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好一个剧本?那就让主角“救猫咪”

今年的春节档好不热闹,从《你好,李焕英》到《刺杀小说家》,从《唐人街探案3》到《侍神令》,成就了史上最强春节档。截至正月初十,2021春节档档期总票房已超百亿,大年初一到初五连续五天大盘破10亿,大年初一单日观影人次近3500万,观影人次较2019年提升300余万。

但是,回顾2020年给我印象最深的片子,挑来挑去还是《拆弹专家2》。

可能它不是各方面最令人惊讶的,但一定是看得最爽的。流畅,紧凑,完成度极高。

最重要的,还是刘德华扮演的拆弹专家潘乘风这个角色,打破了主角一贯贫瘠单薄的形象,不再只是影片主题思想的输出工具,而是更接近一个多面、复杂、饱满的“人”,更贴近人性真实的底色。

刘德华的精湛演技为这个角色加分不少,但另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功于导演邱礼涛对角色够“狠”。比如,影片一开始就让潘乘风被炸断了一条腿,原因还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救一只猫咪。

通过这个情节,潘乘风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救世英雄,变成了“唯一最有型的残障拆弹专家”,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他的脆弱,甚至对他产生了同情和共鸣。

一个看起来有点儿离奇的情节设计,却润物无声地把我们拉到了主角这边儿。

这听起来是不是像某种套路?

的确是。

“救猫咪”是好莱坞电影非常流行的一个创作技巧。它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在主角出场的时候,必须让他做点什么事——比如救一只猫咪——这个举动定义了主角的形象,同时也让观众喜欢上了他,愿意和他一起踏上旅程。

救猫咪的经典电影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午夜惊情》《泰坦尼克号》《异形》这样的经典电影早就玩过这个套路了。这些主人公都有意或无意地拯救了“猫咪”,只是“猫咪”的形态各不相同罢了。

先让主角救猫咪

“救猫咪”法则出自美国编剧导师布莱克·斯奈德(Blake Snyder)的畅销书《救猫咪:电影编剧指南》。

《救猫咪》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布莱克非常重视这个理论,甚至认为它是90%主流电影的基础,是故事能够顺利启动的扳机。少了这个场景,电影的扑街概率就会大幅提升。

布莱克认为,故事想要做到吸引人,首先要塑造吸引人的角色,让观众有认同感和代入感,在影片一开始就能形成一种情感互动,从而把“他”的故事当成自己的故事,产生继续追随主角前进的欲望。

道理很简单,如果开场5分钟你就已经讨厌主角了,那接下来的95分钟只会让你如坐针毡。

那为什么一定是“救猫咪”呢?

实际上,这里的“猫咪”只是一个泛指,它可以是一条鱼、一条狗、一个人甚至一台冰箱,重要的是通过这件小善事表现出主角惹人喜爱的一面。无论主人公的背景多么光明伟岸,是拯救世界的英雄,或是心智超绝的天才,这些空洞的设定实际上并不能帮助观众更好地认识他们,反而会拉远两者的距离,让主角看上去不近人情。所以,一件接地气的小事,就一件,反而更能让主角鲜活,有魅力。

而邱礼涛安排潘乘风真就来了一场字面上的“救猫咪”,是因为他本来就是拆弹专家,救人是他的本分和职责,并不能凸显出他的特别。不计荣誉,不计代价,仿佛出自本能的去拯救一只无人在乎的猫咪,更能让观众感知到他内心深处的人性闪光,触碰到不同于他人、独属于他自己的“英雄主义”。

这个角色也就这么活了。

当然,也并不是只有正面角色才能“救猫咪”。《复仇者联盟3》中的反派Boss灭霸,就因为对卡魔拉出自真心的爱与对信条的忠诚,增加了不少立体感,最后无情收割了一波紫薯粉。

打破套路之前,先了解套路

除了“救猫咪”,布莱克在书中还提出了不少实用有趣的法则——

泳池里的教皇:如果有些枯燥的信息必须要向观众交代,那就想出一个鲜活有意思的方式;

双重魔幻:除非有特殊用意,否则千万不要在一部电影里安排两套魔幻系统,比如外星人和天神;

原始感:主人公行动的动力一定来自对爱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等原始的、人人共有的情绪;

