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的新黄金时代即将到来,腾讯体育将扮演什么角色?

导语

【文眼】春节之后腾讯相继官宣获得了两大赛事版权——与WTA合资公司就WTA2025赛季赛事达成转播合作,以及获得2025-2027年温网国内独家新媒体转播权。阔别数年之后,腾讯体育为何重新杀入网球版权这个赛道?这又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作者丨张宾

图片丨来自网络

李娜退役之后,中国网球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低谷。但是,2024年,中国网球迎来了全面复苏,郑钦文在年初的澳网打进了女单决赛,随后斩获了巴黎奥运会女单金牌,王欣瑜/张之臻也在巴黎获得了混双的银牌。中国网球季,商竣程、布云朝克特等青年才俊异军突起。中网等赛事门票更是火爆异常,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加大在网球领域的投入。

这股网球热还在持续,春节之后腾讯相继官宣获得了两大赛事版权:2月11日,腾讯宣布与WTA合资公司就WTA2025赛季赛事达成转播合作;2月12日,腾讯官宣获得2025-2027年温网国内独家新媒体转播权。

阔别数年之后,腾讯体育为何重新杀入网球版权这个赛道?究其因,其一,腾讯体育不想错过这一股网球新浪潮;其二,拿下网球版权也有助于腾讯体育巩固体育版权领域的头部玩家地位。

腾讯体育在网球版权领域的高举高打,不仅仅能够夯实其内容“护城墙”,对于中国网球迈入新黄金时代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见证新时代#,是腾讯体育这一轮营销传播的口号。在我看来,腾讯体育此举不能能够见证中国网球的新时代,也是中国网球新时代的缔造者之一。

腾讯体育为何加码网球版权?

去年下半年,从业者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网球切切实实火了。在国庆长假期间举行的中网门票成了紧俏货。

这源于中国网球水平抵达了全新高度。毫无疑问,郑钦文是领军人物。她的奥运会单打金牌是亚洲选手从未企及过的荣誉。孤木难成林,郑钦文之外,一批中国球手开始崭露头角,包括王欣瑜、袁悦、张之臻、商竣程、布云朝克特等人。

在最新的WTA世界排名中,五位中国金花位列其中,而郑钦文高居世界第8。ATP世界排名上,张之臻、商竣程、布云朝克特也都榜上有名。

网球热并不仅仅体现在竞技层面,青少年网球培训也非常火爆,同时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发力这个领域。FILA在网球专业装备方面的投入就是例证,郑钦文更是成为了代言女王。网球市场之火爆,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盛世,甚至有可能超越李娜所领衔的上一个黄金时代。

2017年,腾讯体育先后拿下美网、法网、温网等大满贯赛事的版权。在当年,腾讯体育的运营思路就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转播层面,而是与版权方进行深度合作,在IP运营、社交传播、品牌营销、周边产品售卖等方面积极探索。这让其在网球版权运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此时重新切入网球版权赛道,可以说是敏锐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捕捉到了全新的风口。过往的版权运营经验也让腾讯体育有更多底气运营好温网、WTA相关赛事的版权。

在体育版权市场回归理性之后,大浪淘沙,很多曾经的大玩家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齑粉。目前硕果仅存的几个版权玩家也逐渐走向低调和务实。当外界以为腾讯体育逐渐收缩战线聚焦NBA、FIBA(国际篮联)版权时,其反而在有序地扩大赛事版权版图,比如拿下F1版权,以及新签下温网、WTA相关赛事版权等。

在体育版权领域,大包大揽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高昂的运营成本会让媒体平台难堪重负。精细化、差异化运营是大势所趋,用户更加精准、市场潜力广阔的版权会更受欢迎,F1和网球版权皆属此类。

腾讯体育加码网球版权,是版权运营走向精细化和差异化的具体体现。尤其是温网新媒体独家版权,更容易帮助腾讯体育聚拢群体庞大且相对高端的网球受众,也便于吸引更多品牌客户。

腾讯体育如何赋能网球版权?

