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美妆巨头或首次跌出前十

本周,雅芳产品公司申请破产,KIKO印度业务被收购。

作者 | 璞 玉

想了解全球化妆品行业发生了什么?全球资讯第322期带你速览本周(2024年8月12日—8月16日)精彩:

负债93亿,雅芳产品公司申请破产

巴西美妆巨头或跌出TOP10

化妆界“富士康”中国市场颓败?

股神巴菲特盯上“美版屈臣氏”

联合利华今年首投青少年护肤

意大利平价彩妆KIKO印度业务被收购

欧洲美妆零售巨头单季卖了77亿

+7%,汉高美发业务半年卖了126亿

负债93亿,雅芳产品公司申请破产

日前,据外媒消息报道,雅芳产品公司Avon Products,Inc.因滑石粉相关诉讼而背负巨额债务,该公司已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

据了解,雅芳产品公司在2020年被巴西美妆巨头Natura&Co收购,近年来雅芳产品公司因滑石粉产品面临数百起诉讼,并花费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4亿元)用于人身伤害诉讼和和解金。迄今为止,该公司已背负约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24亿元)的债务。

此前,Natura&Co计划以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6亿元)的价格竞价收购雅芳在美国以外的业务,并承诺额外提供4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8亿元)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雅芳产品公司与雅芳公司没有任何关联。雅芳产品公司,是巴西美容集团Natura&Co的子公司。自2016年剥离北美业务以来,雅芳产品公司已不再在美国销售产品,但仍是该品牌在美国以外运营实体的控股公司。

也就是说,雅芳在美国以外的业务均不属于该法律诉讼的范围,雅芳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照常进行。

而此前雅芳将北美业务和海外业务分拆,其北美业务后续成立为独立公司 New Avon新雅芳,LG生活健康于2019年收购了该公司,因此,这部分业务不受破产影响。

巴西美妆巨头或跌出TOP10

日前,巴西化妆品集团Natura&Co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Natura&Co在2024年上半年净收入为134.58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75.89亿元),同比微增0.1%;净利润为增加1.1%;经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4.86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9.42亿元),同比增长9.3%;归属于控股股东的净收益亏损17.93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23.43亿元),较去年同期对比,今年亏损部分增加了29.6%。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国际美妆企业TOP榜中,除去雅诗兰黛、科蒂还未披露财报数据外,目前已可从企业财报表现中看到TOP榜的排名结果,如果撇除刚从强生拆分上市的Kenvue科赴外,Natura&Co基本处于末尾位置。

若Natura&Co这次跌出TOP10 ,这将是其首次跌出全球国际美妆前十。

按照业务划分来看,Natura&Co Latam在2024年上半年净收入为106.27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38.89亿元),同比增加2.9%;净利润增长5.2%;2024年Q2 净收入为59.22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77.4亿元),同比增长8.4%;净利润上涨10.4%。

而雅芳国际Avon International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净收入为28.23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36.9亿元),同比下滑9.4%;净利润同比下跌12.2%;2024年Q2净收入下滑5.5%;净利润下跌8.9%。

Natura&Co方面表示,2024年Q2业绩因Natura品牌的增长,部分抵消了雅芳国际的急剧下滑情况。另外,雅芳国际2024年Q2在大中华地区营收同比下降8.4%。其中美容部门下降6.0%,家居与时尚业务下降更大。

化妆界“富士康”中国市场颓败?

