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 新京报摄影记者王嘉宁年度作品

编者按:您现在看到的,是新京报摄影图片部2020年度个人作品系列。这一年,我们用镜头凝视时代,记录浪潮下的平凡和伟大。

本期出场的,是新京报资深摄影记者王嘉宁。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未知的探索,生命起源、宇宙边界、病毒弱点……

或者是还能多背几个单词吗?还有力气多搬几块“砖”吗?能活到99吗?

有的简单明了,新开的包子铺味道还可以,新来的邻居脾气不太好。

有的琢磨不透,口罩能摘了么?明天你还会爱我吗?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摄影师们,用镜头面对未知,用瞬间见证探索。新冠疫苗、嫦娥五号,战火纷飞、人性闪光,衣食住行、家长里短……取景器里,是历史沉淀,也是未来展现。

——王嘉宁

疫中

△ 2020年1月27日,首都机场, 北京中医医院蔡卫敏吻别送行同事。当天,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出发。这支医疗队由136人组成,全部来自北京市属各三甲医院,随同医疗团队一起出发的,还有武汉急需的医疗物资。

△ 2020年4月12日,义乌国际商贸城,商城临时设立了防疫物资专区 ,展示和交易各类防疫用品 。

△ 2020年5月17日,河北雄县,天使宝贝幼儿园闭园近5个月后,摆出了大排档,做起了烧烤生意。疫情对幼儿园的日常经营造成影响后,一些幼儿园负责人采用各种方式“自救”。

△ 2020年4月13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复课的学生领取新练习册。根据浙江省教育厅规划,全省高三、初三统一于4月13日开学。(点击图片跳转:返校最大变化:胖了 | 多图直击浙江初三高三开学)

△ 2020年6月5日,新闻出版大厦,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一百一十场。会上宣布,6月6日,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至三级。会后,部分参会人员摘下口罩合影。

△2020年6月20日,西城区乐城社区,45岁的安先生和孩子们玩耍。疫情原因,小区暂时封闭,安先生随遇而安,享受起了亲子时光。(点击图片跳转:小区疫时封闭后:生活变了,但仍在继续)

△ 2020年6月20日,西城区乐城社区的社区服务站内,社工整理居民核酸检测数据。由于需要统计整理的数据量极大,社工人力吃紧,很多居民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和社工一起承担社区工作,保障社区的正常运转。

光景

△ 2020年10月18日,神农架大九湖景区,神农架首届汉服文化旅游节现场,一位汉服爱好者在整理自己的发型。

△ 2020年3月17日,东四十条桥,春光。

△ 2020年10月24日,安徽会馆,玩家穿上戏服,在专业演员的配合下,通过VR设备了解故事走向。

△ 2020年11月21日,北京冬季初雪,故宫内,方女士身着古装拍摄写真。方女士是一名在武汉工作的护士,曾战斗在抗疫一线。当时来北京学习,趁周末到故宫游览并拍摄写真。

△ 2020年12月12日,从方庄透过雪花远眺祈年殿。

△ 2020年11月6日,身患尿毒症的钢琴师支豪在家练琴。尽管生病后体能下降,支豪还是会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练琴时间。(点击图片跳转:等肾的钢琴师,等一个“翻身的日子”)

△ 2020年7月18日,河南南阳,重病好心妈妈贾云家中,她收养的第三个孩子——小女儿刘金玉亲吻她的脸颊。(点击图片跳转:17年收留3名弃婴,重病好心妈妈:想陪孩子走更远)

△ 2020年8月10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房内,妹妹古艳花搂着身患骨肉瘤的古萃丽(图左),望向窗外。古萃丽住院期间,古艳花负责照顾和陪床。 (点击图片跳转:骨肉瘤女大学生:腿好了想带妈妈逛逛北京城)

△ 2020年9月4日,河南省肿瘤医院附近,白血病患儿杨艺源和做外卖骑手兼职的父亲杨文广去超市。(点击图片跳转:和时间赛跑的骑手父亲:多送一份餐,白血病儿子就多一份希望)

△ 2020年10月23日,北京,抗美援朝老兵吕良手风琴演奏《我和我的祖国》,贾振鑫和现场观众齐声合唱。当日,“送给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公益摄影展在北京举行。

△ 2020年10月21日,军事博物馆,“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现场,观众在拍摄志愿军旗帜。

△ 2020年9月1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服贸会现场服务机器人专题区,一台机器人正在展示党建内容,工作人员介绍“它可以给别人上党课”。

△ 2020年3月4日,方庄体育公园,两名男士在跳交谊舞。

△ 2020年9月1日,磁器口,斑马线上的工人。

△ 2020年8月27日,前门大街,正阳门前,一个悠闲的下午。

△ 2020年6月21日,方庄,居民透过X光片看日食。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从未停止。

持续,未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