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墨匠心礼赞红色精神!全国大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汕尾海丰举行

7月22日,革命老区汕尾海丰迎来一场文化盛事——“走进海丰·红色圣地”第六届全国大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隆重启幕。127幅精品力作汇聚于此,百余位书法名家以篆、隶、楷、行、草五体笔墨,在方寸间勾勒红色记忆,奏响“大书法”艺术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的时代强音。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党支部书记、主席李冰,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李庆绿,汕尾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剑,海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为务,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嘉宾参加活动。

红色圣地遇笔墨丹青:双辉交融启文化盛典

海丰,作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彭湃同志在此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熊熊烈火,这片土地的每一寸山河都镌刻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是当之无愧的红色摇篮。而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当红色圣地遇见笔墨丹青,一场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化盛宴就此展开。

本次展览选址于海丰县革命烈士暨革命斗争史纪念馆,恰似在历史丰碑前展开艺术长卷——红宫红场的砖瓦铭刻峥嵘岁月,展厅墨迹挥洒赤子情怀,两种民族基因碰撞出璀璨火花。

本届邀请展汇聚全国百余位书法名家作品127幅,含题贺作品25幅。作品涵盖了古朴的篆书、浑厚的隶书、端庄的楷书、流畅的行书、奔放的草书,更有篆刻的方寸乾坤、刻字的刀笔神韵。

百家墨韵凝匠心:127幅力作铸就艺术丰碑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监事会副主席、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李庆绿介绍,本次邀请展规格高,在参展作品中,毛笔书法作者均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中不乏中国书协理事、省级书协副主席等,部分作品还荣获过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硬笔书法参展作者则荟萃了历届硬笔书法国展的获奖精英,代表了中国硬笔书法界的顶尖创作水平。此外,展览还征集了部分全国书法名家的篆刻和刻字作品,为展览增添了亮点。

这些作品中,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致敬,有对红色精神的深刻解读,更有对美好生活的热情礼赞。笔墨之间,既有历史的温度,又有时代的风采,让观众在欣赏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

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策划的走进系列活动,每一届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礼赞,是书法艺术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本次走进海丰,是该系列活动的又一重要篇章,也是对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探索。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 起来

海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为务在致辞中表示,海丰在新时代紧跟党中央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将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以红宫红场等革命遗址为核心,通过打造红色文旅线路、组织文艺创作等举措,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 起来。

此次展览是海丰文化建设中 “守正创新” 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海丰践行“文化赋能生活,文化驱动发展” 的理念,将文化活动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在城乡街巷打造红色文化墙绘,在善美书院开辟笔墨雅集阵地,而本次展览的举办,则是以高端艺术展览激活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领略海丰的红色底蕴,增强文化自信,也让青年一代传承精神根脉。

大书法理念的践行与传承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党支部书记李冰在讲话中介绍了大书法理念。大书法理念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荣誉主席张华庆提出,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包括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篆刻、刻字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李冰表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成立 30 多年来,尤其是 2006 年之后,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引领下,中国硬笔书法的艺术创作和行业发展取得了巨大变化。协会提出写字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将写字和书法上升到人格修养的高度,让大书法艺术承载着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

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是广东硬笔书法协会践行大书法理念的又一辉煌成就。李冰宣布展览正式开幕,并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更多人在笔墨中感悟红色精神的力量,以展为桥,汇聚文化力量,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第六届全国大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海丰的举办,不仅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它让海丰的红色故事通过笔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也为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了力量。

撰文:郭杨阳

通讯员:刘诗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