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揭牌

日前,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华美学精神”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共同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在致辞中提出,希望基地建设要重视聚才育人,打造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评论骨干人才队伍,产出原创性、高质量的文艺评论作品和理论成果,为新时代文艺评论事业作出贡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表示,文艺评论应牢牢把握中华美学精神的文化根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掘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内涵,推动中华美学精神时代化大众化,成为新时代文艺作品鲜明的审美标识和艺术追求。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主任肖向荣,用四个“充分发挥”为基地的未来建设与学院发展作出重要规划:第一,充分发挥好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科的优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思想,抓准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重点;第二,主动发挥好本学院的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设计、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的全艺术门类学科优势,在全国艺术类院校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三,充分发挥好连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创作人才、理论人才优势,以高水平、专业化、实践型人才培养为创新模式;第四,积极发挥好艺术创作一线与文艺评论前沿阵地的融合优势,提高二者结合度、协调性,以实践促理论、以评论促创作,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复兴。

“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华美学精神”学术论坛同日举行。论坛围绕四个分议题:“溯源问道: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文脉与内在肌理”“道艺偕行:中华美学精神的价值求索与艺术呈现”“艺媒共生: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媒介生态”“古今创融: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艺术实践”,专家学者和影视导演、编剧齐聚一堂,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顾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围绕当代电影进行传统美学精神溯源与审美反思,从《早春二月》《小城之春》等优秀文艺作品中汲取民族美学精神,期待更多创作者能够积极学习运用传统美学的理念,坚守民族身份,民族表达,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提出了在表达方式日益复杂化的同时,如何回归审美直观感受的深刻问题,他希望立足传统文化建立新的审美,在保有韵味的同时,建立一种与时俱进的新默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从广义或恢宏的中国美学精神切入,从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艺观思考阐释习近平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美学思想,他认为,我们要用深入思考文艺之美的眼睛,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美学视阈和深刻的美学内涵。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傅谨在发言中提出戏曲评论要守正创新,立足传统与现代的戏曲艺术魅力,他鼓励文艺评论家找准时代、类型、民族的重要坐标。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影视工作处处长张军锋分析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与文艺评论的互动关系,他希望通过文艺批评的敢言、敢行,突破年轻人对碎片化内容的沉浸,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路径。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阐述了中国文化与审美精神在跨媒介时代的内涵光彩,在他看来,艺术批评要一改“高高在上”的姿态,实现艺术批评的大众感知,用思想引领的透视力、审美向善的追求力、道德思想的自信心去理解并升华互联网大众的艺术批评,实现上下兼顾、通达四方。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程樯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影视创作中的艺术表达。他对北京师范大学师的文艺评论基地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基地产出更加清新、理性、接地气的作品,并真正转换为对艺术创作有价值、有贡献的有机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以“题材”“IP”“出海”为关键词思考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探索网络文学如何在历史与实践的结合中提质升级,更好讲述中国故事,在历史自信中更加强化现实自信。

编辑:王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