日前,全球知名化妆品制造商科丝美诗COSMAX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

报告显示,科丝美诗Q2实现合并营业收入为55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9亿元),同比增长15.1%,创下历年单季新高;营业利润为46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5亿元),同比增长1.5%;系强劲的出口额、国内需求增长带来的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8.9%至35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

同时,科丝美诗还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情况,销售额为1078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6.43亿元),同比增长22.2%。

从市场上来看,科丝美诗的主要业务布局在韩国本土、以中国为主的东区市场、美国、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地区。

其中,韩国本土是科丝美诗的最大市场,第二季度营收呈稳健状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25.1%至348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23亿元);净利润大增247.8%。

科丝美诗在财报中指出,第二季度韩国市场营收贡献者主要是Anua、Raomand等品牌的持续增长。

此外,中国市场作为科丝美诗的第二大市场,2024年Q2以中国为主的东区市场销售额为147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73亿元),同比下滑了4.1%。其中,上海地区销售额下滑12.8%,归因于该地区消费意愿萎缩、线上渠道增速放缓,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但广州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23.8%至49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9亿元)。

对此,科丝美诗表示,尽管部分品牌的销售额增长超50%,但由于合资企业运营和广州单销量减少,利润率有所稀释。

股神巴菲特盯上“美版屈臣氏”

近日,有外媒消息报道,股神巴菲特在疯狂减持苹果,持仓被砍半之际,却投资了一支在今年暴跌的美妆股Ulta Beauty。

就在昨日(8月14日),Ulta Beauty股价突然回涨,在延长交易中上涨了14%。据investopedia报道称,这得益于一份监管文件显示,沃伦·巴菲特(英文名:Warren Buffett)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英文名:Berkshire Hathaway)在今年第二季度(2024年4-6月)购买了这家Ulta Beauty 约69万股股票,市值达约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04亿元)。

资料显示,Ulta Beauty成立于1990年,是美国美容产品零售商,所售品类有化妆品、护甲、护肤、美发等,包括香奈儿CHANEL、适乐肤CeraVe等知名品牌。因其品类全面、合作品牌广泛,有业内人士称之为“美版屈臣氏”。

从业绩上来看,Ulta Beauty近5个财年(2019年2月-2024年2月)中,除2020财年营利双降外,其余财年均呈双增。

作为全美高市场份额的美妆零售商,Ulta Beauty全年销售额保持在800亿元左右,在盈利方面能力有所减弱,甚至在2024财年第一季度出现营业利润下降近10%。

从股价来看,Ulta Beauty今年以来,也并不受资本市场欢迎。特别是在美妆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电商渠道盛行并以价格优势抢占线下生意份额的情况下,如Ulta Beauty这类以线下连锁店发家的美妆零售商备受打击。

暂不论此次巴菲特对于Ulta Beauty的投资,是否会对这家“美版屈臣氏”的颓势得到改善。在巴菲特的传奇投资经历的叠加下,此事足以在美妆圈内津津乐道。

(阅读原文)

联合利华今年首投青少年护肤

近日,据外媒消息报道,英国青少年美妆品牌Indu完成种子轮融资,获得4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695万元)的资金,将与丝芙兰合作在英国拓展零售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融资由联合利华风险投资公司Unilever Ventures领投,并获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风险投资基金V3 Ventures以及领先的行业天使投资人联手投资。

据了解,Indu由化妆品零售电商Feelunique联合创始人Aaron Chatterley、Richard Schiessel、前美业沙龙Urban Retreat总经理Reena Hammer共同创立,是一个由青少年趋势、生活方式、习惯驱动的护肤和化妆品品牌。

据悉,Indu产品包括洁面、保湿霜、面膜、眼部/唇部/脸颊和面部化妆品,及唇油、眉毛凝胶和睫毛凝胶等隐形化妆品,在包装设计上考虑到了可持续,提供无害且适合多种肤色和皮肤类型的品牌理念引起了青少年及其父母的共鸣。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7月,Indu就曾获得48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434万元)战略融资,由英国丝芙兰SEPHORA前CEO Sarah Miles、英国时尚电商ASOS前CEO Nick Beighton等约60位投资人参与投资。也就是说,Indu在一年时间里,获得两次融资。

联合利华风投合伙人Anna Ohlsson-Baskerville表示,通过此次投资,将助力Indu填补面向青少年的高端、健康美容市场的空白。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引入联合利华风险投资公司Unilever Ventures和V3 Ventures两家风险基金,筹集资金并不容易,而本轮融资将帮助青少年创建一个定义类别的美容品牌。未来Indu也将试水海外市场,目标市场包括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为更多市场的消费者提供青少年认可和家长信赖的护肤品和化妆品。”Indu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席Aaron Chatterley如是说道。

