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转型下半场:「诸葛」出山

转型之战,进入“收网”时刻。

凤凰网汽车评论 长安转型,动真格了。

“到2025年,投入800亿,30款产品,达到450万新能源销量”,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第二届长安科技生态大会上提出的转型目标。

对于长安来说,“转型”显然是一场有准备的仗。2022年,长安计划推出八款新能源车,覆盖高中低三大市场。其中已上市的包括深蓝SL03、阿维塔11、Lumin、UNI-K iDD与欧尚Z6蓝鲸iDD混动等车型。

7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2.34万辆,同比增加84.21%。阿维塔11的订单量超2万,60万限量版阿维塔011推广首日售罄。首款车型深蓝SL03订单超过4万,长安Lumin首月订单也突破3万。

2017年,很多人认为提出香格里拉计划,要在八年后停售燃油车的长安“太激进”。但五年后,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突破11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21.6%。同时,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升至68%。

与此同时。长安的重点转向以智能化为主的“北斗天枢计划”。从新技术和新平台的底层架构,到新产品和新品牌的上层应用。

这种转变,是长安过渡到“新汽车”下半场的讯号。也标志着长安这场转型之战,进入了“收网”时刻。

长安转型下半场:「诸葛」出山

定义全新物种

整场大会上,最能代表长安方向的,无疑是首发亮相原型车——CD701。

在外观设计上,CD701是兼具SUV的大气强壮感和皮卡的越野炫酷元素的“全新物种”。从车身姿态来看,CD701介于轿跑SUV与轿车之间。一位行业人士评论道:“动力系统-乘员空间从燃油车时代是从前到后布局改为从下到上布置后,电动化时代比较特殊的一种高车身、低底盘的新物种”

长安转型下半场:「诸葛」出山

这种新,主要在于价值的改变。在长安看来,“新汽车”不再是从A点到B点的移动工具,而是冲破空间限制,赋予用户在不同环境下探索休闲生活的各种新形态。在打造CD701时,长安采用一种将自身转换为体验者,站在用户体验角度共鸣的理念。

这也是为何,CD701原型车创造性地打破前排、后排、后备厢的划分方式,根据用户需求将车内空间分为前舱、后舱、扩展舱,营造出“一室”、“一厅”、“一露台”的空间格局。在这里,用户可以变换各种身份,让体验不再受限。

CD701原型车语言全面由仿生设计向纯数字设计升级,弱化了生物性特征表达,让它从第一眼起便带来崭新的讯息。同时,全车始终贯穿椭圆形超级符号,这是超级计算终端的接口代表,更是SDA平台硬件可插拔的设计体现。

长安转型下半场:「诸葛」出山

某种程度上,SDA平台代表着高度智能化的未来。据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分享,目前长安实现了SDA架构的“三大目标”。其具备“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的技术特征,为新汽车产品提供集中式的硬件架构、服务化的软件架构。

就传统燃油车而言,因为无法做到软件解耦,每一个电子功能,都只能通过新增ECU电控单元来实现。同时,ECU的供应商也只专注于自己的功能,不考虑主机厂。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如果想实现ECU之间的完全联动,车企至少需要投入800万-1000万。但一个ECU的产值,最多300元,投入产出比很低。

此外,集成式架构堪称成本“杀手”。集中式架构在量产时,成本能够压得足够低。在分层结构下,只需使用10个ECU,而传统汽车至少需要70个。同时,采用更先进的架构,生产节点会减少,单位时间的产值也会更高。

可以说,实现软硬件解耦的汽车,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定义汽车”。

而SDA通过实现集中化的电子电气架构,打造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中央+区域”环网电子电气架构。形成了服务化的软件架构,分离了底层软件和应用软件。打造了标准化与抽象化的硬件架构,推动了硬件模块化和平台化。

在解耦的基础上,长安提出了“分层解耦”的构想,SDA架构分为L1-L6六层架构,其中L1-L3层决定了机器人的身体素质,奠定了汽车的传感、控制与执行能力,L4-L6层决定了机器人的双商水平,算力、算法和数据是它成长的基石。

长安转型下半场:「诸葛」出山

未来,SDA架构还将实现智能科技出行的“两大预期”,推进全生命周期的持续服务,为用户提供“买卖用修服”全生命周期高价值服务;实现端云一体的自我进化,即“车端”算力“云端”共享,“车端”数据“云端”迭代。

诸葛智能出山

新能源加速渗透是产业竞争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技术的突破则将成为竞争的“下半场”

在长安看来,汽车的未来,是逐渐演化成车型机器人。为此,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品牌——“诸葛智能”。它将为用户带来“诸葛交互、诸葛智驾、诸葛生态”三大核心体验,成为长安新能源的技术底座。

长安汽车智能化基于平台既有的成果,在“诸葛智能”智能品牌的引领之下,与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协作,从智慧识别到智慧分析,再到智慧策略与智慧执行的4个核心维度中,基于不断积累丰富的算法平台,打造了12个智能引擎,构建出可持续进化的“交互策略脑”。

