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到2019
你是否记得自己曾经的样子?
是在鲜为人知的岗位上坚守
还是通宵达旦专注于攻关创新
亦或是星空下、寒风中足迹的延伸
......
回看十年
致敬曾经,那些永不停歇的奋斗
感恩时代,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10年对比——
这是中国航天的成长经历
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REC
REC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只能执行液体火箭发射任务
显示大屏用的是单色LED屏
加注系统设施设备
大多还需要靠人工现场操作
自动化水平较低,危险程度高
大大影响了航天发射场
高密度常态化条件下完成试验任务的能力
年承担发射量仅1至3次
REC
REC
如今
中心的火箭测试流程大大缩短
由原来的25天缩短至15天
任务期贯穿全年、交叉并行
可适应5种液体和3种固体火箭发射任务
仅2018年就圆满完成18次航天发射任务
创造了成功实施“一箭12星”等多个首次
2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REC
REC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只有一座功勋塔架
每年执行任务量为单数
老塔架由于全是钢铁材料建成的
外加密封性不好、御寒设施落后
为了保证火箭测试区温度达标
航天人还要为火箭“穿棉衣”
在塔架外围用防寒门帘、棉衣棉絮围一圈
并使用渐加热车持续为火箭测试区增温
REC
REC
如今
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
工作环境越来越好
成果也越来越丰硕
科技创新领域先后攻克100余项技术难题
完成30余种不同类型
装备的技术研发和手段创新
任务量从几发到几十发跃升
打破了零下33℃低温发射等多项纪录
3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REC
REC
十年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火箭发射还是近控模式
测试发射流程复杂、流程复杂
人员安全风险较大
尤其是3号工位只能发射长征三号甲火箭
加上设备设施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低
当时年发射量仅为8次
REC
REC
发射场已从近控改为远控
可并行测试大、中、小、微不同卫星
塔架经过改造后
能够发射交替多种不同构型火箭
不同轨道倾角的低、中、高轨航天器
也可发射月球轨道、星际飞行器
十年间,西昌共成功执行发射任务75次
年发射能力跃升到17次
是我国发射次数率先破百的航天发射场
被誉为中国的“北斗港”“探月港”
4 文昌航天发射场
REC
REC
古城文昌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新发射场在文昌市龙楼镇奠基开工
天天汗水浸湿衣裳
大草帽下晒黑脸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建设初期的航天人们满怀激情
打响了抢工期、抢进度、抢质量的
建设攻坚战
REC
REC
如今
曾经的荒芜之地建起了一座
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航天发射场
这里先后成功发射了
长征七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并成功将“天舟一号”送入太空
未来,我们期待文昌再创奇迹
5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REC
REC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号船队
船内通信宽带仅10兆
卫星电视只有少数的几台、覆盖区域有限
动力系统值班监控分散在多个不同舱室
全年累计出海时间100天
REC
REC
如今
远望号船队除了建成了全新设备健康管理系统
船上信息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船内通信宽带达到千兆
卫星电视基本覆盖整个航程
2018年远望号船队累计出海500余天
可完全依靠自身实现“动力零保驾”
创造了出海时间间隔仅9天的纪录
大中国!大航天!大梦想!
回望10年
中国航天发展史的光荣榜上
还镌刻着很多很多这样响亮的名字
在天南海北鲜为人知的岗位上
他们用青春、智慧甚至生命作代价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加油,中国航天!
猜你喜欢
投稿邮箱:js7tvwx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