小心冰川:危险和冲突一定要有紧迫性,一年移动一寸的冰山构不成威胁……

这些法则既来自布莱克对过往好莱坞电影的细致梳理,也源于他投身编剧业三十多年来获得的实战经验。尽管有一些法则已经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了变化,但其中的基本逻辑和原理并没有变。也正是这些没有变化的东西,这些“套路”,不仅塑造了好莱坞,也塑造了当今全球的商业电影。

学习套路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尤其对于中国编剧来说,其实这是一项很欠缺的基本功。

虽然俗套的剧情的确让人昏昏欲睡,人人都渴望看到新鲜的东西,但创新并不是靠拍脑袋就能做到的。就像布莱克说的:“要想知道如何避免俗套,想弄明白自己即将落入哪一种窠臼,你得先对窠臼本身有所了解。”

只有通过大量阅片,做拆解和分析,真正掌握每部电影对同类作品的继承和创新,编剧才能找到突破点,打破套路,写出新意。

没有参照物的创新,或是盲目无知,或是一厢情愿。

实际上,近年来越来越多观感极佳、我们觉得“好看”的片子,都在某些方面与经典电影有些相似,但同时它们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表达。套路本身是一条捷径,一种工具,编剧要做的是围绕它起舞,而不是被它困住。

不知道怎么构建你的剧本,不如试试这个“节拍表”

布莱克的《救猫咪》系列最出名的莫过于书中的剧本“节拍表”了。在你有了一个绝妙的剧本创意,并且已经想好了主角和目标观众后,对于剧本的写作和推销来说,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结构了。

出色的结构是无懈可击的。在推销的时候,一个结构得当的剧本能表明你的确在构思上下足了功夫。只要你把结构搞好了,并且对自己的故事好在哪里心里有谱,那么不管其他人怎么对你的剧本搞鬼试图盗版,你的剧本都依然很稳。它依然是你的作品。

这并不是过分的自我保护意识,而是因为强有力的结构能保证你的署名权。

是不是简洁纯粹、简单易懂?括号里的数字代表各个节拍所在的页码。一个剧本的总页数应该跟赛马骑手的最佳体重数字差不多:110。出色的剧本结构一定脱离不开这个节拍表。不信你可以拿优秀的经典电影套进这个结构里试试看,你会发现,他们都是严格按照这个方式来创作的。

不写剧本,这个书有什么用?

布莱克的《救猫咪》系列不仅稳居亚马逊剧本类图书第一名,在国内也广为人知。不少编剧和导演都把它看成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必备工具书,比如张冀就说:“每次上完一个片子,我就会重新再读上一遍《故事》或者《救猫咪》。”

不管是从业电影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喜爱电影的普通观众,都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实用的道理和有意思的知识。

布莱克八岁就开始给他父亲的儿童节目配音,大学毕业后就参与了迪士尼的电视剧剧本创作,直到2009年因病去世,始终与好莱坞的制片人和导演们打着交道。在他看来,市面上流行的编剧书都太“官方”了,对电影太过敬畏了。不就是电影嘛,干吗那么严肃?所以,他非常希望用电影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写一本人人都能懂的、“说人话”的编剧书。

也就是《救猫咪》。

这本书涵盖了故事创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写一句话故事、确定故事类型、确定主角类型、做市场调查、搭建三幕结构、检查是否违背法则……对于新手编剧来说,这些都是可以快速上手的实用技巧,是一套可以直接套用的流程模板,可以让自己在故事海洋中找到方向。

同样,这些原理也可以用在小说写作上,甚至帮助短视频博主们创作视频脚本。讲故事的原理是不会变的,千变万化的只是形式。每一种故事都需要科学有效的结构支撑,也都有一只“猫咪”在等待救援。

那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影迷呢?

其实,这本书也可以反过来用。了解这些编剧惯用套路后,我们再看电影也会有新的观点和视角:对于烂片,通过梗概就能判断出故事类型和大体情节,有效避雷,拯救钱包;对于好作品,可以看得更透彻,更有条理,大大提升安利他人的成功率。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想方设法让电影、让故事变得更简单的编剧书。

而我们之所以喜欢电影,喜欢故事,也许正是因为它们没有那么复杂,因为它们比生活本身更简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