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一次差异性
作者:谭然
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明显的差异性是上初中的时候。
当时一个年级10个班,分成两部分,1-6班,7-10班。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1-6班的每个学生缴纳了6000元的赞助费,而7-10班是没有缴纳的。
初一的时候我们在学校的分部上课,是合并了某个中学之后得到的校区,当时整个校园里只有我们初一的10个班。1-6班在三楼,光线更好,还有新装修的教室、课桌椅。7-10班在二楼,旧的木头桌椅,保持着墙本来的颜色。上楼的时候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二楼暗一些,三楼一下就明亮了。
二楼三楼泾渭分明,我们老师不允许我们随意下楼,除非去二楼的老师办公室。副科的老师经常会一个人教几个班级,但通常情况下,1-6班的老师不会去教7-10班,7-10班的老师也不会来1-6班,除非老师实在调剂不开了。
回到学校本部,1-6班被安排在主教学楼一楼,依然是新桌椅,新布置。7-10班被安排在学校边缘的一栋小楼里,依然是旧桌椅,不变的暗色调。还有一点我有些不确定,好像1-6班是有空调的,7-10班是没有空调的。
当然,用于区分的却不仅仅是这些。
每一次考试,前100名差不多90%的人来自于1-6班的学生。而对于难度大的考试这个比例甚至能达到95%。
举一个之前写到过的例子,我当时的数学家庭老师王老师刚刚转到我们学校任教仅一周时间(他被分配在了7-10班),恰逢一次数学考试结束,王老师问我考的怎么样,我说挺不好的,他问我全班排第几?我说40名以后吧(我们班50多人)……王老师诧异,不应该这么差呀。然后问,你考了多少分?我说,86分。他再次诧异,说,我们班最高分88分,你这分数在我们班排第二。另外要说的是他们班的第一名是我的小学同班同学,当时奥数班选拔考试,我考10分(我对奥数确实是一窍不通),他考80多分。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的初中很厉害,只用6000元就完成了关于家庭教育认知度与教育能力的区分,以及由此而引出的“不公平”但“合理”的资源分配。
(这是我女儿写的一篇文章,觉得挺好,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