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一定别让孩子失去“个性”!

故事的主人公是原美国布朗大学校长,瓦尔坦·格雷戈里安。他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6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因病去世了,是他的祖母在伊朗的山区将他带大的。

祖母为了让格雷戈里安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来,健康快乐地成长,便经常教导他说:“孩子,有两件事一定要记牢:第一是命运,那是你无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个性,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丽,也可以失去你的财富,但是你绝不能失去你的个性。”祖母的这句话在格雷戈里安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格雷戈里安就任卡内基金会主席的时候才会宣称,“是个性成就了我!”

个性是什么?它是一个人与另一人之间能够有效区分的重要特征,是独一无二,专属于自己的宝贵财富。如果说天赋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那么个性就是突破这层上限的媒介。而现如今,在多数家庭教育里,个性似乎成为微乎其微的东西,少有人在意,甚至多数情况下,还会有家长将“个性”和“任性”归为一谈,否定“个性”存在的必要性。

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合理,因为“个性”并不会成为孩子的绊脚石,相反,它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的突破。

所以,接下来,我就来和各位父母说一说,注重孩子个性化培养,到底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

一、能够活跃孩子的创新思维

有个性的孩子,通常具有不从众的意识、思维和行动,他们有自己独到的眼光、想象和变达方式,而这些恰恰是创新思维所强调的重要组成要素。因为有个性,他们才不会人云亦云,盲目听从别人的想法。

因为他们会更相信自己,会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他们的想法具有可行性。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将孩子束缚在固定的模板当中,只有当孩子拥有天马行空的设想,才会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做得好。

二、能够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果家长能够很好地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将孩子的个性运用到学习上,就会发现有显著的效果。而这一点,需要家长“投孩子所好”,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当然,这是建立在不会误导孩子反向发展的前提下。

比如说,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不是一题一题的朝下做,而是将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块,集中处理。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要干涉,或者是否定他的做法。因为,学习需要主动性,如果孩子能够将自己思考方式或者是行为习惯作用到学习上,会让孩子产生满足感,他会觉得,“原来学习也这么有趣”,久而久之,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三、能够扬长补短,放大孩子的优势

个性是孩子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培养孩子的个性,就是一个将孩子的优势最大化的过程。比如孩子喜欢数独,就多加锻炼孩子的数学逻辑;孩子对跳舞感兴趣,就给孩子报舞蹈班学习;孩子爱搞小发明,就给孩子准备手工相关的材料,。这些都能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而且这么做,不仅能放大孩子的长处,还能让孩子通过对比,看到自己的短处,从而有机会弥补自己不足,将短处转化为长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