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语阳 余晖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宇树科技的春晚机器人扭秧歌、DeepSeek的走红,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备受瞩目,也让“杭州六小龙”成为热词。
2月13日,浙江省委书记王浩主持召开“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座谈会”。
在这场座谈会上,20家企业、高校、科创平台和科研院所负责人先后发言,其中3家是“杭州六小龙”企业——开发春晚扭秧歌机器人的宇树科技、深耕脑机接口领域的强脑科技和现象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出品公司游科互动科技。
“杭州六小龙”还包括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聚焦智能机器人制造的云深处科技、研发云设计软件系统的群核科技。
因为6家“科技新贵”的爆火出圈,杭州成为新年第一个“网红城市”。
此外,出席座谈会的企业还有在全球AI开源大模型中脱颖而出的阿里云计算;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等。
在这次座谈会上,王浩表示,浙江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领域“取得了可喜进展,科技界产业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向大家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为什么是浙江?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明确强调,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浙江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将其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鲜明标识。这些被称为“神秘东方力量”的企业一夜爆火的背后,和浙江省的产业布局、营商环境等息息相关。
政策上,早在2017年8月,浙江就已经抢先布局机器人赛道,在全国率先公布了“机器人+”方案——《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目前,存量政策仍在“加码”,新增政策也在持续发力。2024年12月,《杭州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发布,提到“优先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五大风口潜力产业快速成长,积极谋划布局前沿领域产业”。
浙江的营商环境建设也处于全国前列。从2016年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到2024年3月正式施行《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浙江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已成为众多创业者心目中营商环境最好的省份和城市。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浙江的产业布局、营商环境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
当前,已取得诸多成果的浙江,还有更高的追求。
在这次座谈会上,王浩指出,要有效应对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加快破解高质量发展“新的成长烦恼”。
“烦恼”有哪些?媒体报道显示,虽然目前杭州的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产业发展较好,但仍需解决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海外市场准入标准等问题;部分新兴产业(如元宇宙)仍处碎片化阶段,需强化跨领域协作。此外,人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如何破解“烦恼”?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接下来,浙江要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分别是: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一体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两篇大文章的关键词是“融合”。很多技术创新靠单一主体单打独斗很难实现,例如,企业有创新动力,但也需要资金、人才的支持。未来的竞争,拼的更多的是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因此,要让“杭州六小龙”现象层出不穷,需要建立机制、形成生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要更好结合,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也要深度融合。
这也是浙江举办此次座谈会的应有之义。报道显示,参加这场座谈会的,除了企业,还有高校、科创平台和科研院所。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等发言
在座谈会上,王浩指出,要下功夫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卡点堵点,做到“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机制和浓厚氛围,让浙江成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黑土地”。
“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平台和企业家要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