膜密封、罐盖内附密封垫的双重密封;三是采用奶粉罐材质和加工工艺,达到食品级密封。这些可以有效地让剩余茶叶减少外部潮湿、氧化等因素影响,更持久地新鲜保存。
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整体茶行业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中,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那么这些茶企想要实现一定规模也未必容易。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