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龙虾兵——英国坦克在苏联

瓦伦丁(Valentine)

瓦伦丁被认为是一款优秀的轻型坦克。它的40mm 2磅炮(2-pounder)穿甲能力被认为基本等同于苏联产的45mm炮(20-K型)。但是这门炮没有高爆弹,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缺点。瓦伦丁的装甲很厚并且装甲钢的质量很好。悬挂很平稳,在行驶中开火准确性很高,发动机动力强劲并且耗油量低。

到达苏联的瓦伦丁坦克

瓦伦丁也有其他的缺点。加拿大和英国版本的瓦伦丁存在不同,在清点的时候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炮塔对破片没有很好的防护,履带抓地力不行,在冬季表现不佳,履带销也很容易损坏。后来苏联人通过不拧紧履带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这是英国教官明令禁止的。当然为了彻底解决瓦伦丁坦克履带在冬季打滑的问题,苏联人给它的履带增加了防滑齿,每条履带增加了8个防滑齿。最大的缺点当然就是缺乏高爆弹,其实倒不如说是每种武器都缺乏弹药。苏联对瓦伦丁的实验中提到可以在两英寸的烟雾弹发射器里使用国产的50mm迫击炮的弹药或者在英国机枪的弹带上使用德国机枪(MG)的子弹(瓦伦丁的BESA机枪和德国人一样都是7.92mm),但是主炮的弹药仍是严峻的问题。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45mm炮替换2磅炮,然后再把换下来的2磅炮扔给步兵部队。由于英国人对货运相当不上心,导致大多数的坦克到货时缺乏机枪(或者干脆炮塔里什么武器都没有),所以也用国产的DT机枪补齐。

92号工厂(Factory #92)为瓦伦丁坦克设计了一种新的炮架,命名为F-95炮架。F-95炮架包括一门45mm炮和一挺DT机枪。和原版的瓦伦丁相比,它的炮盾设计也更优秀。

虽然安装F-95炮架的样车被制造出来并且通过了实验,这个项目也没有继续。因为国产坦克也急需45mm火炮,再加上国内也无法调度足够的人力来进行这些改装。另外,莫斯科发往伦敦的信件中严厉的措辞也确实起到了作用,英国人提高了他们的供货质量。新到货的坦克配备齐全并且随车携带520发炮弹,甚至还附赠备用炮管。交付方面的其他问题,例如结冰水膨胀导致发动机损坏抑或是电解质冻结导致电池损坏这样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如此这般,在国内建立40mm炮弹的生产线就比生产新的45mm炮要实际多了。

瓦伦丁坦克的绘画作品,注意图中的坦克采用的是45mm的F-95炮架,可以看到炮塔防盾的区别

1942年为瓦伦丁研制高爆弹的尝试是将博福斯40mm炮弹的弹头和2磅炮的发射药相结合,这个想法进行了测试但并没有量产。

之后接收的装备了57mm炮的瓦伦丁IX也被认为没什么特别大的改进,该坦克仍然没有高爆弹,甚至取消了机枪,让它无法进行反步兵作战。这一次苏联并不仅仅满足于换装相同分量的主炮(57mm ZIS-2),而是想搞个大新闻——他们打算在瓦伦丁里装下一门85mm主炮!提出这个设想的人肯定不知道英国人在想要把17磅炮装上瓦伦丁的时候遇到了多么大的麻烦,因为这个计划的要求是安装在全向炮塔中的85mm炮。当然这个计划很快就凉了。

苏联维修人员还处理了瓦伦丁炮塔对破片防御差的问题,不过这些处理并不是官方进行的,而是在现地部队的临时处理。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比如在车体前部贴上30mm的装甲板或者干脆就是履带板,抑或是在炮塔周围增加防护以防卡住。在这些改装中最有意思的当属少校工程师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阿拉诺维奇(Aleksandr Grigoryevich Aranovich)提出的方案。他希望能在车体前部以合适的角度安装一块45mm的装甲板,这样能给瓦伦丁坦克带来非常优秀的防护性能。不过由于苏联装甲与机械化总局(GBTU KA)并不希望因为安装装甲板而给坦克增加重量,这个改装没有大规模实行,但至少在三辆瓦伦丁坦克上进行过此改装。

阿拉诺维奇少校提出的改装

在战争期间以及战后,拖曳车辆短缺的情况下,也有一些瓦伦丁坦克被改装成了拖拉机(至少有一辆,有可能有更多)。

英国人不断改进瓦伦丁坦克,苏联人也继续订购它们直到战争结束,甚至是被认为各方面都有缺陷的瓦伦丁III也被苏联人从1941年用到了1945年。

苏军中服役的瓦伦丁IX型坦克

技术科学博士格鲁兹杰夫(N.I. Gruzdev)将瓦伦丁坦克评为1940-1943年最好的轻型坦克。

玛蒂尔达(Matilda)

