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讲坛】罗清军:摆脱原生家庭困扰,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婚姻和爱情仿佛成了奢侈品,原生家庭似乎成了亲密关系的原罪。很多人认为,原生家庭带来的与生俱来无法抉择的童年经历,导致自己没有能力发展并且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经常有人问我:罗老师,恐惧婚姻怎么办;童年缺爱,不敢恋爱怎么办;幼年被抛弃,很难相信别人怎么办;童年缺乏陪伴,恋爱当中有很大的性格缺陷又该怎么办。甚至很多人认为自己所有成长的不幸,都和原生家庭有关系。

今天我想谈谈,原生家庭不好的人,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困扰,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

首先我先来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一位37岁的王女士,从校园到职场,她谈过六段恋爱,其中有三段对方出轨,两段对方出柜,最后一段在举办婚礼的前夕,对方和她提了分手。不好的结果一次两次,我们可能会说是对方的问题,但是多次,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是不是自己也有问题。

在咨询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她的父亲脾气特别暴躁,经常打她的母亲,母亲也从来没有反抗,表现的特别懦弱。后来,父亲背叛了母亲,在她上初中的时候,父母离了婚。所以在她的意识当中,自己成年以后情感和婚姻的不好,都是因为我有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所以在原生家庭的阴影当中,直到37岁,她还没有能力,建立一个亲密的持久的关系。

第二个故事来自我一个朋友,有一个非常爱她的老公,也有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庭,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她的原生家庭得多么好。恰恰相反,她从小 父母感情不好,而且她的父亲很少在家,她一岁半的时候就住进了托儿所,后来又住在了父亲同事的家里,一直属于没人照顾的孩子,后来还遭遇了抑郁症,厌食症,家的概念对她来说,就是颠沛流离,寄人篱下。

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原生家庭相关的故事,但是结局却完全不同。

谈到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们首先来谈谈,原生家庭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首先原生家庭,指的是我们每个人最开始出生的家庭,家庭的环境,生活的方式,父母的态度,沟通的方式等等,都影响着这个孩子 他将来要组成一个新的家庭,以及他未来在工作交流方面的一些表现。其次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母婴关系”说的是婴儿会把自己和母亲的关系,会变成自我和他人关系的模板,以后的人生将会装载这个模板,通俗一点说就是母婴关系,是我们和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开始我们的成长经历。从小到大,父母会通过有声的语言,无声的行动,共同作用于子女,父母的种种表现,对子女婚恋观的形成特别重要,于是原生家庭,就形成了我们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环境系统。这里面包括给了我们认知,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甚至是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

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此之深,但很多的成年人却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去超越,相反在不自觉的过程当中,继承着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常见的对原生家庭的继承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父母婚姻模式的排斥。

还是那位37岁的王女士,她讨厌父亲暴力的同时,更加对母亲的软弱无能充满了厌恶。她觉得因为母亲的软弱无能,才导致了父亲打她,才导致了他们的婚姻不好。

因此在她的亲密关系当中,为了避免自己以后和妈妈一样软弱,在伴侣的选择上,一定要找臣服自己的听话的老公。于是她的恋爱模式就是强势、控制和要求,甚至有一种认知是只要伴侣不打我、不骂我、就是爱我。

在每一段感情当中,只要自己感觉到不舒服,就会让整个关系鸡飞狗跳。查男友的手机,要求男友随时汇报,经常让男友写下爱自己的承诺,和背叛自己的诅咒。就这样她凭实力,让身边的每一个男人望风而逃。

第二种,父母婚姻模式的复制。

王女士的咨询当中,她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她一个前男友,看似软弱老实,本以为自己的强势会让对方服从。可是当确定这个恋爱关系以后,发现这个男人竟然是个大男子主义。

原来她这个前男友的原生家庭里,父亲是一个大男子主义,家庭当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父亲说了算,母亲对父亲是俯首听命,这段关系里他母亲的功能,是压抑的、是被挤压的。而她前男友也成功地复制了,父母的这种婚姻的模式,继承了父亲的大男子主义,要求自己的女朋友,一切都要围着自己转。这就是现在很多人婚姻的不幸,不自觉的过程当中,和父母一模一样。

