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器材步枪里面,最出名的莫过于巴雷特家的M82了,这款枪之所以出名,一半是因为战场上战功赫赫,另一半是游戏的带动,让人们都知道了这杆大炮。这款枪的射程、威力都非常惊人,打装甲车、直升机什么的都非常棒。
但是这类反器材步枪的一个缺点就是太长太重了,全枪14公斤,29英寸枪管的那把全长一米四了。这就导致这枪拿着不方便,使用不方便,笨重又长,尤其在车里拿着就不方便。这个问题上,其他步枪也有这个问题,而解决方案上面,要么紧凑化、缩短枪管,要么无托化,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托步枪非常风靡,咱们的95就是那个时期所出现的。
无托步枪的优点是,没有一个独立的枪托,机匣尾部就充当了枪托了。在枪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枪支的长度,非常适合在车内等一些狭窄空间内使用。当年AK也有类似的变体,而且好多个版本,比如芬兰有一款也叫M82的无托版AK,AK衍生的加利尔步枪的南非版本,也开发了个CR21,也是无托版AK。至于反器材步枪,也有无托版本,巴雷特有个M90步枪,无托版反器材步枪。
M90步枪的无托化设计,让这款枪变得非常短,枪管长度737mm,比正常的巴雷特M82A1稍短,为了紧凑、便携,这个缩短一点也就没什么了。而全枪长度变短了不少,变成了1143mm,相比较于M107的1448mm的长度,M90简直就是非常便捷了。重量上也减少了不少,全枪10.2公斤重,相比那个14公斤的M82也是非常轻了。与此同时,价格也降低了不少,成本比M82少了大概30%左右。
M90和M82的不同点在于原理上,M82采用的是枪管短后座原理,而M90则换成了手动。这点上,主要是为了增加步枪的精度,其枪机和枪管连在一起,共同完成抛壳和复进的作用。M82的精度也是个问题。但是精度上,栓动步枪的起点则要更高一些,巴雷特的办法就是,将枪管和枪机连在一起,然后再进行改进。
无托步枪都有一个大号的制退器,这玩意儿目的是降低步枪的后坐力。毕竟,这12.7*99mm枪弹的后坐力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这个制退器,巴雷特自己说是可以降低30%的后坐力。
改成无托之后呢,还有另一个问题,子弹击发的位置距离耳朵太近了,这12.7*99mm枪弹击发的声音可不是闹着玩的。另外呢,M90的拉机柄距离枪托尾部太近,不到十公分的距离,拉动拉机柄的时候,距离太短,非常不舒服。而且,M90还是个栓动步枪,那么你每开一枪拉一次拉机柄,这个就非常难受了。
到后来的M95的时候,手枪握把采用了M16A2的握把,同时又向前挪了一英寸,顺带着改进了拉机柄,这样拉机柄的操作空间就变得更大了。枪管内壁、撞针、扳机也进行了一部分改进。
整体来讲,这款枪还算是可以,但是所使用的部队就非常少了,M90只有那个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北爱共和军用过,M95只有塞尔维亚、马来西亚等为数不过的几个国家用,就连美国人自己都没装备,仅仅买来做过测试。但是巴雷特并没输,同时期的选型里,美军选择了M107作为新的反器材步枪。