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投新能源集团驶上“双碳”新高速的背后:“风”驰“电”掣“E”路疾行

江西省交投新能源集团2024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近7.5亿元,整体收入较上一年增长62%。其总资产已突破26亿元,净资产约11亿元,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作者:熊学慧 皮景婷

图片:受访者提供

导读

江西省属重点国企中第一家挂牌的新能源集团,第一个获得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试点项目开发备案的单位,全国第一个完成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所站分布式光伏全面铺开的企业……这么多“第一”,均来自江西省交投新能源集团。

用“风驰电掣”来形容交投新能源集团的发展速度、用“‘E’路疾行”形容其在2024年的发展状态再合适不过。数据表明,交投新能源集团2024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近7.5亿元,整体收入较上一年增长62%。总资产已突破26亿元,净资产约11亿元,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另一组数据更加亮眼:打通江西高速LNG走廊、为45万余辆LNG重卡提供加气服务;布局了国内首个零碳交通应急养护基地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和省内首个光伏码头;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232MW,年均发电近5亿度;踏勘全省高速公路全线光伏储备资源2GW以上。

对于大型能源集团来说,这些数据或许并不突出,但对于刚组建的交投新能源集团而言,每一份数据都来之不易、难能可贵。作为一家新组建的企业,交投新能源集团又是如何加注““双碳”(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强劲动能?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高速发展的呢?

“双碳”展翅,“E”路疾行

吉安近零碳服务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高速互通分布式光伏矩阵、智能微电网等,一个个绿色低碳、新型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JCER(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E”路疾行,交投新能源集团插上“双碳”的翅膀,正以超常规的速度展翅高飞。

图|吉安近零碳服务区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交投新能源集团于2024年3月组建,6月18日正式挂牌,生来就自带新型能源和“双碳”基因。就在挂牌后不到两个月时间,交投新能源集团就推动江西交投集团获得JCER项目开发试点资格,成为江西第一家试点备案单位。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中央先后发布关于社会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和推动碳排放双控的重要文件。交投新能源集团生逢其时,借力政策东风,快速推动吉安近零碳服务区项目、CCER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碳汇项目等重大“双碳”项目建设。

比如吉安服务区近零碳改造项目,总投资1.3亿元。项目是在服务区原有设计规模上增加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科技示范、园林碳汇、综合智慧监控系统等模块。旨在打造具有“可复制,易推行”的新能源科技示范零碳智慧服务区建设方案。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成为江西省第一个近零碳服务区,为江西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江西交投新能源”力量。

除依托自身力量外,交投新能源集团还引进华为、理想汽车等众多新能源头部企业共同推进“双碳”项目建设。比如与华为合作商共同投资建设南昌市西湖区首个“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试点项目、与理想汽车共同建设枫生快速省庄综合能源站微电网试点项目等。

图|枫生快速省庄综合能源站充电桩

“路域”深耕,“风光”无限

事实上,依托江西交投集团在全省范围内的路域资源,相关业务并入交投新能源集团的江西高速资产经营公司早在2015年就开始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在全省198个服务区、收费所站完成建设及并网发电,是全国首家完成高速服务区、收费所站分布式光伏全面覆盖的企业,开创了国内高速公路大范围、多类型光伏应用的先河。

近几年来,交投新能源集团积极响应中央和江西省关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推进新型能源项目建设的号召,持续深耕“路域”资源,加快建设高速互通枢纽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力发电、智能微电网等新型能源项目。

同时,加大新能源产业并购投资力度,由高速公路线上分布式光伏项目拓展至高速公路线下集中式光伏项目,交投新能源集团快速收购余干祥晖、泰和创能两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收购赣州龙南、吉安万安、新余良山、九龙山等四个大型风力发电项目。2024年新建成军工集团、广场南路等屋顶车棚光伏项目共2140.21KW,新增并网发电1641.79KW。目前累计完成232MW新能源项目建设,年发电量4.7亿度。

图|风力发电项目

此外,交投新能源集团还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政策,持续加大路域资源深耕力度,大力建设新型能源项目。比如高速互通枢纽匝道圈分布式光伏项目,已筛选出江西省南昌市、上饶市、吉安市、九江市、抚州市、赣州市等6个可行性较优的互通枢纽开展分布式光伏一期项目,预计一期安装容量约127.60MWp。本项目总投资约4.72亿元,25年运营期内年均发电量约1.26亿kWh,累计发电量约31.57亿kWh。