玛蒂尔达也遇到了和瓦伦丁同样的问题,这些坦克并不适合在冬季情况下运输和机动,而比瓦伦丁更糟糕的是,雨雪和淤泥会堵塞住玛蒂尔达的悬挂系统,使其无法行动。随车带来的部件,零件和工具也都短缺或是规格不一致。当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和瓦伦丁一样:莫斯科给伦敦的信件以及在履带上装上防滑齿。

在工厂中的玛蒂尔达坦克

同样,玛蒂尔达也有一个武器改装计划,为其配备苏联国产的主炮。不过一开始苏联就没想换装45mm火炮,而是挑中了76mm ZIS-5火炮。用于玛蒂尔达的76mm火炮和DT机枪的炮架组合被命名为F-96炮架。不过F-96炮架并没有被大量装备,原因和瓦伦丁的F-95炮架类似,此时的产能和人力资源都不能保证改装的进行。不过还有别的原因:玛蒂尔达的火炮改装是由苏联中央炮兵局(GAU)牵头进行的,但玛蒂尔达坦克本身处在苏联装甲与机械化总局(GBTU KA)的管理下,这两家单位相互不对付。苏联装甲与机械化总局(GBTU KA)很显然拒绝了苏联中央炮兵局(GAU)的这个改装项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开始向苏联提供安装76mm榴弹炮的玛蒂尔达CS型坦克,这款坦克满足了苏联对于支援步兵的要求,改装项目也就不了了之。

进行铁路运输的玛蒂尔达型坦克

玛蒂尔达还存在前部牵引钩强度不足的问题,在拖曳过程中可能会和坦克的一部分侧裙板一起被扯掉。

与在战争中不停进行现代化升级以满足对轻型坦克持续增加的需求的瓦伦丁坦克不同,玛蒂尔达实在无法满足各项战斗要求。对玛蒂尔达的订购在1943年春天就被叫停。到1944年末,玛蒂尔达就只存在于坦克学校之中了。

领主(Tetrarch)

因为苏联只得到过20辆领主坦克,所以对于其使用的相关记载并不详细。苏联红军对这款坦克也不是很感兴趣,所有的20辆坦克都交给了151坦克旅。这个旅还有25辆T-26坦克,被发配去巡逻伊朗一侧的边境。这些坦克在冬季同样无法使用(即使是在相对温和的高加索前线),可靠性低下。该单位同样反映坦克在面对轻武器射击,迫击炮弹片,莫洛托夫鸡尾酒,甚至是撬棍时,都显得很脆弱。并且此型坦克也很难维护。

在边境巡逻的领主坦克

在1943年1月这些领主和旅里的T-26一起参加了对德国人的正式战斗,不过此时这两种坦克都属于相当落后的型号了。到1月底,全旅只剩下14辆坦克还有战斗力。到2月26日该旅被撤换进入预备队的时候,还剩下14辆领主(4辆失去战斗力)。有战斗力的坦克参加了新罗西斯克战役而无法行动的坦克被当作地堡使用。

到五月底剩下了5辆领主,它们被送到了132独立坦克团。等到9月份,只剩下2辆领主还有战斗力。虽然有6辆领主坦克被送到了第比利斯(Tbilisi)66号修理厂(Repair Factory #66),但是因为缺乏备件无法修复,最终全部被放弃。

丘吉尔(Churchill)

送往苏联的丘吉尔坦克共有三种版本:丘吉尔II/III/IV,大多数是丘吉尔III型。丘吉尔理所当然被认为是重型坦克并和KV系列坦克一道被编入近卫独立突破坦克营。丘吉尔同样有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在山地战斗和冬季状态的适应性较差(当爬坡角度超过20度时坦克会打滑),履带维修困难,可靠性低下;在挡泥板塞满泥土的时候会鼓起;驾驶员视野有限,炮塔转向也很困难以及57mm炮在一些情况下非常不可靠。另外当火炮以一些特定角度开火时,炮口暴风会吹飞挡泥板。

苏联装备的丘吉尔MK IV型坦克

不过对丘吉尔的正面评价也有不少,例如57mm的性能大致相当于苏联人自己的57mm ZIS-2火炮,装甲也比KV坦克更厚。虽然极速不如KV,但是巡航速度差不多。该坦克最受欢迎的是车上安装的基于Gundlach 潜望镜的观察设备。这种潜望镜被仿制并以MK4的编号大规模生产。

尽管丘吉尔被认为性能与KV-1相当,但与IS-1/2等新锐重型坦克相比就显得逊色许多,无论是火力,防护还是装甲,甚至于可靠性也不足。丘吉尔最后参加的战斗是在1944年12月的东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