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无疑是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皆占有辉煌地位的人物,也是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奠基人之一,有关庄子的思想阐释和文本探究可谓汗牛充栋。自汉代以降,“庄学”已经成为一门历代延续、积累深厚的显学。然而,随着历史语境的转换和意识形态的流变,庄学也相应地成为“效果历史”的对应者并且不断地诞生出新视角的阐释与重构,这就是经典常新的精神魅力。王充闾先生作为中国当今历史文化散文的著名作家,有着近60秋的写作生涯,硕果累累,令人敬佩。然而,充闾先生在耄耋之年又推出他的40万言的力作——《逍遥游——庄子全传》,即置身当今的历史语境中,对庄子的生平经历及其哲学思想、美学精神、人格魅力、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广视角、多意义的着力探究。难能可贵的是,《逍遥游——庄子全传》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传记,而是文采斐然的散文书写,以诗意阐释和审美发现的方式,还原和重构一个诗人哲学家的庄子。
《逍遥游——庄子全传》,
王充闾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融合了哲学思辨和文学想象的双重文本
《逍遥游——庄子全传》遵奉将庄子归还给历史、将庄子归还给庄子的写作旨意,此为这一著述的要义和特性,也是该著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意义之呈现。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关庄子的身世与行状的典籍材料较为简约,不足以勾勒出庄子详细的生平历程。但是,作者在广泛而细微地钩稽史料、考证史实、分析传主和相关人物关联的基础上,又独辟蹊径,将庄子置于宏观和微观的历史语境之中,将诗人哲学家的庄子归还给他所存在的历史画卷中,以传主的诗意人生为背景,以传主的经典文本为依据,以对传主的思想解读为经,以对传主人格魅力之审美体验为纬,以精湛的哲学素养和传神的文学笔墨,实现了将庄子归还给庄子的写作意图。
《逍遥游——庄子全传》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以散文创作方式书写庄子传记的著作。依笔者之见,这是一部典型的“混合文本”,即是融合了哲学思辨和文学想象的双重文本。换言之,这既是一部哲学性文本,也是一部文学性文本。合而言之,它更是一部美学化或审美化的散文创作。该书首先勾画了传主困顿悲剧的人生行状,书写“不做牺牛”“布衣游世”“人生减法”“以道观之”的生命哲学,然后再写庄子“逍遥天际客”的诗意情怀,最后诠释庄子哲学思想的意义结构、历史价值和审美内核。作者追溯了庄子哲学遗留给历史的江河波澜,倾听了庄子文学在后世的幽谷回音,以“哲人其萎”“身后哀荣”“文脉传薪”“诗人咏庄”等章节,以充满想象力的诗意色彩和人性温情,给接受者描绘了一个穿越时间与空间、穿越哲学与美学、穿越悲剧与喜剧的诗人哲学家的庄周形象。
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文本,《逍遥游——庄子全传》首先是一部有关庄子哲学的思辨性探究,而这方面需要作者具有深邃的玄学禀赋和空灵的哲学领悟力。王充闾自幼浸淫古代典籍,熟读经史子集,对古典哲学有着精湛学识和丰赡修养,又熟知庄学研究的历史,因此作者对庄子文本的解读和阐释,既博采众家之说,又深入辨析,在知识综合和辩证逻辑的基础上,又能独辟蹊径,进行合乎历史逻辑的审美体验,诸多方面,能够自创新说,并蕴藏着令人信服的理论力量。
《逍遥游——庄子全传》诠释了庄子哲学中最核心的哲学范畴和逻辑命题,诸如:生与死、有情与无情、有待与无待、有限与无限、有用与无用、有涯与无涯、时间与空间、心斋与悬解、沉默与存疑、言与意、逍遥以游、万物齐一等。作者以“十大谜团”为题旨,一方面,立足于庄子的历史语境,予以精当逻辑辨析;另一方面,又结合当今的时代变迁与文化思潮,从广义的意识形态方面重新阐释庄子哲学的相关命题、范畴和概念,赋予自我的发现性理解。更为精妙的是,《逍遥游——庄子全传》发挥了作者娴熟于散文写作的特长,充分地运用对庄子这位诗性主体的审美想象和直觉领悟,力求达到以心会文、以心会心的理解效果。当然,这也是一般探究庄子哲学思想的纯学术著述所无意或无法达到的审美效果,它构成了这一著述的美学特色之一。
