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放话侵占俄飞地,话音刚落,俄总理视察边境口岸,与中国有关

北约高官放出狠话,坦言可快速侵占俄欧洲飞地。话音刚落,俄总理视察边境口岸,这次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

日前,北约陆军司令多纳休表态称,如果有必要,北约随时可以对俄罗斯位于欧洲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展开军事行动,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将其“彻底废掉”。而这一挑衅言论也立刻引起了俄罗斯的高度重视,一名俄杜马议员坦言,进攻加里宁格勒会遭至俄罗斯的全面反击。言外之意,一旦北约采取行动,俄罗斯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反击报复,甚至可能会是核打击。从整体来看,北约高层的开战威胁和俄议员的反击言论非常清晰的表现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当前的紧张关系。

加里宁格勒作为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飞地,战略位置不言而喻。除了靠近波罗的海三国外,同时还直接控制着波罗的海的进出口,相当于是俄罗斯在欧洲的一个前哨站基地,严密监视北约的动向。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恶化,加里宁格勒也成为了北约和俄罗斯对抗的一个“主战场”。北约多次在波罗的海附近举行海陆空三军联合军演,同时加强北约东翼集群的数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北约高层的这一番狠话可以视为对俄罗斯底线的一次试探,想看看俄罗斯在当前战略紧压的环境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而结果也正如外界所看到的那样,俄罗斯毫不示弱,直接针锋相对,让北约的试探目的没能得逞。

不过,从北约的视角看,这次的试探其实有以下几个动机:第一,公开对俄罗斯施压,遏制俄罗斯向欧洲战略扩张的势头;第二,通过渲染战争言论,来加强北约成员国的联合,同时提升军费开支;第三,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试探俄罗斯的底线,一步步蚕食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但在俄罗斯看来,北约这种言论完全就是“浪费资源的借口”,俄罗斯完全有能力且有信心来捍卫领土主权完整。目前,俄罗斯逐步加强加里宁格勒的军事部署,除了S-400防空导弹系统外,还特意部署了一批“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可以搭载战术核弹头。因此,这“一矛一盾”的组合就是俄罗斯对北约东扩说不的底气。就在北约和俄罗斯相互放狠话的时候,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展开对远东地区的视察工作,期间还特意考察了中俄边境口岸。

在2022年6月,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与中国的黑河公路口岸正式开通货运通道,通车后货运总量和货运汽车数量也在飞速提升,中俄贸易规模也开始持续扩大。有观点认为,米舒斯京对俄中边境口岸的视察动作是对美西方国家施压的一次直接回应。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的制裁让俄罗斯经济大受影响。而俄罗斯选择推行“向东看”战略,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来抵消西方制裁的影响。所以,边境口岸不仅是中俄贸易的枢纽,也是两国深化战略合作的标志。

米舒斯京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视察边境口岸,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俄罗斯矿产和农副产品对华出口规模持续扩大,需要进一步推动双方贸易的发展,让中俄经贸合作得到稳定增强。第二,凸显对中俄关系的重视,同时提醒西方国家,俄罗斯并没有被孤立出“地球村”,与中国的合作会让俄罗斯度过眼前的危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俄合作是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展开,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也不会受到第三方的干涉介入,双方的合作最大限度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为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注入新的能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