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跳指的是斗拱翘或昂自坐头出跳的跳数,出一跳叫三踩(4 pu cho)。比如说,两跳-三踩结构,见图100。
图100
拱是一种悬臂。拱的构造原则很古老:至于究竟起源于何时难以说清,但至少汉代就出现了。其基本机构很早用于西南地区的木结构桥梁,但在其他地区也偶尔出现。拱的出跳长度依次增长,一层叠加一层,次第排列,纵横交错,其凹槽填入松软石头,以缓解填塞之间的缝隙。对于很长的跨度来说,则中间要加支撑。双悬臂结构冉根想起传统中国的厅堂中的柱子的拱。我们不禁要问,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或许是通过印度传来的,印度的拱悬臂结构就是用木头建造的或者用石头仿造木结构。
与桥梁的悬臂在外观和功能上类似的,在时间也很久远的,是用作斗拱的单水平悬臂结构,用于支撑屋顶。比如,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的结构,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小建筑,其仓年代追溯到8世纪。这里的踩-梁横跨立柱,向外伸出,支撑低檩条。
从单个水平交叉横轴的自然延伸,是为了让出挑多样化,分层级和踩逐步抬高,从柱到顶形成托举。有时这种结构不止一个,横跨两个相对柱。由于大型斗拱使得柱顶过重,横梁通过榫卯穿过可以防止柱向外坍塌。图96a展示了一个中国开放式小亭的斗拱结构,该建筑位于福建福州,年代为19世纪。
图96a
其主要弊端是,由于使用了部分的梁,所以这个拱的长度受限,只能用于小型或中型建筑。
图96b
多层斗拱托架在唐代和辽代的华北地区得到发展,宋代的南方地方建筑中继续发展。其典型造型很好用石头来表现,比如福建泉州的西塔(建于1228-37年)的石头主题纹饰就有再现。这是一种两层斗两层拱结构,其上拱悬臂直接支撑上面的檩条(9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