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与否关系到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也关系到患者是否可以健康长寿。我今年78岁,是患糖尿病46年的病人,得病2年后我就拿起监测这个“武器”,没有血糖仪之前,我一直测尿糖。九十年代初我跑到省城购买了1台测糖仪,自己监测血糖,一直坚持到现在。用这个“武器”我先后战胜了多次低血糖和高血糖。
几次严重低血糖,经过老伴极力抢救才脱离危险。我能活到今天,与我科学运用监测这个“武器”是分不开的。
监测血糖是为了了解身体血液所含葡萄糖的浓度,监测是确诊糖尿病、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透视镜”和“晴雨表",是战胜“糖魔”的有力武器。有了这个武器,一定要用对。
监测血糖的3个方法
首先,选好采血点。手指尖上采血速度快,操作方便,痛苦小。我选择在左右手无名指上采血。
其次,清洁手指。采血前我先用肥皂及温水将手洗净、擦干,用酒精将手指消毒晾干,将采血的手臂下垂10-15秒钟,将采血笔固定在采血部位,按下采血笔按钮,立即松开采血手指,将手指上冒出来的血液接触血糖试纸条上的反应端,测糖仪上就显示出所采的血糖值。
第三,在《血糖记录册》上记上监测的时间和血糖值,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需要监测血糖
为了了解身体不同时期血糖变化,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我注重对以下时间点的血糖进行监测。
1.空腹血糖值
空腹血糖值是反映在基础状态下没有饮食负荷的血糖水平。为了保证监测的准确性,我清早6-7点监测空腹血糖。我一般3-5天才监测1次,身体若出现特殊变化就及时监测。
2.餐后2小时血糖值
餐后2小时血糖值能反映进食后食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餐后2小时监测所得到的血糖值即为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人的餐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以下,若糖耐量减低,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不到这个水平。如果已经进行了治疗,可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
如果没有经过治疗,监测也是筛查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若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2小时血糖是受试者从吃第一口饭算起,提前或推后所测得的血糖都不算餐后2小时血糖值。
3.睡前血糖值
睡前血糖能够反映胰岛B细胞对进食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是指导夜间用药的依据,也是检查睡觉前血糖控制情况和夜间是否需要加餐或加服降糖药的依据。
如果血糖在6.0mmol/L以下我就加餐,如果血糖在12.0mmol/L以上我就加服降糖药,这样可以防止夜间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
4.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是一天中任何时侯所测得的血糖值,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超过11.1mmol/L。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吃多、吃少、情绪变化、剧烈运动、生病、劳累、月经期、吃特殊食品等等,都会对血糖产生波动。
通过对随机血糖进行监测,就可以弄清上述这些因素对自己体内血糖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可以从中知道哪些能吃、能为,哪些不宜吃、不宜为,据此调整治疗方案,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我的这些经验供读者朋友参考。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糖龄王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