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个“白娘子”,都配得上一个“新”字

我给《白蛇:缘起》(以下简称《白蛇》)差评的理由是——讲了一个让人尴尬的故事。 一部类型片佳作,是不

我给《白蛇:缘起》(以下简称《白蛇》)差评的理由是——讲了一个让人尴尬的故事。

一部类型片佳作,是不需要向观众解释的。

我听到不少人为《白蛇》解释:来,听我说,在现在的环境下制作出一部如此精良、如此中国风的动画大制作,你知道有多难吗?知道《白蛇》里有多少致敬经典电影(不只是动画经典)的桥段吗?有多少融会了东西方风格的动画技术吗?

看《千与千寻》,我不必学“妖怪学”,也不必从其他经典寻找所谓“线索”,却感受到动画世界中独一无二的东方魅力。尽管当年说不清道不明那是什么风格,但我知道那是导演原创的风格。

关键还在于“想象力与剧情的把控度”,我认为这是动画片最具魔力的手段。《寻梦环游记》《飞屋环游记》《机器人总动员》等动画经典,体现出了强大的想象力。所谓强大,是形散神不散,天马行空但舞姿优美。

它们极度浪漫,但观众绝不会有“失控”的观感。我指的是成年人观众。

看《白蛇》的成年观众,除了特别热爱动画风格、美术技艺的,应该都不难明白我说的“失控”是什么意思。

当听到“许宣”这个名字,我以为会看到一个基于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之上的新故事。可是影片后半部又出现了徐克《青蛇》以及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两大新版“白蛇传说”的痕迹,中间又一度让我看到了《功夫熊猫》的打斗,让我以为会出现熊猫精。结尾,还莫名其妙冲向了《泰坦尼克号》。

不多说我本来也没多少发言权的动画风格有多混乱了,光是这种蜻蜓点水还属于乱点的剧情,如何让我这样热衷看“白蛇故事”的观众集中精神呢?

“白娘子”这个热门IP,到明代冯梦龙笔下时,已经转过很多手了。算上徐克、李碧华的电影版本以及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两度改编,每一个时期的中国观众对这段“人蛇恋”都不陌生。

这可真是个大IP啊。无论是热衷于批判“少年人耽于色欲”,还是热衷于歌颂“真爱不分种族、阶层”,每一次有新版“白蛇故事”出现,大众都会端好小板凳,渴望温故知新。

为什么大家这么爱看这个老故事?

我觉得,因为一部分人始终追求爱情,一部分人强烈地想了解看不透的人性。

许宣抑或许仙,他对白娘子到底是爱还是怕?白蛇对许宣是爱还是报恩?白蛇对小青是什么类型的情感?小青是不是也爱许宣?她对白蛇的暧昧如何解读?法海呢,真高僧、真义士还是猥琐男、偏执狂?

迄今所有的改编,窃以为最好的版本,是流于小众群体中的高口碑话剧《青蛇》(田沁鑫导演),求爱情、求人性乃至求笃信的,都在这出话剧前心服口服。

要想推出一次“新白娘子”故事,你必须抓住一个叙事重心。既然采用了动画片样式,就该让类型服务于故事。只要你的故事稳,叙事意图明显,那么你浪漫到宇宙去,观众都会紧抓不放手,心随你飞扬。

动画片《白蛇》把我拖入一辆全新的大巴,大巴为了彰显国风,连方向盘都是檀香木做的,然而,大巴驶上的道路极不稳定,一会是光滑的柏油路,一会是高海拔的山路,更多时候,它开在城乡结合部的土路上,窗外一会歌剧,一会二人转,不时还出现《葫芦娃》的动画风格,颠得观众睡也不是,看也无能。

其实,全片已经在浪漫的角度上开辟了一些新视角。许宣和白娘子抓着油纸伞飞翔,刺中观众的“飞仙”梦;白娘子的眼神忧郁、单纯,带着怨愤,好似小龙女、李莫愁合体,算是性格全新的一款白蛇。许宣在小船上和白娘子唱的那首歌,虽然有些“中二”风,还是隐约透着些逍遥古风的自在风骨。那只脑袋可以360°旋转的少女狐妖,可以出单部电影了。鬼魅、魔幻、妖冶的整个“宝青坊”,也堪称全片最原创的风格,这里面没宫崎骏的事,至少算得上非常有想法的二次创作了。

如果没有片中那么些让人尴尬的设置,多好。我最受不了全片结尾,反派、主角之间你吸我、我吸你,真是想替任我行大骂一句:吸什么吸?你们是神仙和妖怪吗?不丢脸吗?这么爱武术,你们练《葵花宝典》去好不好?

其实,还是期待出品公司“追光动画”的下一部作品的。要是不期待,我犯不着骂这一通,有几个已到带娃年龄的男观众,会满心期待地买票独自来看动画片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