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整残、被黑,YM最害怕的其实是这个

羊最近听到有人抱怨说:“娱乐圈的新鲜面孔真是越来越少了!”也是,近年来娱乐圈是没有出什么新鲜面孔了。算是比较新鲜面孔的文淇也已经出道5年了。

null


而时常出现在大众目光中的杨幂也已经出道15年了。

null


但其实选秀节目层出不穷、造星行动还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比如《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纵观这些选秀节目,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同批次出道的人,总是更像明星的那个会最早收割流量。比如《创造101》最早期出圈的其实是赖美云,在一期节目都还没有播时,在大家还不能感受到选手魅力时。

null


还因传闻太盛,还被邱淑贞的骨灰级脑缠粉王晶导演diss。

null


或者会有记性好的朋友还记得参加《快乐女声》的贡米,因为长相酷似张柏芝,一夜爆红。羊记得在那波快女都还籍籍无名时她就抢占各种头条,每次的采访、群访也是围在她身边的人最多。可以说“贡米”就是打着小张柏芝的名号出道的。

null


不仅如此,刚出道的小花小生都倾向于撞脸明星梗,比如宋祖儿从美国回来杀入娱乐圈,也是选择了“撞脸张柏芝”这个切口。

null


而现在的宋祖儿也有了模仿者,赵露思号称是窄版宋祖儿···

null


可能张柏芝才是站在娱乐圈顶端的女人?但有趣的是张柏芝当年出道也是打着“小林青霞”的名号。


(上:张柏芝;下:林青霞)

不止如此,我们搜寻娱乐圈会发现几乎每个明星刚出道时都会打着前辈的旗号。比如梁朝伟出道是小姜大卫,LXL是小周迅,杨千嬅是小郑秀文。

null

(左:杨千嬅;右:郑秀文) 再回到文章开头说的,所以,我们并不是应该问:娱乐圈为什么难出新鲜面孔,而是应该问:娱乐圈为什么乐忠于“模仿”这件事?

除了最浅显的蹭流量这一原因,在心理学上有更深层的解释:1、认同效应;2、未知恐惧;3、人总是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

null


一、认同效应

认同效应又称"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

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引导者通过表达与对象之间的观点或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实际上向被引导者出示了一张自己人的心理名片,使被引导者产生一种同体观,从而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或弱化对方的"反引导定势"和防范心理,取得倾向于对方的观点,接受对方引导的效果。

认同效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观点方面的认同;二是特征方面的认同

null


而明星刚出道时都会找准长相、风格类似的前辈进行模仿就属于认同效应中的对“特征方面的认同”。

比如,某短视频平台某网红因长相酷似赵丽颖,三天粉丝狂涨两百万。

还有“盗版佟丽娅”等层出不穷,却依旧赚足了大把流量,都是长相或者风格类似人们已经熟悉的面孔,利用了人们天生对已知物的认可

null

null


二、未知恐惧

除却认同效应,还有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人为什么会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

人在正常感知世界的情况下会在脑中建立各式各样的模型,方便自己快速做出判断,降低认知成本。人可以通过对比,泛化等方法以极小的代价迅速建立诸多模型,进而认知世界。

null


面对未知事物,也就是在脑海中搜寻不到未知事物的模型,人的本能会逃跑,在星际电影中除了有主角光环的,一般人对于外星生物的态度只有畏惧。

面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雕刻在我们基因中的本能,也就是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可以理解为一个族群意识层面的遗传,如同生物层面的基因遗传一样。

比如我们的祖先茹毛饮水,对火怀有畏惧,一直到现在,我们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依旧对火抱有恐惧,就是因为我们祖先很多都死于大火,所以遗传下来的意识层面被雕刻上怕火,同理可推出人为什么会怕黑。

null


人类对未知有极其强烈的恐惧,因此倾向于相信任何对未知事物作出解释的说法,比如任何一个古文明都会存在群众极其崇拜的神,想法超前的科学家,面对现有科学知识体系不能解释某种现象,在晚年选择信仰神学。

所以,恐惧的本质就是未知,人类本能的对未知保持敬畏。正如罗斯福所说:我们唯一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null


回归到娱乐圈为什么模仿的多?也正是因为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对已知与熟悉有天然的高接受度。所以大型综艺中模仿秀总占有一席之地,《王牌对王牌》被骂无数次依旧不改对经典的模仿。

null


再有之前有口皆碑的《百变大咖秀》,本质也只是一档明星的模仿大赛。但这些模仿秀总是能轻而易举的赚足流量,观众依旧白看不厌。

null


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经典电视剧、电影为什么不断的被翻拍?为什么投资商对大IP如此青睐?

null


null


三、人总是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又隐含着人总是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熟悉效应”是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的理论,一个人往往喜欢和习惯自己熟悉的东西,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却会有负面的评价,除非这个东西本身就具有天然的美感。又称为曝光效应、多看效应等。

null


人类有一些基本的偏好,比如喜欢熟人而不是生人,喜欢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领域,喜欢和谐而不是不一致。

这种偏好在我们的自我界定中根深蒂固,我们建立了关系、制度、城市、系统和文化,而它们对我们的价值观是一种制约,让我们对可替代方案熟视无睹。在天性之中,人们总是期望得到熟悉的或相似的东西这被储藏在大脑的灰质之中。

null


对熟悉事物的偏好影响着我们各项选择。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大部分人会与跟他们非常相似的人结婚,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让我们感觉舒服的人,因为他们与我们非常相似。我们可能会对和自己不同的人产生好奇,但最终我们还是不会“接受”他们。他们称之为“正选型交配”。

null


不仅是在择偶的选择上,小到从一堆无意义的字母中挑选出喜爱的字母,我们都会更趋于从姓名中选择字母,因为最熟悉。即使这些字母毫无意义,做出选择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但参与实验的人依旧会被每天看到的并书写的字母吸引。

null


熟悉的面孔会带来亲切感,相似的感觉会带来安全感。比如参加活动时遇见偶然有过交集的人,即使之前你们并不熟悉,在这一刻你都会油然而生出亲切感,她被划到了你的阵营之中。

回归到娱乐圈,在杨幂被曝出诈捐涉及道德层面的丑闻之前,她一直保持着相当大的曝光量,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她都很强心脏的全盘接收。

事实上,杨幂的口碑也曾好转过,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表示黑出了感情,亲切的称她大幂幂,这就是很典型的“熟悉效应”与“曝光效应”。所以,比起各种被黑,杨幂其实最害怕的是没有曝光。

null


再有为什么丑帅的明星,丑着丑着忽然就感觉变帅了,越看越有味道。

null


甚至是为什么看电视剧,追剧越多越对男主心动,但一旦时隔超过3个月,这种疯狂心动的感觉就不在,进而被下一步电视剧的男主吸引。

null


null


null


这些都是熟悉效应,源于人们对熟悉事物的偏好,而暴露感、熟悉感会产生一种原始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缓慢释放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在你毫不知情的时候这种吸引力逐渐变成了爱的感觉。

null


似乎又可以解释为什么明星极其渴望曝光量,被冷藏是他们最恐慌的事。当然这还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比如爱情的吸引,羊就不扯深啦。

希望这篇通过分析娱乐圈造星与获取好感现象延伸的心理学知识文章,能让你们都有所收获。

null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