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韩国女中学生的《请回答1994》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普通韩国女中学生的故事。不过首先,我们需要先回到1994年。 公元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普通韩国女中学生的故事。不过首先,我们需要先回到1994年。

公元1994年,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年份。如果你上百科网站搜索,它会列举出上百条这一年发生的大事。

对全世界来说,有这样几件大事值得录入史册:曼德拉当选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朝鲜最高领袖金日成去世;《狮子王》上映;《老友记》播出;美国世界杯举办;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对于中国人来说,有这样几件大事让人永生难忘:上海东方明珠塔完工落成,成为当时中国最高建筑物;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克拉玛依大火吞噬了数百个孩子和老师的身躯。

而这一切,同一个普通的韩国女中学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蜂鸟》是韩国女导演金宝拉的长片处女作。获得2018年釜山电影节KNN观众奖、亚在影评人协会NETPAC奖,以及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青年单元评审团大奖。电影以一个普通女中学生的视角,讲述了少女成长的心路历程。

恩熙是一名普通的初中学生,有共同上中文课的好闺蜜,有关系暧昧的小男友同学。

然而,她也有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家庭:整日争吵不堪的父母,动不动骂人家暴的哥哥,偷偷带男友回家的姐姐。她也面临很多韩国乃至亚洲女性都曾面对过的问题:重男轻女。

成人常说,孩子的心思单纯,无忧无虑。但对于已经上中学的恩熙来说,似乎现实的遭遇已经逼迫她不得不开始走向成熟:在学校看见小男友数日不见另有新欢,回到家不仅要帮姐姐开门,还要忍受哥哥无情凶狠的打骂。周末去上中文课后,好闺蜜更是在临危之际出卖她的家庭信息,扬长而去。

一时间,爱情、亲情、友情全部崩塌。更糟糕的是,恩熙的耳朵旁边,长了一个瘤状物,必须做手术取出。这一切,对于一个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说,未免过于残酷。

有时候,痛苦会让人成长,良师可催人进步。还好,恩熙还有一位教中文的女老师智英,成为此刻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智英在恩熙心灵最脆弱的时候,给了她支撑与安慰。

她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诗句教会恩熙友情的真谛。更教会她女性的独立与坚强。

因为住院手术,恩熙不仅身体获得了治疗,心灵也得到了治愈。她得到了父母、同学的关心,也重新获得了一度破裂的闺蜜友情。出院之时,她已不再是那个天真单纯的小孩。面对小前男友的示好,恩熙选择一笑了之,与过去的自己说再见。

然而,世事命运的无常依旧笼罩在少女头顶。

1994年的韩国人还在关注什么呢?那一年6月中旬,韩国足球队挺进美国世界杯,然而在小组赛即以两和一负的成绩惨遭淘汰。恩熙看到很多韩国人在电视面前关注着球赛。

7月,在医院术后修养的恩熙在病房电视上看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去世的消息。这一新闻不仅让朝鲜人民感到万分悲痛,也让韩国人措手不及。

而在韩国历史上,1994年还有件大事,让每位国民铭刻在心。那就是发生于10月21日的韩国首尔圣水大桥倒塌事件。

那天早上,正是通勤高峰时间。车来车往的圣水大桥中段突然垮塌,六辆汽车坠入汉江。其中包括一辆满载学生与上班族的巴士,和一辆满载警员的客车。造成32人死亡,17人受伤。

恩熙从新闻中得知了这一惨剧。她当即惊慌不已。因为她一下子想到,一个亲人可能就在巴士上。她赶快打电话联系,却怎样也联系不上,一时间情绪崩溃……这一事件,是恩熙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有一位她认识的人幸免于难,也有一位对她极为重要的人不幸离世。恩熙以生命的代价,懂得了“有获得必有失去”。

《蜂鸟》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既是青春少女的伤痛、病痛、心痛,也包含一代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就像同为处女作的《八月》《黑处有什么》,这些年轻的创作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年少时期的回忆,在怀旧的流行文化背景下,以少年的视角追寻一段20世纪90年代难忘的记忆。

这是一个少女的成长与失去,也是属于包括导演金宝拉在内,一代韩国人的《请回答1994》。

锐影Vanguard特约作者 | 汪金卫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