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壮族特色舞蹈“蚂拐舞”到底是什么呢?

壮族三月三

各式各样的特色歌舞表演

其中壮族特色舞蹈“蚂拐舞”

这到底是是什么呢?

和花山岩画之间

有什么联系呢?

请往下看

↓ ↓ ↓

△蚂拐舞。资料图

“蚂拐”是壮乡人民

对于青蛙的俗称

而青蛙是壮族人的图腾

与壮族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联想到花山岩画

你就会发现两者形态上是一样的

△花山岩画实景图

那花山岩画

到底有着哪些文化内涵呢?

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

01

以大为美

在花山岩画之中

你会发现

正身人像高大威武、顶天立地

位于群像中间

而侧身人像娇小玲珑

与正身人像形成巨大的反差

进一步凸显了

骆越先民以大为美的审美观念

△鬼神祭。图像中可以很明显看到侧身人像与正身人像的区别

高大的正身人像是人神同形的先祖

能够战胜自然、驱逐妖魔、庇护一方

反映了骆越先民希望

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进而使得自然能够

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望

△花山岩画实景图

除了巨大的人像之外

还有规模宏大的活动图像

来体现这一特征

尤其是宁明花山岩画

整个画面宽达200多米、高40多米

极其震撼!

02

以人为本

细观花山岩画图像

那一幅幅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图像

里面所包含的

青蛙舞、交媾舞

求雨舞、祭祀舞等图像

都直观地展现出

骆越先民对于生命

对于人的尊重

展现出他们对

人丁兴旺、繁衍不息的渴望

△青蛙状的正身人像

青蛙舞就很明显反映了这一特征

骆越先民选择青蛙作为祭祀图腾

大致有三个原因:

一,青蛙种类繁多、生命力强、繁殖迅速

这与骆越先民祈求繁衍的期望相一致

二,青蛙能够很好地适应当时的气候条件

左江流域地处亚热带雨林气候

山多林密,旱涝频发

这就与骆越先民谋求生存的愿望相符

三,青蛙能够消灭害虫、知晓晴雨

骆越人是稻作民族

青蛙对他们而言

能够为他们预知灾害,带来丰收

03

以红为美

所有的花山岩画图像

都是用红色颜料绘成

这种正是体现了骆越先民

对于生命的敬重和赞美

△花山岩画实景图

无论是狩猎野兽时迸射的鲜血

还是进行族群斗争时的铁血岁月

红色都意味着牺牲、勇敢

以红色颜料作画

作为一种警示、一种告诫以示后人

并且这么多年始终以红色作画

实为对生命的礼赞!

△宁明县花山岩画景观。褚红色的图像久经风雨而不褪色

另外

对于花山岩画图像

有着更深认识的小伙伴不难发现

花山岩画反映了骆越先民的

四个精神文化特征

△花山岩画实景图

第一

体现了他们的朴素思维模式

花山岩画作画地点

选择在河道拐弯处

河水湍急的地方

以及看起来很高的峭壁上

并用红色作画

其实是把高崖比作“天”

红色比作生命

寓意是先祖或英雄们

在天上永远不死

△花山岩画实景图

第二

反映了骆越先民原始的宗教信仰

花山岩画里面的田地祭

铜鼓祭、鬼神祭等等

画面中间高大的正身人像

既是巫师、又是部落首领

负责主持着祭祀活动

这说明

花山岩画作画时期

骆越先民已有

较为统一的宗教信仰

△大型壮族神话实景剧《花山》。资料图

第三

反映了骆越先民原始的审美意识

以红为美,单一程式的构图

图像多,内容丰富,画面宏大

给人以强烈的程式规范美感

△花山岩画实景图

第四

反映了骆越先民原始的教育雏形

整个左江岩画群分布点多

创作跨度年代大

主体集中、主体统一

风格雷同、手法一致

要想在原始的条件下做到这些

就需要一个有着极高权威的

组织者来组织实施

还要一大批受过培训的

画师们一代代努力才能完成

春日好时光

一起走进花山探秘吧~

文章来源公众号:发现崇左

侵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