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岁的心言(化名)在幼儿园视力筛查中被发现右眼视力异常。家长当天便带她前往湘潭爱尔仁和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唐丹主任的诊室就诊,经系统检查确诊为“双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右眼轻度远视(+1.00D)矫正视力0.6,左眼高度远视(+9.00D)矫正视力仅0.05+,双眼视力相差悬殊。
这场及时的就医行动,让这个险些被忽视的“视力差生”,通过120次科学训练重获清晰视界,也为无数家庭敲响儿童眼健康筛查的警钟。
惊心数据:高度远视隐匿的视力危机
初次散瞳验光结果显示:右眼:+1.00D,矫正视力0.6(接近正常水平),左眼:+9.00D超高度远视,矫正视力仅0.05+(相当于只能看清最大视标)。
“孩子从未主动说过看不清,我们一直以为她只是反应慢。”心言妈妈回忆道。唐丹主任解释道: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往往因“好眼代偿”掩盖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差眼将因长期“弃用”导致视力永久损伤,甚至丧失立体视觉功能。
科学干预:120次训练书写视力逆袭奇迹
唐丹主任为心言制定“精准配镜+遮盖疗法+阶梯式视觉训练”综合方案,动态追踪其视力提升轨迹,“每次复查都能看到进步,孩子从抗拒训练到主动要求‘闯关’,现在画画、拼图比同龄人还厉害!”心言爸爸感慨道。
经过巩固训练+家庭随访监测,长期随访的结果显示,心言的双眼视力达到了1.0,目前依旧在维持训练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专家警示:3-6岁是弱视治疗“黄金时间窗”
唐丹主任指出,心言能获得好的视觉训练结果得益于三大关键因素:首先是幼儿园视力筛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其次散瞳验光精准识别高度远视性弱视,还抓住了5岁视觉发育敏感期启动干预。
同时,唐丹主任给出了相关的建议:3岁起建立眼健康档案,每3-6个月专业检查; 孩子歪头看物、眯眼、怕光、动作笨拙需及时就医,弱视训练需“医患协同”,坚持戴镜、遮盖和训练缺一不可。
心言从0.05到1.0的蜕变,不仅是医学的胜利,更是家庭健康意识的胜利。儿童弱视可防可治,但不可拖延!建议全社会共同筑牢“三道防线”:
1. 家庭防线:家长主动学习眼健康知识,拒绝“等等看”心态;
2. 校园防线:幼儿园、学校严格落实定期视力筛查;
3. 医疗防线:医疗机构提供“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服务。
唯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让更多孩子远离“看不清的人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湘潭爱尔仁和医院 孙代蓉
(编辑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