第三种,童年物质或精神缺失的补偿。

我们会发现有的人平时特别的独立,但是到了亲密关系当中,立马没有主见,特别粘人,陪伴需求增加,甚至会无理取闹。

就像刚才我们第二个故事当中,35岁的我那位朋友,分享过她曾经一段不太好的阶段。因为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看着别的孩子有家长的陪伴和爱,心生羡慕的同时,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安静。成年以后她特别期待感情,但是遇到爱情以后,总又想方设法把对方推开,陷入这样一个反复的纠葛当中。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她童年对爱,对真实情感的缺乏。当在童年该有的阶段,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长大以后就会不断地去寻找这种弥补。在这种弥补的过程当中,可能短期内能够满足双方的情感需要,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去回应对方的爱,也给不了对方爱。因此有的人的恋爱,根本不叫恋爱本身,而叫做弥补缺失。

第四种,亲密控制的反弹。

王女士的另外一个前男友小孙,父母管教严格,还充满很强的控制欲,导致他从小特别听话,自己虽然不乐意,但也无力反抗。后来如父母的期待那样,读了好的中学,上了好的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在父母的安排下相亲。但是当进入一段恋爱关系以后,两个人经常吵架,面对恋人一点点的束缚,他都会有一个强烈地反抗,哪怕恋人只是想表达一句关心,都在他那里会被视为是对自己的控制,他会表现出来极度的歇斯底里。童年生活在压抑环境中的孩子,亲密关系可能会成为他突破的一个窗口。

第五种,原生家庭的正确性放大。

前几天我在出差,一个来访者从外地来找我,他很着急,说最近正在离婚,自己的妻子,触犯了自己的很多原则和底线。他说,我们家庭的原则和底线比较多,认为自己家庭里面传承下来的就是最好的,也是他们亲密关系的指导纲领。他说,在我们家庭,妻子是不能对老人发脾气的,一次都不行;妻子是不能让男人丢脸的,一次都不行;妻子吵架是必须要立马主动道歉的。听他说了一大堆的原则和纲领,我心想,这么多的条条框框,换任何一个女人都接受不了,毕竟一个原则太多的人,自我限制也很多,对别人的要求也不少。

有的人就在亲密关系当中,忘了我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忘记了那份天然的差异,亲密关系也从来不是,让对方来迎合并适应你一个人的习惯。它是一个相互携手,求同赏异,共同探索和创造的一个过程。

以上五种类型是我们对原生家庭残留心理情节的继承,带进亲密关系当中的残留情节越多,我们渡过亲密关系之河的危险性也就越高。

了解了原生家庭的这五种类型,我们再来看看,原生家庭如此糟糕的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良好的亲密关系呢?

第一,觉察,是走向幸福的开始。

心理学家荣格说:“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对原生家庭来说,之所以一直影响我们,甚至说很多人根本感受不到自己是被原生家庭操控,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觉察过,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是这种性格,也没有考虑过,为什么我的情绪总来的莫名其妙,更没有想过明明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会互相伤害。

那么觉察是什么呢,如何做到真正的觉察呢?

觉察就是不做谴责的观察,对事实进行观察,做自己内在的观察者,去觉察自己头脑中的念头,情绪的变化,以及身体的感受。比如当我们的伴侣抱怨我们的时候,你不妨先停一停、等一等、想一下对方抱怨的是你本身吗?还是你的这件事情背后让对方想起了,以前一件特别不开心的经历?或者他的抱怨背后,有可能针对的就不是你这个个体,而是他最近就是因为工作不好,就是因为他这种性格。

就像我们第二个故事当中,35岁的美少女,自己了解原生家庭的缺失,陪伴的不足,所以当她走进亲密关系以后,就特别重视去觉察自己在亲密关系当中的模式。在她和她老公沟通的时候,她会觉察到这种不开心是来自于我,还是因为我老公没做好,是因为我家庭带给我的,还是我老公的家庭带给他的。就像她说,曾经觉得自己的老公身上,有特别多的不成熟和孩子气,直到后来觉察以后,发现也特别可爱,甚至特别具有创造性。

