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临天下,万瓷臣服!钧窑瓷器在拍卖会上越来越抢手

距今8000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最早的人们就掌握了制陶技术,特别是到了商代,已经出现了瓷器的雏形。当时已出现一种最早的青釉器,烧纸的温度可达到1200摄氏度左右,在釉下也刻有各种纹理纹饰,比如雷纹、水波纹、叶脉纹、圆点网纹等等。

直到隋唐时期,南、北方都有了青瓷的烧造,越窑瓷无论从胎釉、纹饰、种类和形制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其中湖南长沙窑烧成了釉下彩绘的瓷器,开了以后彩瓷的先河。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极盛时期,“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窖异彩纷呈,便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钧窑瓷器。

“钧”临天下,万瓷臣服!钧窑瓷器在拍卖会上越来越抢手



钧窑,也叫钧台窑,它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因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宋代受到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管是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钧窑,作为中国传统瓷文化正宗,历史悠久的风格传承至今。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青蛙卵纹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还有牛血纹,血色深红暗沉杀气腾腾,庄重威严等等,都难以一一叙述。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

钧窑在其他窑口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窑口出的瓷器不定性,钧窑不仅开创了我国窑变釉瓷器的先河,而且钧窑器物的成型和高超的烧窑技术,一直为后世赞叹不已,在各大拍卖场,只要出现钧窑瓷器,都会被买家争先抢购,早在2013年11月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就曾拍卖过一款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最终以123万美金(USD)成交,折合人民币757万。

“钧”临天下,万瓷臣服!钧窑瓷器在拍卖会上越来越抢手



在今年5月份某家拍卖行更是以153万美金(USD)折合人民币9719万人名币成交了一款钧窑海棠红乳丁洗。

“钧”临天下,万瓷臣服!钧窑瓷器在拍卖会上越来越抢手



由此可见,钧窑瓷器在拍卖会上越来越抢手,并且其价值更是超过了“汝、官、哥、定”等窑口的其次,称为瓷器中的“皇帝”。钧窑瓷器最为突出的一点还是取决于每一件钧窑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相同的釉色,没有相同的款式,更没有相同的重量。

钧窑的制作十分严格,钧窑的稀少以及珍贵完全是缘于宋徽宗的“完美主义”,在宋徽宗在位期间,他将钧窑定位御窑,专门生产贡瓷,但是为了追求完美的贡瓷及釉色,一方面不计成本的生产贡瓷,另一方面又严格规定着,每年御窑中只能生产36件绝品钧窑。

根据文献记载,当时铸造钧窑时,必须要有官员在场监看,在挑选出符合宫廷器物条件的宫廷制品后,其余的一律销毁,就算是残障断片,也不允许流入民间,由此可见钧窑的珍贵之处,更别提工艺铸造之法和秘籍了。

后金兵攻入,徽宗沦为俘虏,官钧窑停少,一代名瓷从此便烟消云散,故有“钧瓷无双,窑变无对”的美誉,正因村是时间短,加上烧制的数量又少,才使得钧窑成为当今独一无二的孤品绝品,所以,各位藏友遇到了,一定不要错过!

“钧”临天下,万瓷臣服!钧窑瓷器在拍卖会上越来越抢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