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阿里,转山冈仁波齐

作者:阿丙Brynn,头图为作者拍摄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高原上的班车一路向西,追逐着落日,夜幕悄悄降临。我迷迷糊糊地在座位上昏睡,睁眼时,窗外已经黑透了。我望向车窗外,就在此刻,我见到了此生最浪漫的坐车场景之一。眼见着天边的银河在苍茫的高原上璀璨着,仔细一看,连地平线上都铺满了星星。班车在道路上不紧不慢地奔跑者,装着朝圣者们对冈仁波齐的期待,一步步驶向世界的中心。

如果要问哪里是世界的中心,可能不同地方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有这样一个地方,是被最多人认为的世界的中心,那就是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峰。

冈仁波齐峰虽海拔仅6638米,但周围的山峰唯独它终年冰雪不化,有一种众神朝拜的感觉。它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从地理上来看,它处于狮泉、象泉、孔雀、马泉四河上游的中间位置,与圣湖玛旁雍措、鬼湖拉昂措形成铁三角,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占据了宗教世界的神圣位置。印度、尼泊尔、南亚以及更远的人类文明与商业在这里中转、交流,使这里更坐实了“世界的中心”这个称号。

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也就是2014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

因此,在2014年的夏天,世界各地的信徒,都纷纷涌向神山冈仁波齐,电影《冈仁波齐》所拍摄的就是这一年的事。我很幸运,在这一年夏天,参与了这场朝圣盛事。

冈仁波齐在西藏以西——阿里地区普兰县,距拉萨还有1200公里,实在是非常遥远。这一次,我没有计划别的行程,只想单纯地去转山。带着对神山的无限向往,一路火车到了拉萨后,次日便搭了个朋友的车,经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去往日喀则。

沿途所经过的卡若拉冰川,是著名的古冰川,也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当年为了制造真实的雪崩效果,居然用炸药在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游人现在在游览时都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个缺口。而这个缺口,再也不会被补上。

抵达日喀则的次日清晨,就跑去车站抢了途径塔钦的阿里班车票。因为马年到冈仁波齐转山的人实在太多,连带着去阿里的班车票也变得很紧俏。中午12点30,怀着对神山的无限憧憬,我坐上了去阿里的班车。车里超过3/4的乘客,都是去转山的。在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检查站后,于次日清晨6点,抵达了徒步起点塔尔钦。

塔钦是神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是徒步的起点。村子里有一些小旅店和饭馆,供朝圣者补给和住宿。在塔尔钦一家饭馆吃早餐的时候,碰见一个汉族大哥,据他说他已经转了12圈了,按照马年的换算法,也超过百圈了吧。

转山分了内转和外转两种转法,我选择的是围绕冈仁波齐峰外沿的外转,全程约54km,分2天完成,沿途会经过海拔5700m的卓玛拉垭口。有一些厉害的藏族小伙,可以1天完成。

转山第一天的行程,还是比较轻松的,只需要经曲古寺到哲热普寺,全程约20km。从塔钦出发后,没走几步,就可以远眺远处的纳木那尼峰和圣湖玛旁雍错、鬼湖拉昂措。抛开宗教意义,纳木那尼的山形,更符合我对山的喜好。它从平坦的地面上拔地而起,屹立在圣湖、鬼湖旁,静静地注视着神山冈仁波齐下的朝圣者们。可惜当天厚厚的云遮住了纳木那尼,没能完全看见它的真容。

很快,路转向北方,进入荒凉的拉曲峡谷。在跨过一座横跨拉曲的小桥后,需抬头仔细一看,才能发现隐秘依附于岩石背景中的曲古寺。在曲古寺,本可看到冈仁波齐极具震撼力的西壁,可惜当天云雾很厚,没能看见清晰的冈仁波齐。

在峡谷里,能明显感觉到景色与内陆的高原不同。非常干燥,很少的植被,缺氧,每迈一步都很累。道路两旁的岩壁,都有着奇妙的褶皱与凹陷,以及年代凿出的鲜活形状,这些形状构造大多都与神话传说有着联系。

由于马年转山的人实在太多,当我抵达哲热普寺的时候,供朝圣者住宿的希夏邦马宾馆早就住满人了。好在到处询问后,总算在寺庙里找到一个可以住下的铺位。哲热普寺,拥有绝佳的位置,它直接面对着辉煌壮观的冈仁波齐北壁。

在海拔5210米的地方睡觉,还是第一次。不过大概是我的体质真的很适合高海拔,在哲热普寺的那个晚上,我睡得非常好。

早晨醒来,整理好行李准备出发。这一天的行程比较辛苦,需要摸黑出发才能在当天到达塔钦。出发后才发现,昨晚居然下了小雪。

过桥后,站在山坡上,可以看见不远处的哲热普寺,在云雾里静静伫立着。沿途,是缓缓而行的朝圣者们。

大约行走2小时后,就到了天葬台。满山坡都是帽子、衣物覆盖的玛尼堆,这些衣物有些是朝圣者的,有些是朝圣者的家人的。这样的方式,是在祈祷离开之前的苦难生活。

小雪越下越大,翻越垭口前的路是最难的,朝圣者们艰难地迈着步子。我看见一些上了年纪的藏族老爷爷、老太太,走几步就需要停下来休息、吸氧。有一些印度来的教徒,更是无法行走,全都选择骑马前行,不过骑马这种事在佛教徒里不可能发生的。除此以外的每个人,要么默默地在碎石路上走着,要么虔诚地磕着长头。

直到身处大量的经幡区,就意味着到达5700米的卓玛拉垭口了。接下来,就要沿着陡峭的碎石路开始下山。下雪后,路变得更加湿滑难走。不多一会儿,往下看,就能看见碧绿如玉的托吉措(慈悲湖),在云雾下,更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陡峭的下坡路约400米,雪天让路变得异常湿滑。朝圣者们小心翼翼地往下走着,难以想象在这样的路上,那些磕长头的朝圣者如何完成完整的动作。

接着,就能看见达门曲河谷的草滩了。下到山谷后,有临时帐篷和茶馆,载印度人的马匹们也在这里休息。

接下来的路,都比较平坦和轻松。途径尊最普寺,那些行程为3天的外转朝圣者,会在这里休息落脚。

接下来没一会儿,就遇上了冰雹。还好没有淋多久,就遇见个临时茶馆。在茶馆里被朝圣者请喝了茶,身体很快就暖过来了。

冰雹停了后又开始出发,沿途看见许多带着笑容的藏民。有两位老夫妻带着两个小朋友,朝峡谷外走去。

渐渐走出峡谷后,路线又回到草原,远处是拉昂错,而纳木那尼藏在厚厚的云层后面。沿着土路继续走,很快就到了塔钦。转山之旅,就这样圆满地结束了。

此次冈仁波齐转山之旅,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景色的美倒成了其次,而沿途那些来自世界各地虔诚的朝圣者们,才是转山路上最动人的风景。

冈仁波齐,下个马年,再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艽野社的阿丙(ID:wild-abing),作者:阿丙Brynn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