所以说在亲密关系当中,带着一份觉察的时候,就会有一份觉知,觉察能让你认清楚事实以后,从态度到行为产生根本转变。带着觉察,我们会多一份对自己的理解,也会多一份对对方的理解,当理解多了的时候,我们宽容也会变多,我们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那么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到底如何做到觉察呢?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不断地问自己问题。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向外去求答案,总是觉得别人的问题,别人做的不好。其实我们要做的是,这种问题要转向内,去向自己的潜意识要答案,这个感受是真实的吗?这个感受真的是对方给我的吗?为什么此刻我会有这种感受,当初恋爱之初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是他爱我呢?当在问题面前,我们稍微等一等、停一停,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结果就会不一样。当我们坚持不断地这样的练习,觉察自然就会有,改变也会随之发生。与此同时,希望我们的这一份觉察,不只是我们自己去做,也要带着我们的伴侣一块,这对我们亲密关系的促进和改善,将大有好处。

第二,有自我,才能够拥有好的关系。

自我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然我们在生理上长大了,但是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很深很深。在这种依赖下,我们的自我,严格意义上是没有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有一个词叫做缺乏自我。

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是没有力量、也是没有意识,去突破原生的家庭,去获取自己力量的,他也没有能力,去获取一个很好的亲密关系。毕竟好的亲密关系,是属于独立且成熟的成年人。

因此一个人要想突破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必须要有“我”的概念,“我”的这一部分越饱满,越来越独立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去依附原生家庭,就有了足够的力量,去遇见那个真实的、内心的自己,而不是原生家庭给我们什么,我们就来全盘接收什么。

我们35岁的美少女就是这样,20岁之后她开始了自我的探索之路,让自我越来越清晰、具体和饱满、不悲观、不抱怨,去滋养自己的心灵,饱满自己的人格,让自我的内心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进而她能够从容的面对关系。

当一个人有“我”的时候,才能够有更好的“我们”。所有亲密关系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只有足够的爱自己,活出自己的人,才有力量和能力去获得他人的爱。

第三 挖掘心资源,为自己配秘方。

每个人其实都会闪闪发光,也会有他的与众不同。就像我们故事当中35岁的朋友,她的成长当中,并没有一味的觉得自己缺爱而选择躺平。一方面努力挖掘童年世界的资源,虽然父母陪伴不足,但是锻炼了她独立的能力;虽然从小被分开,但是长大以后,却也能够更从容地去面对别离;虽然得过厌食症和抑郁症,但是也练就了她更好的共情能力。同样的一个事情,有人只看到了问题,有人却看到了资源。另一方面她不断地学习,请教别人问题,探索更多未知的空间,她不在原地等待结果,而是在路上去寻求突破的答案。她的丈夫就是在路上认识的,相识五天,与小自己十岁的男人原地闪婚,而且一直幸福到现在。

最后,我们的伴侣也是我们的资源,不要总觉得伴侣就是猪队友,当我们把伴侣当作资源的时候,去审视他的闪光点,让他参与到我们彼此的成长,和我们家庭的建设当中。其实有一个真相是,在我们抱怨伴侣的时候,有可能我们伴侣的问题,就是我们创造的,最起码有你的一份贡献。毕竟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如果对方毫无优点、非常差劲、当初你们也不会相爱,更不会走进婚姻的殿堂。

第四 不妨找个人聊聊,直面困境。

有时候能困住我们的其实只有我们自己,当自己帮不到自己的时候,一定要找个人聊聊。

一个知心的朋友,可以倾听你的故事,给予理解和支持。

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陪你体验潜意识的深处,剖析原生家庭的根源,探索你的内在模式。

还有别忘了,和自己的伴侣好好聊聊,伴侣才是最好的心理治疗师。也许你们谈话很多,却沟通很少,你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机会走进彼此的内心,敞开彼此的心扉,一些话说出来,听一听,聊一聊,我们要成为彼此生命当中的礼物,而不要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后,希望我们更多的人,能够从原生家庭的枷锁当中突破出来。改变的意义,不只在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毕竟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会创造下一代的原生家庭。它的改变是对你自己原生家庭的一个梳理和改变,让你更幸福。同时也是对我们下一代,新家庭的开始,由我们创造的原生家庭,相信它会是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原生家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