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 美食繁华之后是一个人的寂寞

我曾经在武汉完整的生活过八个月的时间,见识过江水涌上路面的夏天,经历了无处躲藏刺骨寒冷的冬天,当然,作为一个喜欢吃东西的人,这八个月里我去了武汉很多家餐厅酒楼、早餐摊档,从北京出发穿越京广线,起点的北京是我最爱,终点的广州是美食天堂,中途让我留恋的只有武汉,其他地方在我的饮食经历中虽也有印记,却也难得深刻。有些地方是因为相对贫乏,有些地方是因为口味过于刚烈难以接受。年纪大了以后,去过的地方多了,吃过的东西也多了,这种感觉也愈发明确了,虽然湖北菜不在八大菜系之列,其基础饮食却是异常丰富,美味多多的。这样说估计会得罪很多人,不过这是我个人的真实感受。我不是地图炮,基本不用好与差评价地方食物,因为口味习惯限制,总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这里说的个体直观体会,针对的仅仅是我的舌头。

早上没有在酒店吃早餐,姬图米带我去吃包子。他说有一家牛肉包子好吃,我这个吃面食长大的北方人肯定喜欢。武汉的早上很堵车,八点多离开酒店,九点多才吃上包子。路上的一个小时,姬图米老师对我进行了一番武汉过早知识普及,着重讲了麻酱面转变成热干面的诡秘波澜,这个会在另一篇日记中记述。

早起的鸟有食吃,早起的人有包子吃。清冷的武汉早晨,在姬图米的带领下,穿街过巷来到一家包子铺,牛肉包子好吃到不想停下来。

实在是喜欢这种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门口已经排起了队。据说有一次某人一下子买了180笼,排在后面的几乎疯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热气腾腾的包子来了。朋友说,包子好吃不好吃,看皮儿就知道。凡是馅儿汁能渗透到皮上,且不均匀的,都是好吃的包子!皮太厚,馅儿太少的,都达不到这种境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看图片就可以想象到它的香味。不仅是肉馅香,还能吃到面皮的香味。发面包子,面粉发酵的那股香味实属难得,问题的关键是太便宜了!一屉12个只要15元。只恨自己肚子小,吃了四个就吃不动了。记住这个地址,下次再来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地址:涂家岭综合市场对面(丁字桥莲溪寺路武科大附属医院车站斜对面)

因为要赶下午的飞机,午饭提前到11点。江月明老师和姬图米安排我去试了一家没有招牌的铁板烧。老板和主厨都是有想法,在人均300就属于高档消费的武汉把自己餐厅的消费做到1000以上。餐厅只有七个座位,只在晚上接待客人。主厨根据预定情况,每天亲自采购食材,根据食材情况设计晚上的菜单。

近距离看着大厨做菜,感觉做好一道菜真是不容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沙拉

图片发自简书App

鹅肝

图片发自简书App

龙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马鲷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总体说中规中矩,食材质量好,大部分菜品烹饪得当,有些还需要斟酌。铁板烧的创新需要认真思索,菜品的配搭和设计不是想当然,需要了解食材特点原料食性后,才能有合理有机的配搭,铁板烧这种外来的饮食方式,与中式烹饪的灶台料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喜欢习惯一些的调味方式和烹饪手法如果要进入铁板烧,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要开阔眼界,上海、北京的可以参观,获取真经还是要去台湾、东京。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午四点到了上海,入住浦东四季酒店。莆田餐厅外滩店这一天开业,叫了几个朋友赶过去给方叔叔道喜。玲玲为我设计了晚宴菜单,莆田餐厅的新菜和经典菜都在这张菜单里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方叔叔还开了一瓶蔡昊精选31年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助兴。本来不想喝酒,看到这瓶酒,必须要喝一些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炸香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荔枝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海蛎煎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焖香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头水紫菜烧带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带鱼焗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脆皮猪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腌的的蛏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番茄口味的黄花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莆田餐厅的首本名菜百秒黄花鱼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黑胡椒蟹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特别喜欢这碗肉燕与头水紫菜的搭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冷切羊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九转小肠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日三餐,餐餐好吃,开心到要懵圈了。回到酒店,一个人坐着喝茶。美食的繁华落幕,带的人也变得有些落寞。出差在外,有时喜欢一个人独处,有时真的害怕这样的孤独。

无论如何,也是要睡去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