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教研:商丘市中小学多文本实践研究在课堂落地生根

五月是多彩的季节,也是奋进的季节。随着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文本阅读教学因其独特的价值已成为语文教育的热点。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研究,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省教研室的工作安排,5月21日上午八点,“商丘市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研讨暨省级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开题会”在睢阳区胜利小学召开。睢阳区教体局局长刘伟,市基础教研室主任王桂书、书记李青峰、副主任王劲勋,永城市基础教研室主任于德新及各实验学校负责人、各县区、市直学校的中小学语文教师300多人参会研讨学习。会议由市语文教研员王霞主持。睢阳区教体局局长刘伟致欢迎辞。

王桂书在讲话中介绍了我市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强调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课题研究为依托,转变教师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扎实有效做好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各项工作,努力打造我市中小学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特色,不断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接下来进行了三节多文本阅读展示课。第一节由商丘市民主路第三小学吴静讲授《藏不住的秘密》。课前,吴静采用聊天形式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紧接着让同学们回顾课文填写表格,并借助表格带领学生“讲一讲”“猜一猜”“露一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分享,对“一篇”进行了充分学习。等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再进行“多篇”拓展应用。所选“多文本”有趣又有探究价值,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议题”有序推进,课堂上不时传来师生愉悦的交谈声。这种以任务驱动学习、以活动推进课堂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到很新鲜,新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第二节课是商丘市文化路小学张慧执教的《谁是组长》。张慧以富于情趣的 “谁是组长”作为阅读的议题,让学生探寻不同文体中“组长的位置”,体会中心句的作用,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多文本阅读教学确立一个恰当的“议题”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有效展开学生讨论,促进学生不断地探究文本。课堂上学生或朗诵,或交流,或探讨,或仿写,学习内容充实,学习方法丰富。整个会场沉浸在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思考中。

睢阳区古宋一中赵丽娜给大家带来了一节中学段的游记文体的多文本阅读示范课——《跟着作家去旅行》。该课围绕 “游记的文体特点”这一议题,通过阅读三篇游记,按照“梳理一线游踪、品读一段写景、领会一份情思”的流程,让学生在充分掌握一篇游记特点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另外两篇文章。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后两篇文章的学习直指“游记特点”和“语言赏析”。整个课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展示课后,安阳市语文教研员庄怡老师结合多文本阅读的概念、特点和实施策略,对三节多文本阅读课进行了剖析和讲解,使与会教师对多文本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活动持续到12点半,听课教师仍意犹未尽。

下午的活动从两点开始。十三个省级多文本阅读教学专项课题组分享各自的开题报告,各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的“问题提出、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等方面,具体而详实地阐述了该课题研究进程。一幅幅学生活动的照片、一组组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成果,让与会教师受益很多。接下来,八所省级多文本研究实验学校汇报了课题工作开展情况。

李青峰作活动总结。他指出,多文本阅读教学指向语文学习的正确方向,它能促使师生在语言的比较中学习语言智慧,体会感悟丰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并结合三节示范课,从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议题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教师很多建设性意见,希望在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们带领学生能通过语言训练,深刻的拥抱语言,从而大面积提升语文素养。

活动最后,伴随着悦耳的音乐,李青峰、王霞为18所“多文本阅读教学实验校”授牌。

我市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专题研究工作已开展多年,成果颇丰。“多文本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课堂形式的变革,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落地生根。市基础教研室采用“集中开题、统一规划”的活动方式,让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此次活动将推进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专题实践研究,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的能力。

(撰稿:王霞  审稿:王桂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