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德国崛起,英国为什么只能采取妥协和绥靖?张伯伦说了不算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英国花费了巨额资金。而作为战胜国,虽然获得了一部分原属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但这些国家就是现在也还是很穷的,非但不能给英国创造更多的价值,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持,加重了负担。

那时的英国是相当的牛气,土地面积扩张了33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人口更是高达4.5亿。也就是说,在当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是大英帝国的子民,达到了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但实际情况是“摊子铺得越大,实力被摊薄得越多”。因为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办事机构和外派驻军,这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随着“入不敷出”的财政,越来越力不从心,而糟糕的是,这些殖民地趁其衰落,纷纷争取独立。

爱尔兰就是其中的典型。其频繁不断的独立运动,早已让英国为之头疼,一战后的国力削弱,英国已无力进行镇压。无奈之下,让其南部的26个邦独立,只留下了北部较为发达的6个郡。这就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由来。

爱尔兰自由邦的成立,是大英帝国衰弱的标志,也是其分裂的开始。随后,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纷纷提出自治的要求,二战前,英国放弃了对这些国家的殖民,成为相对独立的英联邦国家。然而,这些并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的危机是,印度也要求独立。加拿大等国的自治并不影响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反而还使英国减少了防务负担,可谓是“俩好搁一好”。但印度不同,英国是靠赤裸裸的掠夺,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钱财。印度一旦独立,英国就真剩下空架子了。

一战时,印度派了120万人部队参加了战争,就是为了英国战后答应其独立。可最后,英国还是食言了,愤怒的印度人独立运动更加高涨。从某种角度说,英国自己的事情还未“处理干净”,哪里还有“闲心”警惕德国的崛起。

于是,绥靖主义成了英国的主流民意。

作为历史人物的张伯伦等人,能成为国家的首相,自然有着过人的精明和智慧。在面对德国的咄咄逼人,采取的妥协和绥靖,就当时而言,应该是正确的。这不仅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更要顺应主流民意,这其中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原因吗?

一是,德国的“动作”是合情合理的。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的自由;作为一个大国,对不平等条约也有抗争的权利,相对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建立起来的国家,德国吞并奥地利、苏台德,也是实现民族统一。

也就是说,在武装入侵捷克前,德国的“动作”似乎都有合理的解释。而作为同在一个地区的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对一个主权国家,始终采取监视和敌对行动,否则将是更大的威胁。只是,张伯伦等人没有料到,德国想要的“东西”太多了。

二是,绥靖是唯一的方法。一战后的英国可谓是“内外交困”,国力始终没有得到完全恢复,无力再应对下一场战争。在张伯伦的主导理念中,“维护欧洲和平,而不是要赢得一场战争”。说白了,不绥靖和妥协,就意味着战争爆发。

更重要的是,主流民意影响着国家的战略。一战中,英国共有890万人被征召入伍,几乎占尽了全国的青壮年,动摇了英国社会对战争的看法,尤其是伤亡200多万人,致使几十万妇女成了寡妇,几十万适龄女青年找不到丈夫。

一战的恐怖,让英国上下痛恨战争,对和平有着疯狂的渴望。也就是说,只要不打仗,无论如何都可以,甚至不顾及盟友的感受。尤其是作为民主制国家,顺应民意就意味着支持率高,如果张伯伦不绥靖,可以换一个愿意绥靖的首相。

当然,绥靖并没有挡住德国的野心,在不得不面对战争的时候,民意又一边倒的指责张伯伦,将其作为挑起战争的“替罪羊”,并推举丘吉尔担任战时首相;二战后,丘吉尔大搞冷战被弹劾,都是民意所致,也是民主制国家的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张伯伦一个人绥靖,而是整个国家绥靖。作为“事后诸葛亮”似的去评论一段历史,也许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更需要的是对当时的客观状况,以及风土民情等因素综合考量,既然事情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合理理由。

就当时的状况,英国民众会支持和换上丘吉尔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