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工接力“出战”!高温红色预警下“带电女侠”带电作业抢修不停歇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通讯员 王欣 叶琳

7月24日,武汉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全市用电量快速攀升。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的带电作业人员与机器人搭档,在烈日下奔赴一个个抢修、保供现场,确保居民和企业稳定用电。

近日连续高温,武汉供电部门坚持“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到“能带电就不停电”,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据统计,入伏以来,供电部门每周在武汉中心城区实施的带电作业次数均超过120笔,以此确保高温期间的城市清凉。

3位“带电女侠”操控机器人作业

“大臂往前靠一些!再往左转一点。”“剖线器往上抬一点!好!对准了!”上午9时许,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附近的10千伏德塔线作业现场,绝缘斗臂车上搭载的两台带电作业机器人正准备将验电接地环安装到线杆的顶端。

上升、平移、张爪、安装……半空中,机器人的“手臂”和“手爪”在高压线上轻快地舞动;地面上,作业区域内的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女子带电作业班3位成员默契配合,操控机器人一步步做出精准的动作。其中,班长肖婷婷负责统筹指挥;班员程双园操作控制系统,给机器人发出指令;另一位班员李钰莹则熟练地用机械手柄操控机械臂,为3根导线安装验电接地环,整个过程平稳丝滑。

“接地环安装完毕!申请机器人回位!”“可以回位!”9时50分,经过不到半小时的作业,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巧手”安装已接近尾声。此时,摆在斗臂车旁的温度计显示,室外气温已经爆表,超过50℃。一直处于太阳暴晒下的3位带电作业姑娘们的工作服早已汗湿了好几回。

机器人作业要求更精细

相较于人工带电作业,机器人带电作业的优势在哪里?

“人工带电作业对操作人员的体能要求很高,需要穿着厚厚的绝缘服作业,作业时间也更长,有中暑的风险。”肖婷婷说,机器人可以直接升空“登”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更小。

不过,肖婷婷也介绍,尽管机器人有自动程序可以辅助作业,但每个现场的情况千差万别,线路情况、光线的差异都会对操作产生细微影响。她们在操作机器人时,全程都需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升平移时要平稳丝滑、切割安装要精准干脆,每一个看似简单的作业动作背后,都是多年实操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技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火热’的手感,只有在实际作业中更细致、更精准,才能确保顺利地完成任务。”

肖婷婷是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配电不停电中心于2020年成立后的第一位“带电女侠”,如今,由她带队的女子带电作业班发挥女性更细心的特点,主要进行机器人带电作业。“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火热’的手感,只有在实际作业中更细致、更精准,才能确保顺利地完成任务。”肖婷婷说。

2023年,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女子带电作业班总共实施机器人作业232笔,全省领先。在眼下的酷暑用电高峰期间,她们的常规作业每天3到4笔,满负荷进行。

紧急情况下人工与机器人接力出战

不过,并非所有抢修任务都能由机器人“代劳”。上午的机器人作业任务刚完成,人工带电作业的紧急抢修任务就派了过来。肖婷婷和她的班员又立刻赶赴不远处的江汉区长港路10千伏富强线,那里的9#杆塔上一处线夹接点发热,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加装分流线来进行降温,为周边1000多户居民用电装上“安全阀”。

此时已近正午,室外温度又上升了好几度,肖婷婷和程双园穿上重量超过10公斤的绝缘装备,麻利地进入车斗,来到半空中,为导线披上屏蔽服。

做好安全措施后,两人争分夺秒、全神贯注地开展作业。40分钟后,加装分流线的工作顺利完成。落到地面,除去绝缘服,肖婷婷浑身湿透,几近虚脱。

“绝缘服密不透风,每次执行带电作业,都像蒸了几次桑拿。而且天气越热,作业量越大,遇到紧急抢修任务,不管多热都得上,我们已经习惯了。”肖婷婷说。

“宁愿我带电,不让你停电”,三伏天的带电作业是高温与技术的双重“烤”验。记者了解到,入伏以后,为了在持续高温天气里保障城市居民家庭的可靠供电,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配电不停电中心的带电作业班组每天有近10个小时奔忙在一个个带电作业施工现场,“能带电就不停电”,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确保高温期间居民和企业用上放心电。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