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锁钥”之嘉峪关 长城文化的符号

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长城沿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原标题:【文化拾萃】嘉峪关 长城文化的符号

远眺嘉峪关 王金

远眺嘉峪关 王金

胡 杨

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长城沿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走进嘉峪关,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斜照着铁青色的城墙和雕梁画栋飞檐凌空的城门楼阁,极为雄浑壮丽。这座明代修建的嘉峪关,北依黑山,南挽祁连山,由关城向南北两翼伸出长城,扼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历来被称为“边陲锁钥”“河西第一隘口”和“长城主宰”。

《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但真正修筑嘉峪关的原因,却是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夹以一线之路,孤悬两千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

不同民族在这里兴起,走向历史深处;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汇,传播至中原腹地;不同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源源不断供给养分。

嘉峪关何以成为长城重要的符号?

随着长城的修筑,随着嘉峪关防御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战争的逐步减少,经济交往的逐步增加,嘉峪关防线逐步成为各种文明的凝聚线,中华文化的传播线。

走进嘉峪关,城内有城、城外有壕,重关并守,盛大而威严。

为了防患于未然,嘉峪关的修筑,倾注了大明王朝大量的物力、财力。

嘉峪关是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关城仅仅是一个防御体系链条中最突出的一节。嘉峪关南北防御体系号称明墙暗壁,南至祁连山下的卯来泉堡,北至十营庄子以远,纵深百余公里,东西从哈密到骟马城双井子一线,也要六百多公里。整个防御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像狼群一样,露出它的牙齿,将来犯者撕个粉碎。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主要由关隘、城墙、烽火台组成。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城墙是联系雄关、隘口的纽带。烽火台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

如此雄伟壮丽的嘉峪关,它的震慑力已经辐射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河西锁钥,雄峙一隅,经无数烽火岿然不动;

丝绸古道,闻名于世,历兴衰变故重新启程。

马蹄声声,牛羊咩叫,绿草茵茵,绿洲景美,在中华民族壮丽的风景中,我们看见了长城。

在荒凉的戈壁,在无垠的沙漠,在险峻的山岭,在辽阔的平原,在和平的歌声中,我们感悟长城。

在中国历史上,长达万余里长城的出现,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万里长城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在这段记载中,可以说一览无余。

自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以来,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辽、元、明等朝代都大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一万里。历经岁月的风霜,明代以前的长城,大都破败不堪,我们现在看见的雄伟壮丽的长城遗址,基本上是明代修筑的。

明代是我国万里长城修筑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也是万里长城的最后完成期。明长城的修筑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始,前后共修十八次之多,一直到公元1600年后才基本完成。或石垒,或砖砌,或土筑,或挖壕……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上,横穿于戈壁旷野之中,雄伟壮丽,气势夺人。

长城是一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与长城内外的许多防御设施、兵力布置、通讯交通、指挥中心、后勤保障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一次次征战,一场场厮杀,“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长城的故事,写满了悲伤,写满了征人的血与泪。

明代万里长城是我国历代长城的继承和发展,但其建筑技术、通过路线,都与历代长城有很大的差异。从建筑技术上看,秦汉长城多为夯土建筑,而明长城多为砖石建筑;从通过的路线上看,明长城已逐步向南缩进。

长城是草原游牧和定居农耕的分界线和会聚线。长城外,雪山高耸,溪流潺潺,牧歌悠悠;洁白的帐篷,成群的牛羊,奔驰的骏马,天苍苍,野茫茫。长城内,阡陌纵横,客舍连绵,柳色青青;春天的耕种,秋天的收获,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歌声。大道边,驼铃叮当,商贾云集,驿使飞驰……两种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促进了长城内外经济、文化的发展。

雄关如铁,长城如铸。今天,经过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嘉峪关作为军事防御工具的实用性功能已经消退,而它的审美特性却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积淀、增长。

神秘的雄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城市。热情好客的嘉峪关人正敞开博大的胸怀,欢迎八方来客、体验长城文化,沐浴长城精神!(甘肃日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