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了2022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
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
第一组9家,包括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广发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
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浦发银行;
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
第四组4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
▍预计 8 月社融恢复,但受债券项目拖累大概率同比少增。
近期票据利率上升幅度较为明显。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可能对票据和贷款比例有要求,我们对这样的市场观点持怀疑态度。因为票据比信贷更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主要适用于地产、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等存在实物交易的行业。根据我们的微观调研,由于 5、6 月透支需求以及7 月天气炎热以及本身处于信贷淡季,8 月上旬整体信贷需求较弱,8月中旬到现在信贷需求逐步恢复,贷款投放加大。市场对于票据的需求减小,票据价格下降,票据利率升高。
我们预计 8 月信贷数据可能有所恢复,不会像 7 月一样疲软。社融数据可能主要受到债券数据拖累,政府债今年整体发行节奏前置,因此社融大概率增量小于
去年同期。我们预计 8 月新增政府债和企业债较去年同期可能少增 9000 亿-1万亿。总体认为社融增速应该与经济增速相匹配,如果信用扩张过快,反而会造成杠杆提高进而信用风险提高的不良后果。
▍银行中报的四个特征。
第一,各类银行当中,优质区域的农商行业绩较好。
第二,2020 年之后关注度较高的“新白马”公司,如成都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江阴银行、苏农银行等,整体业绩优于“老白马”公司(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
第三,二季度银行业整体业绩表现较为平稳,疫情影响下风险依然可控。比如信用卡不良率比较平稳,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没有系统性提高,主要由于商业银行在 21H2 前瞻性地进行了一些不良确认。
第四,估值在底部的公司业绩慢慢变好,略优于市场预期,如大行中的交通银行。我们建议关注优质区域小银行和基本面较好的估值底部公司,以及“老白马”公司中的招商银行。
▍关于银行财报的分析。
随着商业银行拨备计提越来越谨慎,即使外部原因扰动导致利润停止增长,由于前两年利润未充分释放,接下来利润增长的可能性依然很高。此次中报已披露上市银行中拨备覆盖率表现最优异的是张家港银行、苏州银行和江阴银行。同时需要结合公司不良贷款率是否下降来共同分析。此次中报已披露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率降幅最大的是苏州银行、苏农银行以及江苏银行。综合拨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表现,苏州银行最为优异。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息差扩大幅度、收入和利润增速等。
参考资料: 海通国际《中国银行行业 China Banks银行中报哪家强?》
风险警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