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田美,蟹儿肥。在公主岭市稻渔综合种养产学研示范基地,稻穗饱满,河蟹成群。稻米的清香里,不仅饱含着丰收的味道,更折射出一群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新农民”。
南崴子街道毗邻东辽河等4条河流,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水源充足,水田1481公顷。这些,都是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2018年,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王秋举和吴旻夫妻俩带着他们的研究生,来到南崴子村养殖基地驻扎,依托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了“科技小院”。
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这群“新农民”用智慧与汗水打消了村民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突破了一个个“南虾北养”过程中的瓶颈,积累了地域精准化养殖的科研数据,撑大了村民的“钱包”……
截至目前,合作社种植水稻110公顷,每公顷可产水稻1.8万斤,吸引当地近50户村民加入。传统稻田每公顷收益1万元,现在光水产品即可收益5000元。另外,水稻在无污染条件下种植,市场售价翻番。在经过饲养改良后,螃蟹每只重量可达一两七八。今年因气候原因,螃蟹价格或有20%的增长空间。相比只种水稻,采用“双边沟+分箱式插秧”的稻田养蟹模式和集成技术,水稻利润由原来的550元/亩增加至1100元/亩;水产品利润增加至760元/亩,综合利润可达1900元/亩,效益相比单一种植水稻增加1300元/亩左右。
五谷丰登,不仅仅来自大自然馈赠的风调雨顺,更离不开以农业科技为支撑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蟹能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新模式的探索带来了水稻种植的高效利用,还提高了水稻成穗率和虾蟹等对饲料的利用率。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丰富稻田副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夯实粮食产能基础,提升稻谷品质。
落实“藏粮于技”关键在人,在于坚持农业科技创新。2018年以来,王秋举带领团队反复实验、积极探索,形成了中间培育技术,并成功摸索出克氏原螯虾(小龙虾)黑头苗的中间培育技术。他们还针对专门适合稻田环境的河蟹饵料进行研究,现已成功摸索出适合稻田蟹的最佳蛋白质、脂肪和蛋氨酸配比。2021年的实验数据显示,中间培育技术提高了小龙虾的成活率,达到60.25%。王秋举说:“今年我们在饵料方面还做了新的探索,从大营养元素的摸索到必需氨基酸需要量调整。这样的探索离不开各方的支持,有了党委政府的引导、科研院所的支撑、经营主体的加盟和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有今天的产业和科研成果。”
随着传统种植效益的下降,市场对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却在增长,怎么种地才更挣钱?转变种植方式是他们用行动给出的答案。稻田泥鳅、稻鸭共生、稻鱼共生、稻蟹共生,可能以后还有稻蛙共生,越来越多的“新农民”在稻田展开多元尝试。可以说,“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折射出的正是种植方式的调整。或许在以后的稻田里,我们在看到稻穗金黄的同时,还会看到蟹肥虾跳,蛙叫蝉鸣。随着科研、良种、加工、包装、销售绿色稻米产业链日渐完善,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思“路”也将出现在大众面前。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