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乐高收纳箱帮你搞定熊孩子,迪士尼让残障孩子也能变身超人公主 | 灵感周报

熊孩子不爱收拾?玩具所到之处都被炸成核爆现场?宜家乐高联名玩具箱,让孩子乖乖收拾玩具!每个孩子都有打扮漂亮的权利和成为公主或超人的机会!迪士尼推出首组适应性服饰,让残障人士也能坐上南瓜车和火箭🚀 在苏富比拍卖行当众打碎画作的 Bansky ,把他的创意带到了难民的船上。

本周灵感周报,想带你重返童年!

⚡️

宜家乐高联名玩具箱,帮你搞定不爱收玩具的熊孩子

陪伴我长大的,不是多啦A梦,也不是什么其它的宝贝玩具,倒是我妈的那句「房间乱的像狗窝一样!」 特别是小时候玩完玩具之后,散落满地的玩具,像亲历了核爆现场。

但如果让收拾本身,也成为玩乐的一部分呢? 宜家和乐高 合作推出了这款叫 Bygglek 的收纳盒,希望能 把收纳变成游戏

Bygglek 收纳系列由三个小盒子、两个大盒子和一组乐高积木组成,每个盒子的盖子和前部都带有乐高积木的螺帽,供孩子们自由组装和拼接。

宜家和乐高把柜子变成了玩具,只为告诉你,童年就应该无忧无虑地玩乐!只要有奇思妙想,生活里无趣的任务也能被改造成游戏。

⚡️

迪士尼推出首组适应性服饰,

残障人士也能坐上南瓜车和火箭!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想要成为的迪士尼卡通人物吧!想要像巴斯光年一样遨游宇宙,也想像 Elsa 一样在水面上自由地奔跑。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愿望,迪士尼推出了首组 可适应性服装 (Adaptive Clothing) ,让残障的孩子们也能 Cos 出自己喜欢的迪士尼人物。

可适应性服装 考虑了残障人士久坐轮椅,或是无法自己拉拉链和扣纽扣的情况,并据此调整服装样式设计,使服装舒适又美观。

Camilleri 这款皮衣的可拆卸设计,使残障人士能够自行穿着,背后镂空的设计,对需要久坐轮椅的人也更加友好

时尚爱好者 Mindy Scheier 因自己的儿子 Oliver 患有肌肉萎缩而呼吁时尚界关注可适应性服装。她知道疾病会慢慢带走孩子,所以希望帮助他实现尽可能多的愿望,而「自如地穿上好看的衣服」便是其中之一。 而可适应性服饰或许并不只是一件衣服,更是一份自信面对生活的希望!

⚡️

在苏富比搅碎画作的 Bansky ,

把涂鸦画到了难民的船上

今天,难民问题几乎已在公众的讨论中销声匿迹,但媒体报导的减少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2019 年,渡过地中海到达成功欧洲南部的难民有 123663 人,而仍有 1319 名难民在途中失踪或遇难。

艺术家 Bansky 直到今天仍在关注着难民问题。最近,他为横渡地中海的难民们捐了一艘船。这位叛逆的艺术家曾在苏富比拍卖行高价拍出他的画作后,启动画框里藏着的碎纸机, 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自己的画作碎成粉末,以此表达对艺术界过度商品化现象的不满。

当年那副被碎掉的画,画的是个放飞气球的女孩。她完成了艺术控诉资本的使命,却没有因为被「打碎」而离开。Bansky 将她画在了一艘自己资助的难民运送船上,并把原本的气球换成了粉色爱心形状的游泳圈。

这艘由艺术家资助的轮船, 仅在 8 月 27 日一天,就运送了 89 位难民 。或许 Bansky 的心里,也还住着一个小孩,TA 既调皮又善良,将爱心,像气球一样放飞,并护送难民们漂越海洋。

⚡️

让孩子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只需几个纸箱

当网购成为日常,纸箱也变得无处不在。然而,每次某宝狂欢后,看着一堆堆积如山的废纸箱,总是会让人觉得担忧又无奈。

纸箱真的只有包装一种功能吗? 三星包装箱改造大赛 告诉你当然不是。纸箱不仅能改造成收纳盒,还能变成木马,甚至变成你家猫咪的小房子。

而包装箱改造比赛的冠军,最终由 Sarah Willemart 和 Matthieu Muller 获得。他们制作了三个濒危动物形状的玩具: 黑犀牛、海龟和北极熊

整组玩具没有用任何胶水粘合,也没有做更多除了包装箱本身之外有的折痕。孩子们玩完后,玩具可以被拆卸,用于家居收纳。

设计师希望能以有趣的动物摆件,将动物保护和生态多样性的概念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金静, 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 《社区营造工作指南》译者, 街区刊物《新华录》主编。

作为一名社区设计师,我最近在学习「非暴力沟通」,我发现它和社区营造都很强调「参与」,很希望多探索它在社区营造领域中的应用。因为我发现不管是我日常和小伙伴的沟通,还是进行与居民进行沟通的时候,大家很经常出现「张力」,这是最近我最感兴趣的领域。

Q:最近在忙什么?

A: 在新华街区,由街区共创的《新华录》第 3 号杂志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前不久我们刚得知一家开了 20 多年的面包店要关门的消息,然后我们的共创群里有好几位共创者都是老客人,很想参与记录这家店和街区的故事。 在这家面包店的最后两天,共创者为它献花、写卡片,采访老店员和顾客,记录了一家面包店和街区共生二十年的故事。

还有,我们上周刚刚发布了 新华街区的原创作品大赛

这是一次鼓励大家来为自己街区做设计的一次尝试,无论你是小孩子还是专业者,都可以参加。比起结果而言,我们更注重这样的活动是不是能为街区的不同群体提供更多认识和连接街区的契机。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在更多地方发生。

Q: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平时有什么收集灵感的方式吗?

A: 哈哈,太多了。一般都是和我们大鱼的伙伴,街坊聊天的过程中就迸发出来了。如果大家愿意做一些尝试的话,可以在自己的街区,走进平时不会走进去的弄堂小巷,找人聊聊天,灵感说不定就碰撞出来了哈~

Q: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灵感宝藏可以推荐给大家的吗?

A:马歇尔·卢森堡的 《非暴力沟通》。

Q:近期有什么小目标想要实现?

A: 就是我要策划自己的社区婚礼啦~ 我希望在婚礼上,我在意的价值观可以让更多的人能感知到。所以,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我会约和我的街坊、朋友进行饭局;我会邀请大家一起参与婚礼信物的手作活动;我们会策划一条骑行路线,在婚礼当天可以把街区一些对我们有意义的点位串联起来……希望在筹备这个婚礼的过程中,身边的伙伴可以产生有趣的情感流动,也可以对街区的可能性有更多的认知。

撰稿:小袋米

编辑:小火龙

排版:小袋米

设计:三文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