在哲学与戏剧之间重构庄子精神
柏拉图的哲学著作,可谓是对话体或语录体的哲学文本。而《庄子》显然也是一部对话体的哲学与文学相互交融的经典文本。庄子文本有所谓“三言”(寓言、重言、卮言)之称。《逍遥游——庄子全传》紧密地扣住了对话与寓言这两个戏剧的主要因素,精确而深刻、形象而幽默地阐释了庄子及其文本,并重构了庄子既有悲剧性又有喜剧性的审美意象,既还原又复活了一个孤独与空灵、智慧与诗性的哲学家形象。
图源:视觉中国
庄周居于战国时代的舞台,扮演着悲剧中的荒诞人物、喜剧中的智者形象,他在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历史语境中,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对话,诸如圣人、贤人、辩士、武士、隐者、工匠、农夫、商人等,甚至和动物、植物、山水、风雨、影子、器具、髑髅、鬼魂等对话或争辩。传主还时常独白,发出对天地宇宙、历史沧桑、人物命运、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质疑和追问。《逍遥游——庄子全传》同样遵循了“戏剧写法”,以对话为经,以寓言为纬,以故事为绳墨,以语言为工具,以幽默为情趣,在哲学与戏剧之间架设一座通往庄子内心的精神桥梁,生动描绘了一个既可敬又可爱、既悲苦又幽默、既古典又现代的充满诗人气韵的哲学家形象,复活或重构一个影响了华夏文化千年之久的道家灵魂,塑造了一个在历史舞台上展露出诗意卓然、空灵飘逸、鹤立鸡群的戏剧主角。显然,这是一部以文会文、以文会心、以心会心的精彩夺目之庄子传记。
诗意唯美、匠心独运的语言表达
庄子既是一座哲学的峰峦,也是一座文学的峰峦。而书写庄子的传记,势必要徜徉在哲学与文学的交叉路径上,穿越在思辨与诗性的错综丛林间,漂泊在逻辑与想象交汇的河流中。令人欣慰和赞佩的是,耄耋之年的王充闾兼有哲学与文学的双重禀赋,将玄思和文采和谐地融化于文本之中,令逻辑与诗意在传记写作中交相辉映。因此,从这一美学意义上,我们可以做出如此的判断:《逍遥游——庄子全传》是“庄学史”迄今为止以散文写作尤为诗意唯美、精妙传神之杰作。
在具体写法和话语表述等方面,《逍遥游——庄子全传》同样呈现出美学上诸多匠心独运之处。
首先,所有的故事皆是类似的,关键在于讲述故事的方式存在差异。这本书在结构上寄寓了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的写作机心,从传主的细微处入手,紧扣住某些“故事素”,从而令传记滋生文学色彩和审美趣味。例如作者以20多个“为什么”的设问为思考线索,开启对庄子的人生心路和哲学构成的探究过程,勾画出庄子世界的闪耀光彩的外相和深邃迤逦的内质。
其次,作者善于纵横捭阖地运用历史的参照系。作者对庄子的书写,既考察了前端的历史渊源,区别了老子和庄子思想的同异,又广泛征引后世哲人贤士、文人墨客对庄子的诠释,这里面既有精湛之见,也有曲解误读,甚至包含适度的反讽与幽默的趣味。之后,作者一一辨析,再加以逻辑综合和理性归纳,从而提炼出自我的观点,令阅读者理智上信服,欣赏心理上也获得怡悦与美感。
海德格尔有一“语言是存在之家”的命题,一度成为美学的流行语,它昭示了语言与哲学、话语与文学之间错综复杂的纠缠关系。庄子是语言大师,他的“三言”和33篇“内篇”“外篇”“杂篇”,均是语言游戏的精美果实。《逍遥游——庄子全传》洋洋洒洒达40万言,语言表述之空灵清晰,文字传达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其文学话语的技艺亦如庖丁解牛一般。而隐匿在语言和话语河流之中的有关庄子哲思的含义,却如梦境化蝶、濠梁观鱼、髑髅问答一般令人回味无穷,也如余音绕梁,曲留深意。这是王充闾在散文创作中语言表述的另一种风格之呈现,正所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炉火纯青的语言锤炼,令耄耋之年的充闾先生在散文创作的话语上返朴归真,更登云楼。
作者:颜翔林
文:颜翔林编辑:周怡倩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