长安转型下半场:「诸葛」出山

在智慧识别维度,通过视觉识别引擎、语音识别引擎、生物综合识别引擎,构成全面的、接近于自然感知的能力。在智慧分析维度,通过行为数据分析引擎、车辆数据分析引擎、环境数据分析引擎,实现从人到车再到环境的数据分析全覆盖。

在智慧策略维度,综合策略引擎具备融合判断、主动调度仲裁的系统能力。在智慧执行维度,通过声学控制引擎、视觉控制引擎、气味控制引擎、触感控制引擎、驾驶控制引擎协同工作,完成对整车的细节控制。

为了支撑强大的“交互策略脑”,长安汽车还构建了行业领先的数据平台和算力平台。当前,长安车云平台的接入车辆能力可达1000万辆。云端大数据存储处理能力超过55PB,GPU算力共45 PFLOPS,日均处理数据可以达到100亿条。

长安汽车副总裁张晓宇博士形容道:“数据的量变,造就了软件的质变”

在“交互策略脑”的加持下,长安汽车智能化着重打造了“自然语音系统”、“融合推荐系统”和“超感控车系统”三大产品体系,探索智能体验的新突破,为用户提供真正的“数字智能体验”。

其中,“自然语音系统”可实现“真·免唤醒”与“方言智适应”,为用户带来更舒适愉悦的体验。在大会演示短片中,驾驶员完成了“普通话-重庆话-粤语”三种语言的切换,语音系统都可以自如地完成交流,无需多余操作。

这背后,是长安研发人员累计使用4亿条音频数据加4000小时多模态数据的训练。目前,该语音系统可实现召回率大于98%,误触发率可以控制在48小时中低于1次,行业领先。

“融合推荐系统”借助综合感知算法和大数据引擎,可实现内容和车控的联动推荐,打造“五感官交互”的智能情景推荐以及“全智能主动推荐”功能。

在车外交互方面,长安设计的“超感控车系统”可实现“视觉控车”、“手机控车”、“手表控车”功能。从中可以看出长安对万物互联时代,人们对于出行交互的理解。会上,长安主要列举了三大功能。

其一,是视觉控车功能。通过智能视觉识别引擎,识别车主动作,开关车门,解闭锁车辆,支持自定义动作,实现用户提前自定义好的场景。

其二,是手机控车功能。通过智能手机上的3D虚拟车,直接控制车上功能,通过与手机的深度融合,实现多种无缝衔接的控车体验,如通过手机进行远程泊车。

其三,手表控车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表控制车辆启动与车窗开闭,也能够将手表的健康监测信息传递给交互策略脑,实现基于驾驶员健康状态的多场景主动干预。

智驾底层进化

长安汽车从2009年开始布局智能驾驶,目前已走过13个年头。在智能驾驶方面,长安发布了基于超安全、可扩展、可插拔的智算硬件平台,以原子化和服务化的软件架构、全场景融合策略、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的自进化算法为核心,结合完全自动化自主众包技术,打造场景自学习、体验自进化、风格自适应的“智驾策略脑”。

长安转型下半场:「诸葛」出山

在研发布局方面,长安汽车推出了高兼容性和高效计算的智能驾驶智算平台,具备硬件可插拔、算力可扩展、芯片序列化,支持软件模块化和服务化的特点。基于智算平台的支撑,长安汽车构建了服务化、原子化软件平台架构。此外,长安汽车首次提出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的混合算法模型。数据驱动让核心算法具备自进化、可成长的能力,知识驱动保障智能驾驶的安全、高效、可靠。

在产品体验方面,长安汽车针对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布局梯度化产品体验。构建“诸葛智驾”在行车、泊车、安全三大场景下的“936核心技能”,推出“无忧领航、轻松巡航、放心泊车、安心护航”四大服务。

针对不同用户需求,长安计划梯度开发产品。包括经济实用的基础服务,满足用户基础性的驾驶辅助体验需求。实用且科技的进阶服务,满足用户更高阶智能驾驶需求以及对未来升级的期待。科技潮流的高阶服务,满足用户对先进科技产品的热爱。未来,长安也将开创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实现灵活自主地随需随用。

其中,“远程代客泊车”通过打造车库全场景记忆泊车,搭载最全泊车“全家桶”功能,实现堪比专业司机的泊车能力,平均泊车时间小于35秒。“高速领航辅助”实现高速及城区快速路A点到B点的辅助驾驶,包括智能换道辅助、辅助上下匝道、智能速度调节等核心体验。

“城市自学习领航辅助驾驶”的研发也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将于2024年正式推出,未来将突破传统地图的束缚,实现日常通勤路线记忆、高频出行路线记忆,在用户开车行驶一定次数后,将自动解锁并推送A点到B点的城市领航辅助。

后续,长安将持续升级车位到车位自学习领航。2025年左右全场景共享式领航上线,2026年专业专职“司机”上线,预计在2030年左右真正实现“超融合智能体”终极进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