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孙雅茜 “深圳史无前例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面向全球招商,邀请全球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的企业来到深圳,与深圳同行”,11月5日上午9:30,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全球推介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在会上表示,“深圳的产业用地、产业空间,用地多与少是一个相对概念,要用辩证思维看待。符合深圳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愿意到深圳来发展,要多少地满足多少地,要多少空间满足多少空间;不符合深圳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确实没有空间”。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此次推出的集中连片产业用地共有35块、总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深圳市域范围内可供应产业用地约25平方公里,深汕特别合作区可供应产业用地约5平方公里。
深圳将围绕上述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重点布局三个方面,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在内的重大创新载体;包括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内的新兴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射频器件、微机电系统、核心工业软件、医疗影像设备等领域的设计、研发、制造、中试环节等在内的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12月中旬,深圳将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届时将有更多详细的产业政策和地块信息,欢迎全球优秀企业海内外优秀企业、海内外投资者莅临大会。
据了解,深圳还将在12月中旬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更多详细的产业政策和地块信息将届时发布。
瞄准“双区”,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瞄准“双区”建设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深圳将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了更好地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正在加快实施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支撑经济更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力争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35块产业用地,总面积超30平方公里
深圳将集中推出连片优质产业用地用于全球招商,推动形成新一轮招商投资、产业发展的高潮。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此次可供应产业用地供35块,总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深圳市域范围内可供应产业用地约25平方公里,深汕特别合作区可供应产业用地约5平方公里。“未来凡是符合深圳产业导向,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都将得到充足的空间保障”。
按照地块面积来看,此次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中,大于1平方公里的地块共有9个,其中宝安1个、龙华1个、坪山2个、光明2个、大鹏1个、深汕特别合作区2个。
按照产业门类来看,这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将重点发展新型产和先进制造业两大类,其中,新兴产业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等。
按照空间分布来看,此次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主要分布在龙岗、龙华、宝安、光明、坪山、深汕合作区。其中,总部基地主要分布在南山、福田;科技研发主要分布在光明、大鹏;物流主要分布在宝安、盐田。
会上还介绍了围绕本次推出的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深圳将重点布局3个方面:
1、重大创新载体:国家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
2、新兴产业集群: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3、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集成电路、射频器件、微机电系统、核心工业软件、医疗影像设备等领域的设计、研发、制造、中试环节……
全方位无死角细分产业政策措施,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记者从会上获悉,聚焦产业发展痛点和需求,深圳精准推出了全方位无死角细分产业政策措施。绕产业发展需求,坚持政府引导和时长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由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共同构成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在具体政策措施方面分为三大类:
1、 出台一批项目落户鼓励政策,根据项目需求提供全流程服务。政策包括《深圳市鼓励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等;
2、 推出一批共性产业政策,全方位助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政策包括:《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关于实施技术改造倍增计划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若干措施》等;
3、 出台一批精准化前沿产业政策发,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政策包括《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5年)》、《深圳市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深圳市关于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