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又上了热搜。
但这回不是炫富,也不是交了新女友,而是清空了微博。
打开他的帐号,进去一看,是这样的。
微博页面仅显示:“这里还没有内容”。
仔细一看,原来是设置了“仅展示半年内的微博”。
记得他曾在节目中,面对“就不怕惹祸上身吗”的问题,轻蔑一笑,“不知道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然而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今时今日,却关闭了自己半年前的微博记录。
11月3日,杨丞琳也清空了自己的ins。
不仅没有了内容。
连头像也变成了空白。
后来她发微博称,“就是忽然想要清空一下”,“什么事也没有”。
话虽如此,但我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每一个决定都不是无来由的。
- 也许可能是忽然间的厌倦。
- 可能是宣传的需要。
- 可能是免于某种困扰。
- 可能是一种来自潜意识的自我保护。
林林总总的因,都有可能导致清空社会软件的果。
之前舒淇删光微博,是因为被围攻,网友重提当年事,谩骂不休,她一时没扛过去,删光了所有记录。
而周海媚是因为被网暴,一气之下,离开微博。
我自己选择微博仅半年可见,是因为恐惧人心。怕正常的表达,却被断章取义,过度解读。于是干脆关了。
微博也是浮世绘。
每一笔里,都是人间万象,心思千种。
大家都有自己离开的理由,也有自我保护的需要,就像一个注销帐号的朋友说:“我惹不起,躲得起。”
我们不妄猜王思聪杨丞琳的清空。
但这种举动,也是一种提醒:表达,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微博本是一款社交软件。
没有对错。没有爱恨。
但因为使用者是人,情况就复杂起来。
它带上了人的是非曲直、喜怒哀乐,渐渐偏离了本质,变成了一个江湖。
江湖里有饭圈,有派别,有仇敌,有阴谋,有苟且。
你越了解,越发现它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比如之前刷爆朋友圈的文章,《一场新媒体巨头导演的“僵尸舞台剧”,真实还原现场,导火线:一条一夜爆红的视频,我们流量却为0!》,直击微博的造假现场。
4.75万的投放,居然只带来0流量。
如果孩子没有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大家都一直蒙在鼓里。
还有很多撕逼的、炒作的,都在这里上演。
乐于看热闹的人吃瓜。
不喜欢被占据、被消耗的人,逐渐减少了打开它的频率。
朋友圈也是如此。
它是另一个社交场,纷争也在所难免。
有人发状态,有人就会评价ta发的状态,一场接一场的是非就此引发。
好在微信推出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功能:仅三天可见。
新功能推出以后,超过1亿人,马上拿起手机,关掉了全部可见的入口,选择“三天可见”。
杨紫的朋友圈是这样。
你是这样。
我也是这样。
不再赤裸呈现的状态。
不再轻易开启的门。
大家像从一个裸奔状态,到进入房子,关上门,扣上锁,拒绝再将自己100%呈现给所有人。
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了心理安全区。
在安全区里,大家自由自在,自给自足。
不担心清算。不恐惧误读。
关起来的,只有自己内心的翻江倒海,一路走来的跌跌撞撞,再与他人无关。
如果有人想进入,必须拿到开门密码。
获取密码的过程,就是交心的过程。
没有交过心,那你就是“外人”。而外人,那就在“外面”呆着吧。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曾几何时,我们还挺勇敢。
愿意相信人。也相信自己的善意,能赢得同样的善意。相信自己的言辞,能被大家充分理解。
但后来,你发现,共情是理想。
共情腐蚀是现实。
西蒙在《恶的科学》里,提到一个概念:共情能令我们理解他人。也能令每个人靠近,看见彼此,也接纳彼此。
但更多时候,共情会因为种种原因,一点一点减弱。这就是共情腐蚀。
还有更严重的共情关闭——哪怕你明知一个人痛苦,却选择看不见他的痛苦。
比如一个人在微博、朋友圈天天发:
- 男朋友又和我分手了。
- 我好想哭,为什么生活这么悲催......
- 感觉熬不下去了......
- 第一次,你能感同身受。这就是共情。
- 但第二次,你开始习以为常。这就是共情腐蚀。
- 第三次,你甚至开始转头嘲笑对方的痛苦。这就是共情关闭。
当我们展现内心,却被伤得遍体鳞伤后,终于学了乖:人与人,要连接,更需要界限。需要袒露,更需要保护。
一如刺猬。远了,会互怨。近了,会互伤。
不远不近,才恰到好处。
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放在微博,可能是“仅展示半年内的微博”;放在朋友圈,可能是“仅三天可见”;放在社交里,可能是懂得舍与离。
日本有一个作家,叫四角大辅。
他写过一本书,叫《极简术:奔向自由的50个断舍离》。
其中提到,关系也需懂得取舍。只有懂得舍,才能奔向自由。
因为:
1 ,将时间用于自己,才是正道。
关注很多人,通过很多“好友”申请,会让我们有一种人脉繁荣的错觉。
但真正的人脉,基于自己的价值。
你有多重要,人脉就有多可靠。
你有多虚弱,人脉就会一戳即破,作不得数。
2 ,泛泛之交会消耗你,真朋友才能激励你。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你将时间与精力,用于100个对象上,每一个人都无法深入交心。但你将时间与精力,用于5个人身上,这些关系就能留存下来,真正陪伴你的生命。
做一件事,讲究的是沉浸。
越沉浸,越有所得。
交友也是如此。
越沉浸于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越能滋养你,助益你。
3 ,社交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孤独。
我们可能都有一种感觉——经过一场无法交心的聚会,回到家,只觉得更加疲惫。
因为你需要千方百计地,去契合他人期待,获得社会评价。
公众自我觉知部分,被满足。
但内在自我觉知部分,却被忽略。
然后你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做戏。
你从未与任何人连接。
而未曾连接,就是深度的孤独。
有时候,少,就是多。
离开,更能抵达。
之前我曾问过一个总是在“加好友”和“见朋友”的人:为什么你停不下来?
他说:“一闲下来,就慌!”
这就是症结——
我们需要花花绿绿的人,轰轰烈烈的情绪,纷纷乱乱的事情......来填充时间,因为:我们一直在焦虑。
之前有心理学家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清早,死神告诉一个人:“我要去一座城市,带走100个人 。” 消息很快传遍了那个城市。人们惊慌失措。 晚上的时候,死神归来。先前遇见他的人发现,城市里死了1000人。 “你说要带走的是100人,为什么有1000人死了?”人问。 “是啊,”死神淡淡地说,“我的确带走了100个人。但焦虑带走了其他更多的人。”
现实没那么可怕。焦虑却放大了它。
我们在放大的焦虑感中,慌不择路,做出错误决定,引发错误应对。
- 我们不让自己闲着。
- 不停地要。
- 不停地加增。
- 把拳头捏得越来越紧,最终一无所有。
一个关于关系的研究显示,社交软件中的联系人超过1000个的人,幸福感远低于200个以下的人。
每周参加3场以上聚会者,幸福感远低于参加1场聚会的人。
这就是真相——
闹哄哄追求幸福的人,反被幸福抛弃。
而以自己的节奏,清空干扰,排斥诱惑,走在自己路上的人,才一直从容。
作者:周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