腾讯体育在版权运营领域深耕多年,不盲目扩大版权疆域,而是深度挖掘核心版权的潜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打法。在多家平台被高昂的成本压垮的时代背景下,腾讯体育走出了一条精而美之路。

在渠道方面,腾讯体育背靠腾讯这棵大树,可以通过多平台矩阵实现全覆盖,触达更广阔的群体。其多平台矩阵包括腾讯视频、腾讯体育、微信、腾讯新闻、腾讯网、QQ、QQ浏览器等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

在运营方面,腾讯体育更为强调互动玩法,贴合年轻用户群体,符合时代潮流,使腾讯体育的赛事转播能够牢牢抓住Z世代这一群体。衍生内容方面,腾讯体育也打通了全链路,涵盖赛事集锦、球员专访、幕后花絮等多方面。

此外,腾讯体育的价值还体现在围绕赛事版权打造相关营销活动、跨界联动以及配套赛事体系等。

腾讯体育与NBA的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也赢得了后者的交口称赞。顶级解说嘉宾配置,女主播的加持,以及更新颖的实时互动玩法,给球迷们带来了更立体、更沉浸的观赛体验。《跳出界限》等纪录片的打造,各界明星的跨界联动,《篮场风暴》等IP的诞生,体现了腾讯体育在版权运营上的深厚功力。即将举行的NBA全明星周末,娱乐明星王鹤棣将再次亮相名人赛,并以嘉宾的身份在腾讯参与解说工作,此亦是证明。

腾讯体育在篮球运营方面的打法,完全可以移植到网球版权领域。丰富的渠道能够使温网、WTA相关赛事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弹幕互动”、“实时竞猜”、“我要上暂停”等互动玩法同样适用于网球赛事转播。优质内容的挖掘能力也能给球迷带来更丰富、多元的衍生节目,此前腾讯体育推出的李娜纪录片——《娜就是我》就广受好评。此外,腾讯体育在跨界联动、营销活动、综艺节目和赛事IP等方面的成熟套路也完全适用网球领域。可以预见,有了腾讯体育的助力,网球版权的运营思路极有可能焕然一新。

腾讯体育加持下,网球将成为品牌营销的绝佳领域

网球正在成为品牌营销的重镇。今年的澳网赛场,就有泸州老窖、海尔、瑞幸咖啡等多个中国品牌的身影。郑钦文身上的代言多达十余个,其中不乏迪奥、奥迪、劳力士、兰蔻等顶级国际品牌。

腾讯体育版权运营能力,平台、资源优势,以及丰富的运营经验,能够更大释放品牌营销的效应。

在F1版权的运营过程中,腾讯体育就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借助强大的平台资源,帮助多个国内品牌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了品牌价值的飞升。去年F1中国大奖赛期间,腾讯体育为喜力定制的精准营销策略收获奇效。

腾讯体育在其自制衍生栏目《车手0.0距离》中,邀请腾讯赛车推广大使吴尊作为喜力F1百人星看团成员,打卡喜力品牌专区,并与喜力全球代言人维斯塔潘畅聊,以跨界联动的方式传递喜力的品牌精神,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更多连接。这一跨界对话,在全平台贡献了11个热搜,曝光量高达6440.7万,成为了F1中国大奖赛期间的热门话题之一。

具体到温网以及WTA相关赛事,腾讯体育完全可以通过赛事转播、衍生节目、在线互动、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品牌提供全方位的曝光机会。尤其是创新的互动玩法,既能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黏性,还能更好地释放品牌的营销效果。此外,腾讯的大数据能力,以及AR/VR、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手段,可以为品牌带来更精准、更新颖的营销方案,进一步优化品牌的营销效应。

结语

作为奇数年,2025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小年,并没有顶级大赛。体育小年,具有高曝光度的顶流明星价值反而能够被放大。郑钦文将是贯穿全年的焦点明星,腾讯体育此时押宝网球赛事,看中了网球赛事在体育小年的眼球效应。这也凸显了腾讯体育持续加码体育版权的决心。当版权回归理性之后,有实力的老玩家也有了更多野心。

通过与温网、WTA等顶级赛事的合作,腾讯体育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观赛体验,也为品牌创造绝佳的营销机会。夯实自己实力的同时,腾讯体育也能够给网球版权提供全方面赋能,为网球产业的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球的新黄金时代即将全面来袭,腾讯体育的角色绝不是袖手旁观者,而是中国网球产业前行路上的同路者,甚至是这个全新时代的共同缔造者之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