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存款利率调整?

银行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3%以下

银行又降息,是继续储蓄还是选择新的理财项目?最近,不少储户在反复掂量。

5月,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相继宣布下调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产品利率。4月,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多地的中小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据市场机构统计,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定期存款持牌年利率最高值已普遍低于3%。

如何看待存款利率调低?会不会由此出现居民存款“大搬家”?这对理财市场意味着什么?

多重因素助推利率走低

存款利率往往与贷款利率保持同方向变动。

4.85%、4.80%、4.75%、4.65%、4.60%、4.45%、4.30%……自2019年8月起,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开始逐步走低。今年5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LPR,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连续9个月维持在较低水平。

同期,存款利率也步入下降通道。从中国工商银行等几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布的存款信息来看,2019年至2022年初,1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挂牌年利率普遍为1.75%,3年期是2.75%,5年期是2.75%。如今,1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年利率约1.65%,3年期为2.60%,5年期为2.65%。相比之下,这三类存款产品年利率已分别下降0.1、0.15、0.1个百分点。

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3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挂牌年利率为2.60%,如果单笔存款金额达到2万元,年化利率可上浮至2.77%;如果单笔存款金额达3万元,年化利率可上浮至2.87%。不仅如此,该行大额存单年利率也由2020年4.125%降至目前3.1%。从其他银行来看,定期存款利率也普遍低于3%,虽有一定的上浮优惠,但只针对大额存单、新注册客户、个人养老金账户等情况。

居民存款需求增大,也是定期存款利率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人民币存款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指出,随着我国市场化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理顺完善,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后与存款的利差也趋于收窄,企业和居民理财资金回流为表内存款。同时,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实体经济的生产流通传导、消费需求等恢复仍有时滞,经济循环阻滞摩擦未消,也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市场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和预防性储蓄存款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受银行存款定期化和银行间存款竞争压力影响,银行负债端成本刚性较强。相比之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举措让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持续承压。此时,规范带有靠档计息特点的创新存款产品、对结构性存款实施“压量控价”、加强互联网存款管控、规范协议存款业务、引导银行下调部分定期类存款利率上限等,有利于银行实现“促让利、稳经营、防风险”之间的平衡。

“当前,在经济修复过程中,实体内生融资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银行贷款利率也将坚持稳中有降,以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广谱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也会适当下降。”温彬说。

储户积极适应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还是通知存款,利率的下调都备受储户们关注。

相当一部分储户依然看重定期存款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欧敏贤将自己储蓄的1/3投入到定期存款中。在她看来,购买定期存款的目的是以备不时之需,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下降并不会对自己的决策有太大影响。“这部分钱,安全性和便利性是最重要的,利息高一点低一点没有太大关系。”欧敏贤说。

“我工作时间比较短,积蓄还不多,在银行存款主要是为了培养自己在生活中精打细算的好习惯。”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的顾欣怡说,目前自己活期和定期都会存,以活期为主。“损失一两千元的利息,却能换回好几万元随时可动用的流动资金。现在3年定期、5年定期利率走低,活期存款存取灵活的优势更加凸显。”顾欣怡说。

也有不少储户主动寻求理财渠道的多元化。

最近,湖南居民张恬对各类理财知识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一直以来,她都将一部分积蓄以定期存款形式储存起来。“以往定期存款利率变动不大,现在利率市场化程度高了,不同时点买的定期存款产品收益差别还不小。我准备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争取选出一些性价比高的理财产品替代存款。”张恬说。

对家住天津的袁博文而言,定期存款一度是最主要的理财方式。定期存款利率接连走低,让他坦言“压力有点大”。“前几年,大型银行大额存单年利率都在3.5%以上,我把大部分积蓄投入其中。而今,不仅定期存款利率降了,大额存单利率也跟着降了,这确实增加了我理财的难度。”袁博文说,对于股票、债券、基金等渠道,自己也开始加强学习,以丰富理财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自2022年2月以来同比首次转负。据分析,住户存款下降有消费意愿增强的因素,居民存款回流理财也是原因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吴文锋对本报记者说,银行最主要的业务是存贷业务,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息差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防风险能力。在持续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的背景下,中长期存款利率出现下降,且与短期存款之间的“价差”不断缩小,有利于平衡银行的债务期限结构,提高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并鼓励居民消费。

银行持续提高服务能力

银行如何应对存贷两端的压力?目前,各大银行都正在积极顺应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理财选择。比如,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继续坚持加强存款配置;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则推荐客户采用存款、理财、基金及保险等产品进行均衡配置。

记者从兴业银行了解到,该行于2021年7月20日和2022年9月21日两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累计下调55个基点,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累计下调50个基点,调整幅度明显大于其他期限产品。“尽管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随行就市下调,但我行长期定期存款规模仍保持稳步增长。”兴业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说,随着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广大储户对于存款利息波动接受程度更高,储户对存款利率下调的反应总体平稳。

该负责人表示,兴业银行一直以来与客户保持着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银行发动各分支机构的专业团队就市场利率下降趋势等问题进行解释引导;另一方面,银行还积极引导储户基于风险、收益、流动性三大投资要素综合考量,丰富投资品种、提高客户资产组合收益。

专家认为,应对存款利率下行,商业银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是关键。“比如,商业银行除了帮助客户实现储蓄增值外,还应提升税务咨询、法律建议、长期财务规划等专业服务能力,以更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再如,商业银行可通过加强数字化建设,运用数字化手段服务更多优质民企贷款客户。”吴文锋说。

“目前,我行整体贷款增量及增速均稳居股份制银行前列,绿色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及对公普惠贷款增量、涉农贷款增量也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兴业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说,接下来,兴业银行将通过存款结构优化、精细化定价管理,有效控制负债成本,为持续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目前存款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宏观经济恢复、融资需求上升,2023年存款利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对居民来说,应注重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如果追求稳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储蓄国债等。“中小银行负债吸储难度大、成本高,应持续通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等方式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管,保持存款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推动银行理性吸收存款并降低负债成本。”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说。(王俊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