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F-47袭扰上海,我军击落击伤各1架,可惜没击毙敌人,他逃回台后竟声称反杀我军

新中国刚成立的那几年,面对的局势非常危险和复杂,对外有美军在朝鲜虎视眈眈,对内有盘踞台湾的国民党势力,人民军队的作战压力非常大。

在北方,美军经常派飞机刺探山东、东北一带的情报,在南方,国民党凭借其优势的海空军,几乎封锁了航运捕鱼业务。

面对严峻的环境,我人民空军对敌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与来袭的敌人顽强作战,击落击伤数架美军、国民党方面的飞机。

今天再来介绍一起华东地区国土防空的精彩战例,对手是我军的“老朋友”——国民党空军。

▲我军在华东地区防空战中,击落美机蒋机数架。

1953年7月25号,我军驻防上海地区雷达发现敌机:国民党空军F-47战斗机两批4N架,F-51战斗机两架,在上海以南25~30公里侦察袭扰。

F-47N及F-51是二战时期的P-47N和P-51,美国成立空军后把战斗机前缀P改为了F。

我军共起飞了5批12架飞机拦截,其中包括米格-15战斗机4批8架,拉-11战斗机4架,但只有第2批起飞的宋中文和杨宝海发现了敌机。

长机宋文中是空2师6团1大队副大队长,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同年4月23号击落了一架侦察上海的美军P2V飞机。

(美军声称当天一架P4M-1Q在上海地区遭到两架米格-15攻击,双方发生交火,但双方都没能打中对方,战斗过程见:美国侦察机逼近上海,与我军战斗机爆发3次交火,还矢口否认我国宣布的战果,怎么回事?)

僚机杨宝海师空18师52团的中队长,当时正在空2师学习夜航技术。他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有实战经验,因此参加了保卫上海的作战值班。

▲国民党空军的F-47N战斗机,经常到大陆沿海地区侦察袭扰。

▲空2师6团1大队副大队长宋中文,1988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9点53分,宋中文和杨宝海驾驶米格-15战斗机升空,在3000米高度绕着上海盘旋警戒了两周,然后朝南飞向杭州湾拦截敌机。

当天的天气有6分左右的云量,能见度10公里。宋、杨二人刚进入杭州湾,就发现左前下方2500米有两架飞机迎面飞来,经仔细查看系蒋军F-47N战斗机。

这两架F-47N战斗机来自国民党空军第5大队,飞行员分别是长机罗辅杰上尉和僚机田熙三中尉。

美军于1952年11月1号送来了第一批F-47N,装备了国民党空军第5、11大队,执行侦察袭扰大陆浙东、东南沿海的任务。

视线转回到战场上来,双方的飞机呈对冲的态势一闪而过,宋中文立即命令投掉副油箱,然后向左急转准备追击敌机。

对面的罗辅杰上尉和田熙三中尉也大吃一惊,这是他们首次遭遇米格-15,螺旋桨飞机面对喷气机,性能几乎是全方位的落败。

▲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及家属合照,蓝框为罗辅杰上尉和田熙三中尉。

▲国民党空军飞行员田熙三中尉。

罗、田二人也立即转向东南方向,一边做不规则曲线运动,一边跑路,然而很快被我军宋、杨二人咬住。

宋中文率先朝罗辅杰上尉开炮,但因为速度太快,攻击角度不理想,第一次攻击没能命中。与此同时杨宝海也朝田熙三中尉开炮,但也没能命中目标。

F-47N面对米格-15,只有转弯半径较小,机动比较灵活,只能能过不停地转向规避,这也是国民党飞行员琢磨出来的战法。

遭到首次攻击后,罗辅杰上尉和田熙三中尉立即分头跑路,宋中文和杨宝海也解散编队,分别追击。

罗辅杰上尉使出浑身解数,试图通过急转甩掉宋中文,但是宋中文一直牢牢紧跟,时不时点射攻击。

▲我军涂装的米格-15比斯战斗机,注意歼-2战斗机是谣传,米格-15教练型被称为歼教-2,误会可能来源于此。

米格-15的37mm机炮备弹40发,23mm机炮每门备弹80发。由于备弹有限,飞行员们瞄准好了打点射,被戏称为空中狙击手。

由于距离较远,且为点射,投射的弹丸有限,宋中文没能打中敌机,而罗辅杰上尉也甩不掉宋中文,两人就这样不断地盘旋格斗。

宋中文先后射击了12次,而罗辅杰上尉逮到机会也开火还击,甚至还命中了一发12.7mm子弹,但这对米格-15几乎不造成影响。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格斗后,到最后宋中文终于命中了敌机,这架F-47N失控坠毁到杭州湾里去了。罗辅杰上尉跳伞逃生,被国民党军救回。

▲米格-15的机炮,注意右侧的美国地勤大爷手里拿着一枚炮弹,可以对比下尺寸。

▲国民党空军的F-47N战斗机,注意左侧的F-86战斗机。

宋中文拉起飞机后,发现在左下方有一架敌机正在朝外海跑路,他又追上去,距离100多米时开火,目睹到炮弹命中了敌机,然后就从敌机上方冲了过去,没能看到最后的结果。

此时宋中文发现已经飞到了杭州湾中的五盘山上空,油量已经很紧张了,于是立即返航。

地面指挥通过油料计算,估计宋中文油料耗尽回不来了,就在大家准备接受噩耗时,他的飞机出现在机场上空,安全降落。

在另一头,杨宝海追击田熙三中尉也取得了突破。他开炮3次,将敌机击伤,田熙三中尉运气好侥幸逃了回去。

见敌机已经逃远,杨宝海不再深入外海追击,开始返航,并比宋中文提前6分钟着陆。

▲建国初期我军的米格-15战斗机,1950年的上海防空由苏联飞行员负责。

图片

▲蒋军F-47N双机编队的漫画。

在华东国土防空战中,宋中文表现出色,先后击落美蒋飞机两架,击伤一架,被授予二级模范飞行员光荣称号。

杨宝海击伤了一架敌机,他的飞行技术过硬,对后辈要求严格。据接触过的一位地勤人员回忆,一名叫蒋哲伦的飞行员动作不到位,被训得狗血淋头,类比简伯丞。

严师出高徒,蒋哲伦在1959年5月29号夜,于广东恩平击落国民党空军一架RB-17G侦察机(战斗过程见:我军暗夜拦截台湾侦察机,在群山间捉迷藏差点坠地,敌发出诀别电:我机坠毁)。

不幸的是,1955年2月10号,杨宝海在一次夜航训练中进行特技飞行,筋斗中误把天地弄反,坠毁在佛山市郊的一片稻田中。

再看国民党空军这边,侥幸捡回一条命的罗辅杰上尉和田熙三中尉被授予1953年度“克难英雄”。

其中田熙三后来还换装了F-86,参加了1958年9月24号的温州湾空战,此次空战时台海空战规模最大的一次,在战斗中田熙三声称击落我军米格-17一架。

▲温州湾空战后国民党飞行员的合影,中间C位是田熙三,他声称击落一架我军米格-17,背景是F-86战斗机。

在上世纪的50、60年代,国共双方在浙东、台海爆发了多次交手,双方互有胜负,但今时不是往日,我军实力远超对面,人民空军在统一大业中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