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财经出品
最近,不少朋友向我咨询——养老机构能投资吗?
这些年,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围绕着养老的产业也越来越多,政策也给予了明显的扶持。
那么养老产业真的赚钱吗?它又是一个怎样的盈利模式呢?
01
和20世纪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并没有经历过大范围福利国家的时代。
目前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都是在模仿中探索出来的。
种类少,保障标准低,覆盖面小,是当前福利政策的主要难题。
另外,社会化养老的基础设施还十分匮乏,养老院数量少,而且大多都带有公益性质。
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家庭内部的照料。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就发生了质的提高。
人均寿命从建国的不到50岁增长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近70岁,现在更是超过了76岁。
这一变化同时也意味着,养老的“压力”和过去已经不在同一量级。
2019年中国的65岁以上人口总数已达1.76亿,占人口总数的12.6%。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指出,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由7%到14%用了22年,远快于用了115年的法国和85年的瑞典。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陡增。
家庭作为承载养老的场所,已经很难承接此重任,需要社会福利的介入。
甚至是商业机构的介入。
毕竟在短时间内,社会福利还很难有这方面财力和动力。
尤其是这些年, “养老金或耗尽”的新闻标题越来越多。
基于此,2017年年初,民政部等十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
《通知》强调,要 “尽快破除养老服务业发展瓶颈,激发市场活力和民间资本潜力,促进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说白了,就是鼓励资本的介入。
02
资本介入养老,真的好吗?
很多想把自家老人送进养老院的朋友,都会有一连串的问题。
比如:
“养老院会不会打老人?”
饭菜会不会缩水?”
“服务态度会不会很差?”
这些疑惑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规划是规划,现实是现实。
中国的养老产业刚刚起步,在监管不到位和粗放式的发展中,最先涌入的,大多都是投机客。
他们会把老人当成家人吗?
不,他们需要的是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很多生意人的初衷——我要赚钱!
赚谁的钱?
穷人的钱不好赚,养老院他们基本上去不起。
富人呢?人家早为自己安排了后路,私人保姆,也不会进养老院。
所以商业养老院的目标人群,主要是中产。
这个社会的中产是很焦虑的,也是很好忽悠的。
把他们请进来参观,大差不差的安排上,就可以等客上门了。
但之后呢?
如今,养老院的暴雷新闻越来越多,甚至有老人在心灰意冷后走上了不归路。
这从侧面反映了,刚刚兴起的养老院机构,盈利性、投机性更强,服务性、有序性很弱。
比如前段时间的益阳纳诺老年公寓暴雷事件,天眼查的结果显示,涉事企业曾在2017年6月因“违反公司擅自设立分公司”被市场管理局处罚3000元。
而在之前,该分公司也曾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及总金额1900多万元”被处罚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违规都是在《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之后发生的。
这说明,监管对这块还是放松的。
为什么放松?
因为不松没人愿意进来,水至清则无鱼,国家需要敞开怀抱,鼓励资本进入这个行业。
所以,这场带有实验性质的商业养老探索,带有灰色,带有黑暗。
03
但从消费者,或者老人的视角看。
一个新兴的、实验性质的产业如果没有任何事实上的监管,那么它产生的问题则是结构性的问题。
也就是说,不仅老人和家人的生命和财产将命悬一线,养老投资的参与者也更有可能走到暴雷的一步。
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想慢慢地发财,割一批韭菜就跑,才是资本家的常规操作。
南昌老庆祥,郑州天鹅湖,绵阳博爱,佛山天颐居,晋中晋龙泽养老院……从2018年到2020年,养老产业相关非法集资案件多达6614起。
每一件都是数亿的金额,这背后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难以想象。
另外,关于社会化的养老,很多人也有分歧。
比如商业与家庭道德的背道而驰。
中国两千多年都是家庭养老,现在突然转变,不少人认为,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就是不孝。
综上所述,今天的养老行业,是存在风险的。
如何管控这个风险。
万万不能离开国家的高度关心。
“看似在场”的状态,只会让社会性的危险不断转嫁,最终的受害者,还是老人。
而且,实验性养老业的可悲之处还在于,它并不需要一个典型的“坏人”经营养老才会陷入暴雷事件。
无论是受到政策鼓励的投资商,还是年轻人,都有可能在投身养老后才逐步意识到它的回报周期之长、成本之高以及经营之难。
如此一来,这个行业也会面临着畸形发展和胎死腹中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