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该地从1例境外输入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变异株,这也是我国内地首次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次日,广州也报告了1例境外输入奥密克戎的变异株。
券商表示,海内外疫情来势汹汹,新冠检测试剂销量有望持续增长,将为相关检测企业带来业绩弹性,兰卫医学(301060)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
疫情背后巨大的检验需求
医学检验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相应仪器、设备和试剂获取患者全方位信息,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监测、后期观察、健康评价等过程。随着近年来技术飞速发展,体外诊断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医学检验信息不仅成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更整合到整个医疗服务产业链各个环节。
我国医学检验诊断服务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参与者种类繁多,集中度较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意味着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兰卫医学作为一家依托医学检验与病理诊断服务,提供全面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在我国医学检验行业居于前列。
在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领域,兰卫医学拥有丰富的独立医学实验室运营经验,并相继通过ISO15189国际标准认可及CAP、CMA认证。2007年,兰卫医学与上海市长宁区卫计委签约,协同成立“长宁区域检验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检验服务区域化,打造了国家社区卫生改革的“长宁模式”,成为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兰卫医学通过多年来代理销售罗氏、希森美康、徕卡和DAKO等世界一流的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产品,形成了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的销售网络。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十多个省市,建有十余家区域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中心,形成了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实验室网络,通过“产品代理+第三方服务”的服务模式,很好地适应了我国目前医学检验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以及完善的销售网络,让兰卫医学在经营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财报数据显示,2018-2020年,兰卫医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38.59万元、9224.18万元及1.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043.55%、25.69%及19.66%,盈利能力突出。同时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主营收入12.75亿元,同比上升47.57%;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上升91.04%;扣非净利润1.62亿元,同比上升82.43%,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单2021年第三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5.03亿元,同比上升38.5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918.17万元,同比上升72.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742.46万元,同比上升66.99%,负债率18.52%,投资收益524.61万元,财务费用78.75万元,毛利率39.32%,表现十分亮眼。
多项核心技术业内领先
根据我国设定的各项医疗服务发展规划表示,为改善医疗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布局结构不合理以及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将以推动分级诊疗作为改革的重点方向,重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以兰卫医学所处的医学检验行业来说,大型三甲医院不仅要持续提高诊疗水平,引进国际先进检验诊断技术,更要利用LDT等模式参与医学检验科技创新;中型医院将作为区域医联体的中心,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建设区域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平台;辐射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常规检验能力。
而兰卫医学自成立起,就坚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并在“产品代理+第三方检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以区域中心实验室为核心,面对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创新性模式。
目前,公司形成了以分子检验技术、病理诊断技术为特色,以临床检验技术平台、信息化技术平台为基础的核心技术体系。公司拥有一支技术实力深厚的人才队伍,在分子病理、罕见病病理诊断等前沿领域有丰富的科研经验。
同时,兰卫医学大力增加研发投入,2018-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688.52、1880.38及2180.2万元,同时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金额为2299.33万元,较上期同比增加714.22万元,体现了公司创新的力度。
在核心技术及研发投入的支撑下,兰卫医学不断夯实自身研发能力,目前在研项目数量众多。其中基于FFPERNA样本和二代测序杂交捕获技术检测各种融合基因项目已经进入后期评审阶段,其它在研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兰卫医学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进一步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将以研发中心项目建设为契机,建设国际水平的研发和实验环境,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更为完整和多样化的检验诊断服务,未来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