意大利平价彩妆KIKO印度业务被收购

近日,有外媒消息报道,印度最大的零售商Reliance Retail正式完成了对意大利彩妆品牌KIKO MILANO印度业务的收购。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LVMH集团旗下的国际私募股权公司L Catterton收购KIKO MILANO多数股份。

据了解,KIKO MILANO是一家提供多种化妆品、护肤品和配饰的品牌,其产品种类约有1200种,包括粉底、唇彩、唇线笔、BB霜等,因其全线产品定价都相当平价,一度被称为“平价彩妆之王”。

而KIKO MILANO于2016年进入印度市场,在DLF的印度购物中心诺伊达开设了一家门店。

目前,KIKO MILANO已经在Reliance Retail旗下全渠道美容电商平台Tira上开售。

除了在Tira的电子商务商店推出外,KIKO MILANO产品还将在新德里、孟买、勒克瑙和浦那等六个城市的独家品牌专卖店销售。

Reliance Retail方面表示,收购KIKO MILANO是作为在美容领域战略扩张的一部分,旨在将意大利受欢迎的化妆品品牌带到印度海岸。

欧洲美妆零售巨头单季卖了77亿

近日,欧洲美妆零售巨头Douglas道格拉斯集团(以下简称:道格拉斯集团)发布2024财年Q3(2024年4月-6月)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道格拉斯集团2024财年Q3销售额同比增长7.3%至9.7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7亿元);调整后EBITDA为1.6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76亿元),同比增长 5.6%;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为16.7%。

同时,道格拉斯集团还披露了2024财年前九个月(2023年10月-2024年6月)业绩情况,销售额增长8.7%至3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5.79亿元)。门店销售额增长8.2%同期,调整后EBITDA为6.5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1.77亿元),同比增长11.5%,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8.8%。

按照业务划分来看,道格拉斯集团2024财年Q3门店业务销售额为6.6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2.3亿元),增加7.2%;电子商务业务销售额为3.1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66亿元),上涨7.5%。

从市场来看,法国市场销售额增长4.8%至1.7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71亿元),南欧销售额增长4.9%至1.4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中东欧销售额为1.4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35亿元),同比上涨15.3%。

道格拉斯集团首席执行官Sander van der Laan表示:“我们业绩的增长超出预期,这证明我们完全专注于优质美容是正确方向,未来将继续在拓展品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

+7%,汉高美发业务半年卖了126亿

近日,汉高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汉高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0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6.1亿元),同比有机增长2.9%;营业利润为14.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5.1亿元),增长70.2%;净利润为14.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2.7亿元),大增81.5%。

在2024年上半年,汉高消费品业务销售额为5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12.5亿元),有机增长4.3%。

其中,美发业务是消费品业务中有机增长最高的业务。2024年上半年汉高美发业务销售额为16.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6亿元),有机增长7.3%,美发类消费品延续了去年同期的双位数增长,已连续四个季度为销量正增长,主要得益于施华蔻品牌的发展。

与此同时,汉高发型设计和染发的市场份额都增加了40个基点,专业美发品牌Gliss重新推出新配方,也使该品牌在上半年获得双位数的有机销售额增长。

据Kline&Co 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汉高在北美市场专业美发中仅次于欧莱雅,排名第二;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仅次于欧莱雅和威娜。

汉高在财报中指出,今年上半年,有机销售额增长和收益改善是由两个业务部门共同推动的,毛利率和盈利都有所提高。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集团销量也略有增长,但仍继续受到消费品业务部投资组合措施的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我们对汉高今年上半年的业务表现感到满意。”汉高首席执行官Carsten Knobel如是评价此次业绩。

视觉设计:乐乐

微信排版:沐沐

责任编辑:Lucky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