值得一提的是,交投新能源集团依托旗下高速电建龙南石灰山风电场项目,成功开拓首笔国际可再生能源证(I-REC)开发和交易业务,完成首批国际绿证申领开发和交易“零”突破,本次将龙南石灰山风电场(装机容量39.9MW)项目进行设备注册,并签发和销售了首批8.52万张绿证,相当于多发了8522.5万千瓦时“绿电”,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5万吨,并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所携带的环境价值变现,实现了“电-证-碳”盈利新模式。这也意味着交投新能源集团在绿色能源转型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加“油”打“气”,高速发展

交投新能源集团在清洁能源的道路上持续发力,目前已建成运营南城、龙虎山、庐山、南康北等4对8座服务区LNG加气站,累计销售LNG约8.2万吨,为45万余辆LNG重卡提供加气服务。同时取得吉安、进贤服务区加气站“路条”,目前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2025年7月建成投营,进一步提升清洁低碳能源保供能力。

交投新能源集团后期还将采取“点一线一面一网”循序发展策略,根据“十四五”规划拟继续新增12对24座LNG加气站,对整个江西高速路网形成全覆盖。基本满足高速公路LNG车辆的用气需求,抢占清洁能源发展高地,完善我省高速服务区LNG加气站的网络布局,打通江西高速LNG走廊,有力彰显助力蓝天碧水的国企责任担当。

同时,交投新能集团进一步加强了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的“保供”能力。先后自主建设运营信丰西、南康西、安福武功山、寻乌南、宜春西、龟峰等服务区加油站共计11座,将战略重心从单一成品油批发领域转向成品油零售领域。

在2025年新春佳节之际,交投新能源集团优化了重点长假期间油品保供工作,安排专人提前梳理工作重点,谋划部署。结合以往长假应对经验,协助站点预判高峰期配送计划,以确保长假期间油品保供工作,为广大司乘人员美好出行提供高效优质的能源服务。

图|LNG加气站

交投新能源集团统筹加油站、加气站建设和运营,深挖市场,精准营销,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不断提升销量和客户满意度,持续深化“江西交投”自营品牌建设。打造“油气风光电氢”综合能源体,通过“自建+收购”等方式,全面开拓外部资源,全力以赴做强、做优、做大新能源产业。

“智数”赋能,“碳”索未来

在发展新型能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的同时,交投新能源集团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途径,先后建立智能化能碳管理平台、VR新能源电站虚拟实训平台、“智能运维系统”等平台,以“数智”赋能,“碳”索未来无限可能。

图|VR新能源发电实训系统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交投新能源集团推出了全新的能碳综合管理系统,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智能化的能碳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集监控、管理、运维与可视化展示于一体,将助力集团实现绿色、低碳、高效的发展目标。

能碳综合管理系统不仅能提升对于各类型能源场站的综合管理能力,还积极响应了国家绿色发展的政策号召,为下一步的碳足迹分析、碳交易、碳中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将助力集团科学地推进节能减排目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为集团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低碳环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图|能碳综合管理系统

此外,交投新能源集团还研发了一套基于VR技术的新能源电站虚拟实训平台,通过使用VR设备使运维人员完全置身于一个“超越现实、身临其境”的综合环境中,通过感官、语言、手势等方式进行多维交互,增强对操作规程的体验效果和对技术难点的处理效率,提升运维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实操技能。现已完成主体框架的搭建,目前正在细化完善系统场景漫游功能。

这些智能化平台的搭建,旨在用科技成果为生产运营赋能,用“智数”为未来发展加力。交投新能源集团积极响应“双碳”号召,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布局开拓新能源产业,推动“交通+能源+数智”深度融合,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基石,努力成为建设美丽江西的践行者、先行者、示范者。

目前,公司踏勘了江西交投集团高速公路全线光伏储备资源2GW以上;与进贤县、会昌县签订战略协议,合作开发进贤、会昌全域光伏、风电项目,获取超1GW的省内新能源资源;正积极对接省内外其他几十个风电光伏项目。所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落地。

锚定“交通+能源+数智”方向,交投新能源集团将实现对交投能源生产、调度与消费全过程以及高速碳排放实时信息的全景利用展示,构建“光储充检”智能微网、能源信息智慧云网、“双碳”交易信息网,着力打造交投能源融合一体化智慧平台。

江西交投新能源集团表示,依托新能源产业的独特优势,将以担当作为的“铁肩膀”,扛起绿色发展的“硬任务”,努力打造为交投现代产业的新引擎、江西能源发展的新高地,为实现交通事业“双碳”目标和推进美丽江西建设贡献新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