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资本市场在浦东“热土”蜕变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破茧而出、茁壮成长的重大契机。而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则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0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浦东聚集了各类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汇聚了银行、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目前,浦东在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已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发展格局,并将在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发出强劲有力、举足轻重的“中国声音”。

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是当年浦东开发开放十大政策措施之一。三十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日益丰富完整,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对中国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证券交易所之一。可以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发展,是浦东开发开放和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历程中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市场规模,从当初的“老八股”,发展到今天的1765家上市公司,上市股票共有1808只,总股本达到42259.41亿股,总市值达到434197.89亿元。一大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优质企业,陆续到上交所发行上市;一大批已上市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目前,上交所市场是境内唯一兼具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功能的综合性交易所,产品线涵盖股票、债券、衍生品、基金。上交所也是第一家推出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交易机制的交易所,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最新统计,截至2020年9月,上交所的股票总市值、交易量、筹资额分别位列全球交易所第三、第四和第二位。经过三十年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2019年7月,上交所科创板市场正式开市。设立科创板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激发市场活力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安排。同时,科创板的开市,也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开市一年多来,科创板上市公司家数已达194家,总股本598.65亿股,总市值达到30472.53亿元。科创板支持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创新型企业融资上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双向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沪港通平稳运行,中欧所顺利开业,沪伦通积极谋划,“纳摩”“纳罗”相继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市场深度合作,可谓成果累累,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展望未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愿景,是努力将上交所打造成为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投资和资产配置管理中心和全球最主要的融资中心之一;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全球交易所行业治理,充分发挥上交所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辐射力。

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

除了股票市场之外,30年来,浦东已经形成了多要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201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量为14.12亿手,连续四年在全球场内商品类衍生品交易所中排名第一;全国银行间市场成交额1454万亿元,占上海市金融市场总成交额的75%。目前,浦东已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浦东新区已形成持牌金融机构、新兴金融机构和金融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是全球金融机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截至2020年10月底,浦东共有银证保持牌类金融机构1105家,其中银行类287家,保险类309家。金融机构的集聚水平持续提升,外资法人银行、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外资保险法人公司、外资再保险机构、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公募基金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集聚度位列全国第一。

2020年上半年,浦东金融业增加值为2021.7亿元,实现同比增长7.5%,浦东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33.9%,占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达58.2%。以2018年的统计口径计算,浦东新区当年金融业增加值为2937亿元,较1997年时的68.71亿元增加了近42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